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雪
摘 要:新課改在推進,高中思想政治課原本的高理論性仍是學生難以突破的重點,以學業水平測試為最終目標,不僅讓學生無法提起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更容易學生在文理分科后完全放棄對政治的學習。所以適時的對高中政治教學進行改革,融入趣味性時效性較強的時政新聞,不僅可以對新課改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課程構建和實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重塑“三觀”,甚至影響未來的人生選擇。層出不斷的時政新聞詞匯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濃厚的時代氣息、新鮮出爐的課程資源,如何更好的將其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
一、時事新聞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在課堂中運用時政新聞來補充教材內容,可以彌補教材內容落后于社會發展實際的不足,保證知識的科學性、嚴謹性和時代性;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枯燥的理論生動化,進而加深學生對課本基本原理內涵的理解,有助于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伴隨時政新聞的運用,喚起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發展狀況的責任感,提升學生的理解力、運用理論的能力、辨別真偽的能力、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
這種運用時政新聞的教學模式還能夠解放教師,篩選適合上課使用的時政新聞的過程在客觀上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政治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政治教師的專業技能。教師自身的進步也會更好的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師生雙方的共同進步,將使思想政治課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甚至可以在學業水平測試結束后,讓學生在生活中養成關注 時政新聞、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狀態。
二、時政新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現階段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實踐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應試背景影響時政新聞深度學習
分數永遠都是考查教師和學生的最終唯一標準。時政新聞入課堂雖然理論上十分重要,但很多學校直到高三才開始集中時政新聞的學習。近年來的全國高考政治試卷也突出將時政材料的考察范圍圍繞在考察高考近前期和國家的重要會議和重大決定,考察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的了解成都,為備考提供了較為簡單的應試范圍,所以,教師和學生會采取考前突擊復習近期國內外重大新聞的方式來應對,忽視了事件的成因、經過、結果和意義,忽視了對時政的深度挖掘。
(二)教師素質影響時政新聞運用挖掘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會由于教師自身素質不足而影響了時事政治資源的使用效果。網絡技術的普及,大量的“快餐”文化應運而生,教師往往會被所謂的“網絡熱點”所蒙蔽而忽視找尋背后的真相,加上教師本身的知識含量和能力水平有限,容易在帶有主觀判斷評價時政新聞的同時灌輸自身觀點給學生,忽視了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造成雖然使用了時政資源但未能較好地發揮其課程價值的狀況。
三、時事新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只有緊緊貼近時事和社會生活傳授知識,思想政治課堂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在應對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時事政治運用存在的問題時,我們所采取的對策內容涉及到多個方面。
(一)課前時政演講
由學生收集感興趣的時政新聞展示并表達自身看法的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既能夠促進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也能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和思考能力,但這個過程中必須加入教師點評,幫助學生解讀材料查缺補漏,對學生認識出現的偏差加以引導。
(二)時政新聞導入新課
時政資源導入新課,為課堂教學提供社會背景,寓教于樂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影響價格的因素》一課中,以炒到天價的iPhone7手機為例,瞬間就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分析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手機的價格,什么時候才能買到便宜的iPhone7,學生能夠迅速地從興奮狀態轉變成積極思考的狀態,立刻融入課堂學習,進入教學情境。
(三)時政新聞突出重難點
高中思想政治課仍有些抽象深奧的知識會讓學生學習時感到困難和吃力,這就是課堂上必須攻克的重難點“堡壘”。 鮮活豐富的時事政治資源能夠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并增強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能力。《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由于離學生生活距離較遠,直接講解會顯得非常枯燥乏味,而《523名遼寧省人大代表涉賄選案》這則新聞能在讓學生震驚的同時,更好的了解各種選舉方式并找出其弊端,這種地方性的案例運用,讓學生了解身邊事的同時還能更好的學習我國選舉方式的演進和發展中的不足,加深學生對該重點問題的理解。《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中正好可以利用紅遍一時的《人民的名義》中出現錯誤臺詞的“政府要依法執政”為話題,強調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四)利用時政新聞檢測效果
一則時事政治新聞材料往往涉及某一具體領域多層次的問題,也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以時政新聞為背景的試題,重點考查的是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對時事資料多方面解讀能夠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可以充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G20峰會后杭州出現房價暴漲,“限購令”出臺,僅經濟生活方面就能解讀出多個知識點:商品價格的形成、市場調節的局限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宏觀調控的手段,在政治生活領域涉及到政府的職能。開放式的問題,既能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能鍛煉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時政新聞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的運用經過認真發展,能夠真正做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思維能力,培養其良好的學科素養,并能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真正培養出對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飛.高中思想政治課時事政策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2]師鳳蓮.時事政治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必要性及其應用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13(13):45-46.
[3]應彩花.將時政教育滲透進初中政治理論課程[J].課改論壇,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