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本報記者 邢曉婧
“歐洲歌唱大賽(簡稱歐歌賽)切斷中國媒體的轉播權”,多家西方媒體11日關注了這一消息。據報道,中國湖南廣播電視臺旗下的互聯網視頻平臺芒果TV近日在轉播該比賽時,“屏蔽”了其中的同性戀元素。歐歌賽主辦方歐洲廣播聯盟10日發表聲明稱,芒果TV的行為與其崇尚的“普世性、包容性價值觀以及通過音樂來頌揚多樣性的驕傲傳統不符合”,因此即時終止與芒果TV的合作。11日,芒果TV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暫時不會對此事件作出回應”。
歐歌賽每年舉行一次,今年的比賽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5月12日將舉行總決賽。據芒果TV官方微博介紹,該平臺將在5月9日、11日、13日獨家轉播2018年度歐歌賽的兩場半決賽、一場總決賽。BBC稱,在當地時間8日舉行的第一場半決賽中,愛爾蘭選手演唱時,兩位男性舞者表演了同性戀的愛情故事。芒果TV9日轉播時刪除了這一片段,觀眾席上代表同性戀的彩虹旗被“打碼”,另一名身上有嚴重文身的阿爾巴尼亞歌手也被“屏蔽”。歐洲廣播聯盟10日稱,決定終止與芒果TV的合約。芒果TV將不能直播10日的第二次半決賽和12日的總決賽。
西方媒體不少將此歸咎于中國官方機構對同性戀的文化審查。BBC稱,2016年,中國禁止在電視上演繹同性戀者,作為打擊“庸俗、不道德和不健康內容”運動的一部分。一些中國同性戀約會軟件也被關閉。中國在文身和其他亞文化方面也進行了清理。“德國之聲”稱,中國官方媒體對于同性戀內容的審查一段時間以來都是輿論爭議的熱點。而“不巧”的是,歐歌賽近年來有“同性戀圣誕節”的“美譽”,在賽場觀眾席上,經常有人打出彩虹旗,以表示對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群體的支持。
“歐歌賽將歐洲大陸甚至以外的國家聚集在一起,同時也是一場LGBT文化的狂歡”,美國《大西洋月刊》旗下的“石英”網站11日評論稱,1998年的歐歌賽上,一位以色列跨性別者歌手奪冠;2014年,奧地利變裝“胡子美女”武斯特奪冠。報道稱,2015年,為了擴展收視人群,歐歌賽邀請域外國家澳大利亞參加,并與中國芒果TV展開合作,由后者在中國境內播放該節目。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現在中國對LGBT群體越來越理解和寬容了,但是整個社會對此的認識仍處在過程中,還沒有明確的流程或指南規定如何處理類似問題。這次芒果TV打馬賽克實際上是自己的做法,擔心引起社會爭議,謹慎為之還是出了問題。
中國知名學者司馬南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中國很多人對于LGBT群體采取寬容態度,尊重他們的權利。但理解歸理解,在中國漫長的傳統文化中,并不太能接受某些LGBT人士“高調”的做法,這與多數中國人的文化意識相悖。芒果TV在直播過程中刪除同性戀元素的做法,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針對歐洲廣播聯盟終止芒果TV轉播權的做法,司馬南認為,如果歐歌賽官方對芒果TV的做法持有異議,完全可以通過對話和溝通弄清彼此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尋找共同合作的基礎。轉播權也是商業合作,歐洲方面沒有把中方當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歐歌賽不缺觀眾,也不缺話題。大賽自1956年開始舉辦,為團結從二戰中恢復的歐洲各國而設立。雖然每年都會出現一批廣受喜愛的歌曲,但比賽經常被認為帶有“政治色彩”,這主要體現在投票上,一些關系較好的國家經常互相給對方選手打出高分。2014年,受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事件影響,俄羅斯參賽選手在現場遭觀眾噓聲。2016年的歐歌賽將這種爭議推至頂點,烏克蘭選手以一曲“反俄”歌曲奪得冠軍,力壓之前被廣泛看好的俄羅斯選手,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政府爭吵不休。▲
環球時報201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