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姿容,袁文文
(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 超聲科,浙江 寧波 315700)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屬于臨床高發病,患者病理表現十分復雜,并且癥狀多樣,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兩種,能夠交替產生,亦可由于甲狀腺功能正常不存在典型臨床癥狀?,F階段,臨床上一般使用敏感性較強的血清學檢測方法對EAT甲狀腺功能進行判斷,對于超聲檢查對甲狀腺功能判定方面的研究仍缺乏成熟性[1-2]。本文以2500例接受超聲檢查EAT病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超聲檢查在判斷EAT患者甲狀腺功能中的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超聲檢查的EAT病例2500例,均與EAT診斷標準[3]相符,排除由于妊娠、感染、貧血以及心功能障礙等導致甲狀腺血流動力學相關參數異常者;按照甲狀腺功能臨床血清學檢查結果差異分為3組,甲狀腺功能正常(A組)60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B組)480例與甲狀腺功能減退(C組)1420例。A組男246例,女354例,年齡13~76歲,平均37.45±6.17歲;B組男210例,女270例,年齡12~74歲,平均37.12±6.03歲;C組男640例,女780例,年齡14~71歲,平均37.35±6.25歲。取同期60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244例,女356例,年齡14~78歲,平均37.53±6.20歲。4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超聲檢查 采取GE公司所提供Logic 9EX型號彩超診斷儀完成超聲檢查過程,使用的是線陣探頭,并將頻率調整為9~14 MHz,將臨床檢查條件預先調設為甲狀腺,仔細觀察患者甲狀腺各徑線值,算出體積,并內部回聲以及血流供應情況。測量甲狀腺長度、寬度、厚徑值與峽部厚徑,同時檢測甲狀腺上動脈(STA)具體內徑值與血流動力學相關參數,主要為心率(HR)、收縮期峰值流速(PSV)以及阻力指數(RI)。
1.3 觀察指標 比較各組甲狀腺長度、寬度、厚徑值與峽部厚徑、體積、STA內徑、HR、PSV、RI、內部回聲分級與血供分級。內部回聲分級具體判斷標準[4],I級:實質回聲輕度變弱,出現局灶性降低現象,實質里面有小片狀以及蜂窩狀低回聲區存在;II級:實質回聲產生中度變弱趨勢,實質里面無小片狀或者蜂窩狀低回聲區,但回聲強于頸前肌群組織內部回聲;III級:實質回聲產生彌漫性重度減弱趨勢,回聲比較接近頸前肌群組織內部回聲或更加弱。
血供分級具體判斷標準[5]為:0級:患者甲狀腺實質中沒有血流信號,只有較大血管分支呈現彩色血流;I級:實質之中散布小斑點、點狀以及條狀彩色信號,大部分未融合,一些融合變為彩色鑲嵌狀,并且彩色面積占實質1/3~2/3;III級:遍布彩色血流信號,并且成大片融合,變為五彩鑲嵌狀,同時彩色,面積超過2/3。

2.1 各組甲狀腺大小比較 超聲結果顯示,A組、B組、C組甲狀腺長度、寬度、厚徑值、峽部厚度與體積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A組、B組、C組3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各組甲狀腺大小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各組甲狀腺內部回聲分級比較 2500例EAT病例中,2367例(94.68%)超聲顯示有低回聲,相對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A組和B組大部分為I級回聲,且組間不具顯著差異(P>0.05);C組大部分為II級與III級回聲,和A組、B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各組甲狀腺內部回聲分級情況[n(%)]
注:#與C組比較,P<0.05。
2.3 各組甲狀腺血供分級情況 A組與對照組大部分為供血I級,且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大部分為供血I級與II級,C組大部分為供血II級與III級者,供血明顯比A組與對照組豐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各組甲狀腺血供分級情況[n(%)]
注:#與B組比較,P<0.05;△與C組比較,P<0.05。
2.4 各組血流動力學相關參數比較 A組與對照組STA內徑值、HR、PSV及RI對比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而B組、C組均明顯大于對照組,且B組明顯大于C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各組血流動力學相關參數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C組比較,P<0.05。
