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
摘要:本論文主要描述了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的課堂問題行為及對策,以小豆豆為對象,分別列舉出了小豆豆所表現出的主要課堂行為問題。并著重分析了巴學園校長小林的教育方式以及小豆豆媽媽對小豆豆的教養方式。最后針對小豆豆的課堂行為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
關鍵詞
一、理論背景
在學習障礙者中,大約有20%——40%的人同時伴隨有注意力問題,臨床上被稱診斷為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這類兒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容易分散、性情急躁、人性沖動,而且自控能力差、與人相處困難,具有攻擊性等行為問題。廣義的學習障礙也包括這些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的人群。
對于學齡兒童來說,他們每天有6-8小時都是在學校和課堂中度過的,這些環境要求學生們在大部分的時間里能夠遵守規則,與同伴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積極地殘油課堂的教學活動、認真學習。對于普通兒童來說,這些要求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對于ADHD兒童來說,他們很難完全遵守這些規則,因此,ADHD兒童的課堂問題行為就非常的多,改善這些問題行為的對策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個案分析
1.基本情況
小豆豆上小學一年級,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曾就讀于洗足池小學,被勸退后,就讀于巴學園。
2.課堂問題行為
(1)發出聲響
起初,正上課的時候,小豆豆總要把課桌蓋開開關關地弄上上百遍。因此老師就對她說:‘沒有事就不要老這樣開來關去的。于是,小豆豆就把筆記本、鉛筆盒、教科書統統塞進桌斗里,然后再一樣一樣地取出來。譬如聽寫的時候吧!小豆豆首先把桌蓋打開,把筆記本拿出來。緊接著就‘叭噠一聲飛快地把桌蓋蓋上。接著又馬上打開,把頭鉆進去,從鉛筆盒里拿出寫‘a字的鉛筆,再急忙關上,然后動筆寫‘a字。然而,她沒寫好,或者寫錯了。于是又把桌蓋打開,把頭鉆進去取出橡皮,再關上桌蓋,馬上匆匆忙忙地用橡皮去擦,接著又以驚人的速度打開桌蓋把橡皮放進去,再蓋好桌蓋。可是,她又馬上打開了。我一看,原來只寫了一個‘a字,就把所有的文具一件一件地收進桌斗里去了。先收鉛筆,關上,再打開,再把筆記本放進去……,就這樣折騰來折騰去。而且當寫第二個字母‘i字時,又是從筆記本開始,鉛筆,橡皮……,每當這時候,眼前就是開書桌,關書桌,令人眼花繚亂。
(2)擾亂課堂秩序
第一節課里,小豆豆把課桌“叭噠叭噠”地弄了一通以后,就離開座位站到窗邊往外看去。于是老師心想:如果能安靜下來,她站在那兒也可以。然而就在這時小豆豆卻突然對著窗外大聲喊叫起來:“廣告宣傳員叔叔——!”
一般說來,這個教室的窗戶對小豆豆來說是很愜意的,然而卻使老師大傷腦筋。因為教室在一樓,偏偏又緊靠馬路。而且,說到院墻,也僅僅是一道矮樹墻。所以小豆豆很容易就能同路上的行人搭話。瞧吧,過路的那位化裝廣告宣傳員被小豆豆這么一喊,果真來到了教室跟前。這下小豆豆可樂壞了,沖著全班同學喊道:
“來啦!來啦!”
教室里正在上課的孩子們聽她這么一喊,全都擁向窗邊異口同聲地喊了起來:
“化裝廣告宣傳員——!”
于是小豆豆便向廣告宣傳員央求說:
“喂!演一會兒給我們看看好嗎?”
本來路過學校附近的時候,化裝廣告宣傳員是壓低了聲響的。可由于小豆豆這難得的央求,他便放開了手腳。又是單簧管,又是三弦琴,敲鑼打鼓地熱鬧了一通。這時候老師怎么樣了呢?她只好獨自站在講臺上,耐著性子等待鬧過這陣子去,心想:“就耐心等到這支曲子奏完吧!”
不一會工夫,曲子奏完了,化裝廣告宣傳員走了,學生們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小豆豆卻仍然站在窗邊不動。老師問她:“你怎么還在那里?”
小豆豆一本正經地答道:
“要是再有別的化裝廣告宣傳員來了,我還得和他們說話呢!再說,剛才的化裝廣告宣傳員要是回來了,那可就麻煩了。”
有一次她站到窗邊去了,老師以為又是化裝廣告宣傳員過來了,就仍舊講課。可她卻突然大聲嚷了一句:‘你干什么哪?很顯然這是在向一個人問話啦!可從老師這里又看不到對方是誰,正在捉摸的時候,只聽她又大聲問了一句:‘喂,你在干什么呀?這次倒不是沖著街上喊,而是朝著上面問的。老師也有些納悶了,于是便側耳聽了聽,以為會聽到對方的回答,結果卻根本沒有回音。然而小豆豆卻還在起勁兒地問:‘喂,你干什么哪?這樣一來課也就上不下去了,因此老師就走到窗邊想看看她究竟是在和誰講話。從窗口探出頭向上一看,啊!原來是只燕子正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她是在跟那只燕子搭話呢!
