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泉宇,吳維民,2,李藝釗
(1.廣西醫科大學,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食品藥品檢驗所,廣西 南寧 530021;3.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530031)
縣級綜合醫院是指位于縣級行政區域、由縣級政府出資建立或控股的臨床治療型醫院[1]。是我國衛生服務的主體,是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絡的龍頭,更是聯結城鄉居民健康福祉的樞紐。衛生人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衛生服務水平,更成為“健康中國2030”戰略供給性結構側改革的內涵之一。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大病不出縣”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本文對廣西縣級綜合醫院衛生人力資源的變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下一步改革提供依據。
根據廣西地理位置、行政區劃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選取武鳴、柳江、資源、岑溪、合浦、上思等14家縣級人民醫院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1.2.1 問卷調查
通過廣西醫改辦將電子問卷表格以郵件形式發至各樣本單位,由相關單位填報完成后回傳到醫改辦。
1.2.2 數據統計方法
定量資料采用Excel 2007建立數據庫,雙人核查錄入數據資料,使用Excel 2007進行統計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截至2015年底,廣西14家縣級綜合醫院在崗總人數達11,269人,在崗人員在編率僅為41.56%,見表1。人員編制不足現象依舊普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經對比分析相關數據[2],2015年上思縣人民醫院在崗人員在編率較2010年的47.63%有所下降,武鳴區人民醫院在崗人員在編率則較2010年的49.38%降幅更為明顯。原因是隨著縣級醫院硬件設施的改善及改革發展的需要,其人員規模逐年擴大,但編制問題始終未得到改善。在崗人員編制問題不僅困擾著今后人才隊伍的招錄及發展,而且影響人才隊伍的穩定。

表1 2015年廣西14家縣級綜合醫院人員在崗在編情況
2.2.1 醫護比
醫護比是衡量衛生服務質量與效益的標準之一。根據國家衛計委2016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醫護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的1∶1.07。此次研究結果顯示,2015年廣西縣級綜合醫院醫師總數為2940人,護士總數為4952人,醫護比為1∶1.68,見表2。上思縣人民醫院醫護比已從2010年的1∶1.49上升到2015年的1∶2.05,武鳴區人民醫院則由2010年的1∶1.45上升至2015年的1∶1.51。但相對原國家衛生部2005年提出的“縣級醫院醫護比1∶2”的參考標準,廣西達標的僅柳江、上思兩縣的人民醫院,但還低于國際上1∶3的醫護配置比例??梢?,廣西縣級醫院醫護比不合理現象仍普遍存在。

表2 2015年廣西縣級綜合醫院醫護數及醫護比
2.2.2 年齡分布
結果顯示,14家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的年齡結構偏年輕。近半數人年齡層次在25~34歲,78.75%的衛生技術人員年齡在45歲以下,見表3。廣西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年齡結構偏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衛生技術人員的生機與活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低年資衛生技術人員往往存在臨床經驗不足、操作熟練程度欠缺等問題,較易出現醫患糾紛、甚至醫療事故。

表3 2015年廣西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年齡分布狀況 人
2.2.3 學歷層次
調查顯示,2015年廣西14家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中,77.42%的人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但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尚不足一半,見表4。擁有研究生學歷最多的是桂平市人民醫院;鐘山縣人民醫院2013年僅有研究生2人,而2015年增加到7人;資源、右江、金秀3家縣醫院無研究生。合浦、浦北、右江等3家縣級人民醫院存在不同程度的研究生流失現象。

表4 2015年廣西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學歷層次 人
2.2.4 職稱結構
調查顯示,2015年廣西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中,67.12%的人職稱在初級及以下,高級職稱合計508人、僅占5.68%,見表5??梢姡谥懈呒壜毞Q方面,依舊低于2009年原國家衛生部關于全國縣級醫院醫務人員職稱調查的相關數據??h級醫院中高級職稱技術人才的匱乏,正是導致基層民眾不信任其服務水平,進而阻滯“分級診療”落實的關鍵要素之一。結合訪談資料可知,職稱外語、論文發表依舊是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評定的兩大難點。

表5 2015年廣西縣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 人
人員編制是醫院實施有效管理的基礎,也是醫院管理諸要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3]。本次調查反映了縣級綜合醫院在崗人員在編率不升反降的態勢,揭示了沿用20余年的現行縣級醫院衛生人力定編標準,已遠滯后于醫院發展的需要,亦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因此,解決好縣級醫院人員編制問題,將成為破解醫改困境的重點環節之一。建議分三步走:第一步,優先給予新進的碩士,有一定工作年限且擁有相關執業證書的人員入編;第二步,結合醫院服務量、各項服務運營指標、輻射人口及發展定位等,及時調整醫院人員編制數;第三步,配合事業單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索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以備案人員總數作為核定財政撥款的依據,同時實現同工同酬、優勞優酬。
合理的衛生技術人員比例是保障醫療服務效益的基石,良好的衛生人力智能素質是提升健康服務質量的保障。本研究表明,近年來,廣西縣級綜合醫院在醫護比、學歷及職稱等層面均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明顯不足,因而很有必要在優化衛生技術人員環節上持續發力。建議如下:第一,繼續逐步擴大對碩士生、護理人員的招聘,優先滿足好新進碩士的合理需要,尤其是待遇和發展性需要;第二,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基礎,對在崗衛生技術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同時加強人文關懷、醫患溝通等培訓,并定期考核,以降低醫療事故、醫患糾紛發生率;第三,適當淡化或有條件免除外語、論文等要素對縣級醫院高級職稱評定過程的影響,引入服務質量、群眾口碑等作為參考標準,在保障評審質量的同時,穩步提升縣級醫院高級職稱人數。
當前,我國對縣醫院政策多以幫扶為主,下一步政策導向應調整為“輸血式幫扶與造血式建設并重”。縣醫院應結合國家政策及地區規劃要求,主動明確中長期戰略使命,落實主體責任,積極選送有發展潛力的衛生技術人員定期到上級醫院強化培訓。尤其是在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在崗人員中挑選學科發展后備人選,從35到44歲、擁有優良技能與品德的在崗人員中選拔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建立健全對有突出貢獻人員的激勵機制,培養一支真正用得上、留得住、有發展的人才梯隊,成為縣級綜合醫院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張馨予.重慶市縣級綜合醫院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研究[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3.
[2] 吳維民,左延莉,胡 振,等.廣西縣級醫院衛生人力資源現狀調查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3,(1):28-30.
[3] 閔 銳,方鵬騫,孫 楊.遵義市24所縣級公立醫院衛生人力資源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2011,15(1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