徐慕琳
摘 要:20世紀60年代末,人類進入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1989年互聯網出現,一個全新的網絡信息時代從此迅猛發展。E時代,最初用來指電子時代(Electronic),隨著網絡的出現,電子郵件Email、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IE)的產生,一個全新的E時代隨之而來,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全新的元素,也給信息化的家園共育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關鍵詞:E時代;信息化;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及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協同教育,雙方形成合力,方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可見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同樣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方面必須互相配合、合作交流、缺一不可。而如何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促進家園和諧溝通,開辟家園共育新渠道,也成了當下幼教人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E時代催生家園交流新途徑
在互聯網、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互聯網所帶來的便利。聊天、購物、出行、娛樂,便捷的功能使我們的學習、生活、交流變得更加方便、高效。而基于網絡的交流溝通,避免了傳統家園溝通過程中面對面的緊張感,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創造了一種輕松、自由的交流氛圍,已經成為了時下主流的家園溝通方式。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拋棄了傳統的如家訪、家長會、教學開放日等形式的交流,而是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家園共育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搭建家園互動平臺,有效共享教育資源
多數家長對于科學育兒的理論知識并不十分了解,家園互動平臺的搭建為宣傳、交流科學育兒理念提供了方便,成為家園共育的新載體。通過家園平臺向家長傳遞最新的教育動態、最權威的教育理念,從而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
1. 通過家園互動平臺,將幼兒園的活動及每日的教學內容及時與家長分享,方便家長在家里能夠幫助孩子對相關內容進行鞏固、理解和消化,更好的將幼兒園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進行延伸。
2. 通過家園互動平臺建立交流論壇,將論壇分成幾個不同的版塊,從教學、保健、育兒等不同方面發起討論話題,家長、教師可以自由交流觀點,在教育觀念的碰撞過程中,梳理出更新穎的教育方法,教師也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通過論壇的交流,能更好的拉近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距離,教育的多向互動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3. 通過家園互動平臺,發布幼兒在園活動精彩瞬間。說到底,家長最想看到的還是孩子在幼兒園的影像資料,將孩子們的精彩瞬間永久的保存在平臺中,不必擔心照片會過期,只要想看隨時都能找的到。
4. 通過家園互動平臺,實現衛生保健的家園共育。
*幼兒營養膳食:保健醫將幼兒每周的營養食譜上傳至家園平臺,家長通過電腦或手機隨時關注幼兒在園的飲食情況,不但可以了解幼兒每天攝入的營養量,還可以將幼兒園營養配餐作為家庭日常飲食的參考,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以促進幼兒身體更加健康的成長。
*疫苗接種:傳統的在園幼兒疫苗接種,靠的是保健醫每天對在園幼兒接種情況的排查,當有幼兒需要接種疫苗時,保健醫要提前通過班級教師通知家長按時進行疫苗接種,工作相當繁瑣且耗時。而現在是信息化的互聯網時代,有了家園互動平臺,這項工作就變的輕松高效。家長將幼兒疫苗接種情況錄入平臺,待到幼兒需要接種疫苗時,系統會以手機短信的形式通知家長,幼兒接種疫苗后,家長再將信息錄入平臺。保健醫可以通過平臺隨時掌握全園幼兒的接種情況,對于沒有按時接種的幼兒,保健醫會再次通知,確保疫苗接種工作及時順利的完成。
*幼兒保健知識的普及:保健醫利用家園平臺,向家長宣傳幼兒保健常識,普及幼兒常見病、傳染病的一些預防措施,從專業的角度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促進家園和諧、順暢的交流。
三、利用網絡影像系統,“陽光食堂”護航“舌尖上的安全”
幼兒在園的一日環節中,“吃”的安全是家長最為關心的一個因素。“陽光食堂”工程的啟動,給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充分了解幼兒園食堂工作的平臺,借助移動互聯網,家長通過手機或電腦可以查看幼兒園食堂的實時工作情況,第一時間直觀了解食堂的運轉狀況。“陽光食堂”既讓家長們對于幼兒園的食品安全更加放心,也督促了食堂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律意識,更加規范的操作,精益求精。
四、交流溝通無障礙,家園共育新挑戰
E時代的家園共育,家長與幼兒園可謂是交流溝通“零距離”,交流方式的多元化、便捷化,可以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幼兒園的工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雙面性,家長在更好的了解配合幼兒園工作的同時,必然也會更加直接的監督到幼兒園的工作。沒有了之前面對面溝通的尷尬,家長在發現問題時可以更及時、更直接的跟教師進行溝通,但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反而更加有利于教師和幼兒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始終邁著進步的步伐,開創家園共育的新局面。
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學前”的概念也開始頻繁的出現在了學前教育領域。作為學前人,如果還將互聯網、信息化拒之門外,那么我可以說“你真的out了”。我們期待互聯網與學前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互聯網+”的形式,開辟出E時代學前教育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管旅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
[2]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論家庭教育》
[3]趙帥.《破局:互聯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