三、討論
對策
(一)從學校來看,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認知行為訓練
訓練有意注意能力。多讓這些學生做一些目的與要求明確的事情,使他們明確任務目的,使行為服從于活動的目的,不斷積極、主動地保持注意。例如:在巴學園上課之前,老師都會事先把一天要學習的內容清晰的抄寫在黑板上,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的選擇學習的內容和自由的安排學習科目的順序。利用獎懲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強化,增加好的行為,減少不良行為。有研究表明,在視覺-動作方面,ADHD兒童表現出注意力缺乏、獨立性較弱和心理機能分化程度較低的特點。因此,在對ADHD兒童的教育上,不能沿用教育正常兒童的標準和方法。培養他們的注意品質,促使其心理機能分化需從較基本的感知-動作訓練開始。
2.創造良好環境,防止學生注意分散
教室環境要避免過多的刺激干擾,同時掌握親近感及權威壓迫感原則,適當安排座位,為學生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例如:小豆豆在洗足池小學時,教室安排在一樓,又緊靠馬路。而且,院墻也僅僅是一道矮樹墻。所以小豆豆很容易就能同路上的行人搭話。巴學園用真電車作教室,小豆豆感到很特別,其次感到特別的是教室里的座位。在以前那所學校,誰坐哪個位子,旁邊是誰,前邊是誰,都是按規定排好了的。而這個學校卻是坐在哪里都行,可以根據當天的興致和其它情況,每天換一個自己喜歡坐的地方。
3.因材施教
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兒童的特點設定教學方法,并與家長共同合作促進其發展。由老師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都滿滿地寫在黑板上,然后對學生們說:“好,就從你自己喜歡的那個題開始作吧!”學生可以從自己喜愛的學科做起,這就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即使那些不喜歡的學科,只要在放學以前做出來就成,所以他們總是能夠想辦法完成的。而且,自習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如果確實搞不懂了,就或者到老師那里去問,或者請老師到自己的座位來講解。一直到完全領會為止。還可以從老師那里領來例題,再繼續自習。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因此就等于根本不存在學生呆呆地聽老師宣講這種情況了。
(二)從家庭來看,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大聲責備
如果一味地大呼小叫,只能讓孩子格外自卑。ADHD兒童對更為實際的結果和反饋比較有感覺,因此,當孩子出現多動行為時,家長不要大聲責備,而是冷靜地采取相應的行動。例如:小豆豆最喜歡的游戲是鉆別人家的籬笆或圍荒地的鐵絲網,有一次,小豆豆穿了一件相當舊、已經不再時髦的類似薄毛料的布連衣裙,這次不象平時那樣只把裙子掛了個口子,而是從后背到屁股那兒被哧哧啦啦地劃破了七、八個大長口子,怎么看都好象背上背了把撣子似的。這件連衣裙雖然已經很舊了,但媽媽還是很喜歡的,小豆豆清楚的知道這一點,因此,她便絞盡腦汁地想開了。也就是說,若是說“鉆鐵絲網把衣服掛破的”,那就對媽媽太過意不去了,因此她才開動腦筋,想找個什么借口,說明是“萬不得已才掛破的”。一進家門,小豆豆就把絞盡腦汁編排出來的理由對媽媽說了:“剛才呀,我正在路上走著,有幾個別處的孩子一齊向我背上扔小刀,結果就把衣服劃成這個樣子了。”小豆豆口上說著,心里卻在想:“媽媽要是仔細盤問起來可就糟啦!”然而慶幸的是,媽媽只說了一句:“噢,是這么回事。那可太危險了!”
2.接納孩子的缺陷
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以一個正常兒童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應看到孩子的優點,根據其能力特點設定適合他的行為標準。例如:老師告訴媽媽小豆豆在學校的表現后,媽媽想這樣下去確實太影響其他學生了。看來是得找個學校轉學了。要設法找到這么一所學校,它既能理解這孩子的性格,又能教育她和小朋友們一道學習下去。于是媽媽四處奔走,找到了巴學園。媽媽并沒有把退學的事告訴給小豆豆。媽媽知道,即使說了她也弄不清自己哪兒不好,再說因為這些事讓小豆豆背上思想包袱也不合適,還是等長大了再告訴她吧!媽媽只是對小豆豆這樣說道:“小豆豆想不想到新學校去呀?聽說那可是一所好學校哩!”
3.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促進ADHD兒童很好地學習,孩子與父母之間能夠保持一種民主、友好、合作關系的家庭里面,ADHD兒童的學習問題、情緒問題都不太嚴重。
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建立,使父母與孩子更好地互動,使學習形式多樣化,使學習過程更加有趣,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豆豆讓媽媽領著到日比谷公共會堂去看芭蕾舞《天鵝湖》。因此,第二天早晨剛一睜眼她就蓬頭散發地跑到正在廚房干活的媽媽身邊,說道:“我想好了,間諜、廣告員、車站的檢票員,這些我全都不干了!我要當跳白天鵝的芭蕾舞演員!”媽媽并不感到吃驚,只是說:“是嗎?說來真巧,剛好最近巴學園來了一位教旋律樂的老師,他是小林校長的朋友,在學校旁邊有一所舞蹈練功房。于是媽媽就請那位老師幫忙,允許小豆豆每天放學后到那所房子里接受訓練。媽媽決不自己開口說“你要做什么什么”,但只要小豆豆說出“想干什么”,媽媽馬上答應,從不多問,并替她辦好孩子們無力解決的手續。
總之,ADHD兒童的矯正,不僅需要ADHD兒童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耐心、關心以及與學校的共同合作,進而正確地認識和應對ADHD兒童,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參考文獻
[1]劉翔平.學習障礙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149
[2]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M].南海出版公司.2003
[3]黑柳徹子.小時候就在想的事[M].南海出版公司.2010
[4]石麗紅. 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的特征及應對[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6):95-96
[5]李梅,盧雄才.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的研究進展[J]. 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10):1329-1331
[6]杭榮華.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干預研究進展[J].注釋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2,6:798-800
[7]張春宏,石瑾娜. 兒童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現狀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12):156-157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