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英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34-01
設計說明:
《用規律解決問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找規律》第88頁例5,是教材新增加的內容。怎樣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領悟、創造規律,將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心理特點揚長避短地進行教學,是我這節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推理等學習活動,能正確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經歷用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幫助學生積累找規律、用規律的活動經驗,感悟有序推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找規律、用規律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運用找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簡單語言表達規律和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發現提出問題
微視頻導入:同學們,在前幾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七單元《找規律》的學習。我們理解了規律的含義、圖形和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和數組的規律(例4)。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小紅按學過的有關規律的知識為媽媽穿了一串手鏈,喲!手鏈斷了,一不小心掉了2顆珠子,唉,掉的是哪2顆呢?
(1)小紅遇到了什么問題?(引出例5)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主動探索,分析解決問題
1.知道了什么?
(1)師:仔細觀察這道題,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出示:知道了什么?
信息:掉了2顆珠子
問題:掉的是哪2顆?
(2)題目中說這串手鏈是按規律排列的,那你從哪里能找到它的規律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想一想,觀察一下。匯報、交流。
(3)想一想:為什么同樣一串手鏈卻有不同的規律呢?
師總結:看來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找到的規律是不一樣。
2.怎樣解答?
師: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珠子排列的規律,那“掉的是哪2顆珠子”?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下面我們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出示:怎樣解答?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圍繞下面3個問題分析解答:
(1)你準備從哪一側開始繼續穿珠子?
(2)你找到的規律是什么?運用你找到的規律,獨立解決問題。
(3)你解答的結果是什么?
(先自己說一說,然后用彩筆畫一畫,再同桌之間交流。)
(4)匯報、交流、展示。
(5)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無論我們是從哪一側開始繼續穿珠子,從所找到的規律中,都發現小紅的手鏈上掉的是一顆黃珠子和一顆藍珠子。
(6)想一想:為什么大家找到的規律不一樣,結果卻是相同的呢?
師:哦,我明白了!無論從哪一側開始,珠子的排列順序其實是相同的。
3.解答正確嗎?
出示:解答正確嗎?
(1)操作。請同學們用圓片代替珠子動手擺一擺、畫一畫或穿一穿這條手鏈。
(2)觀察。觀察你的結果是否符合小紅穿的規律。
(同桌之間互相比一比)
師:大家有結果了嗎?請同學們上臺展示、交流自己的檢驗方法。
(有的用自己的展示,有的在白板上現場操作。)
(3)想一想:手鏈圍成一個環后珠子的排列還有規律嗎?
(同桌討論、交流。)
師:有的同學認為這串手鏈圍成一個環后,從任意一顆珠子開始作為起點,它們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而且結果不變。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微視頻吧,請大家仔細觀察喲!
【插入視頻—學生觀看】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微視頻展示,我們發現從任何一顆珠子開始都可以作為起點,由于珠子的排列順序不變,所以所得到的結果就是一樣的。
(4)思考。現在你能確定我們的解答正確嗎?
三、全課小結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用規律解決問題)
完成課題板書:用規律解決問題。
(2)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教師借助課件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并提煉先找規律——再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課件演示】
師:同學們這節課不僅會觀察、會思考還會反思,真是會學習的好孩子!下面我們就利用今天的學習方法解決下面的一些簡單問題。開始吧!
四、實踐運用,提升思維
1.第88頁的做一做。
2.練習二十的第9題。
3.下面是一串穿好的手鏈,可是擋住了幾顆珠子?猜一猜,分別是哪幾顆呢?
綜合運用前面的重復排列和遞增模式解決問題,形式也由線狀到了環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