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瓊鏈
【摘要】現如今,貿易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加深了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在這一大環境下,我國專家學者對于英語的翻譯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了提高國民的整體英語能力,并提升文化全球化的整體水平,我國必須要完善對英漢翻譯的差異性的認知,從而提升對西方文化的理解,以此來加強中西方文化的溝通和理解。
【關鍵詞】文化差異 差異視角 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15-01
前言
在進行英漢翻譯時,如何提升對于原語言的理解,并能精準的表達本句話的實際含義是當前我國眾多英語方面的專家學者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技能[1]。由于中西方文化固有的區別為習語的直譯和意譯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加強對中西方文化區別的了解,并提升自身的英語翻譯能力勢在必行。
1.進行文化視角下英漢翻譯策略研究的意義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逐漸加深。經濟與貿易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讓我國國民清楚的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加強英語翻譯技巧,并豐富自身的英語能力,提升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知,并對英語實際所要表達的含義進行精準的理解勢在必行[2]。只有進一步提升直譯與意譯的水平,并對中西方的翻譯策略進行深層次的探討,才能更好的培養出我國所需要的英語精英,從而加深與西方國家的溝通和交流的程度,并推進我國時代的進步。
2.中西方文化區別對翻譯策略帶來的影響
中西方文化區別對直譯與意譯造成的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首先是中西方的習俗不同,從而對直譯與意譯帶來的影響。例如,在我國以往的認知中,對于狗的印象都十分的不好,從而衍生出很多關于狗的成語:兔死狗烹、狗改不了吃屎等,并用狗的行為來形容人們的品行不良[3]。但是,在英國以及美國民眾的認知里,狗是代表著好運氣。如lucky dog(幸運兒)、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等。其次,我國與西方國家的日常問候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我國國民在進行日常問候時,經常說:你好!吃了嗎?去哪啊?但是寒暄只是寒暄,并沒有具體想要追問的想法。但是,在西方國家的日常問候中,卻更加注重對于個人隱私的保護,所以很少會有人問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did you eat at breakfast?等,大多數都會問Hows everything going? 等。以此來表達對個人情況的關注。對于英國這種經常下雨的國家,人們經常會以天氣為主要的寒暄方式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最后,中西方所受到的宗教文化影響不同,從而對翻譯造成了影響。例如,我國國民更加信奉佛祖,在日常的俚語中也對佛祖給予一定的敬畏和信仰。如,送佛送到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但是西方國家的人們更加信奉耶穌,其習語中經常有God bless me等。
3.英漢翻譯方法
3.1直譯
在對英漢直譯的策略進行探討時,雖然要考慮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漢翻譯所起到的影響,但有些西方的習語卻可以通過字面上的中文意思進行表述。有些英漢習語所表達的意思很直白,或是中西方人們對某種思想的理解具有相似性,便可以進行直接翻譯。但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出翻譯的美感,在進行直譯時 需要遵循“信達雅”翻譯原則,從而在還原原句的主要含義的基礎上對句子進行修飾和美化。例如,to be on thin ice,可以翻譯成如履薄冰、Easy come,easy go可以翻譯成來去自由、crocodile tears可以直譯成鱷魚的眼淚、black market可以翻譯成黑市。對于部分英語的習語可以直接進行直譯,這樣不僅可以節省翻譯的時間,還能更為直白的表現出該句話所表達的實際含義,從而方便中西方英語翻譯的溝通以及技巧的理解。
3.2意譯
一些西方國家的習語具有一定的內涵,對于此類習語進行意譯時,便為我國翻譯學者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一方面要加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從而對該習語所表達的含義進行深刻的認識,并加以修飾,從而進一步凸顯翻譯的信達雅原則。例如,英語的習語中有一句情話: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e world, the sun, the moon and you. The sun for the day, the moon for the night, and you forever.在對這句話進行翻譯時,通過直譯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表述本句話的深刻含義。因此,要用意譯的表達方式,并對此進行修飾。從而翻譯為:浮生渺渺,摯愛為三,噴薄朝陽、皓婉皎月、不及汝爾,滄海桑田。通過對該習語進行意譯和美化后,加入了我國古文的表述方式,不僅增添了句子的美感以及深刻的內涵,更將我國文言文的文化與西方對于情話的表述相結合,并凸顯了翻譯的美感并增加了靈動。除此之外,在對一些具有深層次習語進行意譯時,需要對習語的隱藏含義進行細化表述。例如,to take French leave,若是翻譯字面意思則是“帶一個法國的離別”。此翻譯并不能更加清楚的表達出這句習語的實際含義,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歧義。若是想對其進行精準的翻譯,便要理解French的含義。French意為法國的,法國人。眾所周知法國人生性浪漫,因此告別這件事情也要具有一定的美感。所以,對于to take French leave的準確意譯是“不辭而別”。適用此類翻譯的習語還有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直譯為“今天沒有人會變得很蠢”。這種翻譯存在一定的漏洞,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今天你怎么出洋相都不算過分”。與此同時,在進行意譯時需要對中西方國家對于動物的形象進行了解。相關意譯的習語有as strong as horse氣壯如牛、a lion in the way 攔路虎等。
4.結論
總而言之,由于受到地域以及文化宗教的影響,中西方的語言特點也各不相同。為了加強英語翻譯的精準程度,并做到“信達雅”,提升對造成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的認知程度,并加強對西方國家文化的理解是當前我國專家學者進行英漢翻譯研究的必經之路,也是加強我國與西方國家溝通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史潔. 文化差異視角下的英漢習語翻譯技巧[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7, 16(11):131-132.
[2]劉虹. 試論英漢翻譯中處理文化差異的翻譯策略[J]. 高教學刊, 2017(1):191-192.
[3]高博. 試析中西文化差異下的英漢互譯沖突體現[J]. 電大理工, 2017(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