EAT患者常見大體表現主要為甲狀腺堅硬并且腫大,鏡下觀察到正常濾泡結構普遍被已經浸潤淋巴細胞或者淋巴生發中心逐漸代替,同時甲狀腺濾泡處于孤立狀態,呈小片狀,并且濾泡不斷變小,直至萎縮。甲減發生過程中,90%甲狀腺濾泡遭到破壞,整個臨床過程可以分為隱性期、減低期以及萎縮期三個階段。故按照不同病理階段具體超聲征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判斷EAT病人甲狀腺功能。
基于發生甲狀腺腫大癥狀條件下,超聲低回聲區屬于EAT特征性表現,對診斷出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呈現性患者比較有利,低回聲區范圍及發展程度可間接呈現甲狀腺實質里面淋巴細胞具體浸潤與程度。 STA屬于甲狀腺關鍵血液供應血管,產生的血流動力學參數變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準確反映患者甲狀腺血流量與其甲狀腺功能變化情況。同時,因為甲狀腺激素可發揮兒茶酚胺樣作用,故會提高甲亢患者HR,并降低甲減患者HR[6]。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各組EAT病例甲狀腺大小、峽部厚度與體積均明顯大于對照組,且超聲顯示有低回聲率明顯高于健康者;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大部分為II級與III級回聲,甲狀腺功能亢進者大部分為供血I級與II級,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供血明顯豐富于甲狀腺功能正常的EAT患者及對照組,與霍春媛[7]在高頻超聲在橋本氏甲狀腺炎判讀中的應用價值中得出的結論一致。這是因為EAT在各個病理階段以及功能狀態下機體血流供應存在較大差異,能于正常范圍之中輕度或顯著提升,甚至產生“火?!闭?,有些晚期病例因為間質血管遭到嚴重破壞,使得腺體纖維化,導致血供顯著降低或無法發現血流信號。結果還顯示,B組、C組STA內徑值、HR、PSV及RI明顯大于對照組,且B組明顯大于C組,與徐丹鳳等[8]在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超聲診斷及鑒別診斷中得出的結論一致。說明甲亢與甲減患者均有PSV提升、HR減緩現象,且甲亢患者變化更顯著。
綜上所述,EAT各種功能狀態具體超聲聲像特征差異為:①甲狀腺功能正常主要超聲特點為局灶性低回聲,機體血供正常,并且PSV及HR處于正常值范圍之中;②甲亢時主要超聲特點是局灶性低回聲,機體血供豐富,并且PSV提升,HR相對增加;④甲減時主要特點是彌漫性低回聲,機體血供豐富,并且甲狀腺PSV提升,HR減緩。故超聲檢查能在一定程度上診斷出EAT甲狀腺功能情況,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聯專,陳寵,鄭賢干,等.兒童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患者血清趨化因子CXCL10及其受體CXCR3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2):259-261.
[2] 成海英,高天旸,靖濤,等.多囊卵巢綜合征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5,18(3):352-355.
[3] 李驥.橋本氏甲狀腺炎超聲診斷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9):2078-2079.
[4] 時佳宏,潘奇正,劉磊,等.超聲在局灶性橋本甲狀腺炎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537-3539.
[5] 鄧偉,張英霞.超聲彈性應變率比值法評價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結節性質的應用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4,25(12):890-892.
[6] 劉牛,楊益虎.橋本甲狀腺炎的超聲表現[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3(11):787-788.
[7] 霍春媛.高頻超聲在橋本氏甲狀腺炎判讀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9):1694-1695.
[8] 徐丹鳳,郭麗蘋,王志利,等.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超聲診斷及鑒別診斷[J].當代醫學,2012,18(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