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艷嫦 黎雪娃 趙新瑤
(江門市中心醫院 江門 529200)
我院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發現在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護理中予以整體護理干預護理效果較為理想,本實驗選取我院收治的400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作為實驗樣本,對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護理效果進一步評價,評價結果進行如下論述。
本實驗病例樣本選自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400例,病例樣本選取時間段為2015年5月~2017年月4月,采用抽簽方法進行分組,200例予以整體護理干預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確定為實驗組,本組病例中36歲為最大年齡,21歲為最小年齡,年齡平均為(25.78±3.45)歲,平均孕周為(34.15±2.26)周,112例初產婦,88例為經產婦,單胎妊娠;而200例予以常規護理干預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確定為對照組,本組病例中37歲為最大年齡,22歲為最小年齡,年齡平均為(27.18±3.30)歲,平均孕周為(34.08±2.25)周,110例初產婦,90例為經產婦,單胎妊娠。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中基本信息經統計學軟件分析檢驗,獲得P>0.05的分析結果,統計學未形成意義,兩組比照數據在本實驗中可比性顯著增強。
1.2.1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為:環境護理干預、體位護理干預,協助患者采用左側臥位體位,體位休息為右側臥位,仰臥位要盡量避免,睡眠要保證每日10h以上;飲食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鼓勵,使其對豐富微量元素、維生素及蛋白質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也多吃,每天補充2g鈣,避免攝入過量鹽[1];藥物護理干預;病情觀察;分娩期護理干預,針對患者分娩方式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將術中配合做好,對產后出血進行預防,準備新生兒窒息復蘇,做好新生兒保暖工作等[2]。
1.2.2實驗組護理方法
實驗組患者予以整體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為:(1)知情告知和文化教育,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整個過程中將重度子癇前期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全程宣教,將全部監測項目所處的正常范圍告知患者及家屬,并對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及相應的處理方法告知患者,同時將自覺癥狀發生的原因向患者解釋,讓患者對胎兒宮內安全與否及自身病情進行了解,對治療預后進行預知,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提升患者自我判斷能力;在治療過程中要執行醫囑,用藥途徑、濃度、劑量、時間要絕對準確,并將藥物的作用告知患者,同時將用藥之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和應對方法告知患者[3]。提升患者對護理的配合度和理解度,對選擇終止妊娠時機參與確定,將依從性提高。(2)精神、社會、心理支持,在患者各個時期均予以精神、社會和心理支持,在患者妊娠期,患者入院之后予以精神安慰和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主動熱情接待,親切對患者進行陪伴,將疾病發生發展和治療方案告知患者。護理人員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業務能力、溝通能力,同時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為患者提供24h護理服務,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家屬對患者的陪伴很重要,可對患者心理需求進行滿足,因此,可讓1名家屬對患者進行陪伴,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使其利用鼓勵和安慰的行為和語言,使患者治療信心增強;在患者分娩期,如果患者宮頸條件成熟、病情控制較好可采用自然分娩方式,人工破膜之后,靜脈滴注縮宮素進行引產;如果患者宮縮出現,且腹部發生陣痛時,對患者進行協助對無痛分娩(精神預防性)進行應用,將分娩為自然生理過程進行講解,將患者恐懼心理消除;對無痛分娩對生產進行促進的動作教會患者,對分娩過程中患者壓迫法、按摩法、深呼吸法進行正確指導,將疼痛減輕,促進產程縮短;在患者分娩過程中丈夫可以陪伴,在分娩之后,母親和新生兒要在一個病房,在精神上安慰患者;通過2d的治療仍然沒有較好的控制病情,宮內發生胎兒窘迫的患者要妊娠終止[4]。由于患者會恐懼手術,對圍產兒預后表示擔心,要將終止妊娠的必要性向患者和家屬進行講解,將麻醉及手術方法告知患者,并強調其安全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得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
產后出血發生率、早產兒發生率、早產兒死亡率、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本實驗的評價指標。
本實驗中兩組比照數據整理和處理均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9.0為統計學工具,χ2檢驗以n(%)為表現形式的計數數據;而以均數±標準差為表現形式的計量數據則實行t檢驗。統計學具有意義判定以P<0.05為標準。
相比照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較低、早產兒發生率明顯下降、早產兒死亡率顯著降低、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明顯,兩組以上比照數據經統計學軟件驗證分析,獲得P<0.05的分析結果,統計學具有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照結果n(%)

組別例數產后出血發生率早產兒發生率早產兒死亡率患者護理滿意度實驗組20050(25.0)40(20.0)5(12.5)190(95.0)對照組20086(43.0)77(38.5)24(31.2)141(70.5)χ214.438516.53834.921542.0509P<0.05<0.05<0.05<0.05
子癇前期作為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臨床表現以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主,以疾病嚴重程度為依據分為重度和輕度,重度子癇前期病情兇險,必須合理、及時處理干預,不然會造成子癇發作,將新生兒缺氧缺血腦病發生率、胎兒呼吸窘迫發生率及產后大出血發生率顯著提升,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嚴重的危害[5]。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不但要予以有效的治療,同時護理干預的應用也意義重大。整體護理干預作為一種護理方式,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應用現代護理觀,基本框架為護理程序,在護理管理和臨床護理中系統化應用護理程序,以精神、文化、社會、心理、生理等為依據,以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為護理目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護理干預獲得理想的護理效果,降低了產后出血、早產兒、早產兒死亡發生率,提升了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徐樹霞.整體護理干預在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9):40~41.
2 李曉慧.護理干預在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預防性應用效果觀察.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5):753~754.
3 楊久秀.35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臨床護理研究.河北醫學,2013,19(3):451~453.
4 張娟,吳雁群,阮金利,等.家庭護理干預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171~173.
5 劉碧云,鐘利若,陳曉文,等.護理干預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并發癥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4):2915~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