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薇,陳 凡,張永光,張 銳,董婭莉
(1.云南省衛生廳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云南 昆明 650200;2.云南省醫學信息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10;3.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 昆明 650010;4.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護士隊伍是衛生人力資源中的重要要素,也是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1],它對有效提供衛生服務起著關鍵性作用[2]。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為貫徹國家人事部、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的精神,于2001年開始正式實施的。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評價申請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護理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的考試,由衛生部負責組織實施,有統一的考試大綱、統一的命題、統一的合格標準,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3]。本文對西南某省2011-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做了調查分析,希望能對加強護生教學和護士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一定參考意義。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相關數據來源于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統計報告,護士人員學歷來源于國家衛生網絡直報系統,使用Excel 2007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2011-2014年,西南某省護士執業資格報考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年均增長率為11.60%,通過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略有波動,見表1。西南某省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考通過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低于西部地區和西南地區的平均水平,見表2。
西南某省2014年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學歷與全國、西部地區、西南地區的考生學歷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本科及以上、大專考生構成比低于全國水平,中專學歷考生明顯高于全國和西部地區,見表3。

表1 西南某省2011-2014年不同學歷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考人數及通過率

表2 全國、西部地區、西南地區、西南某省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考人數及通過率

表3 全國、西部地區、西南地區、西南某省2014年考生學歷構成情況 %
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專業實務科目和實踐能力科目考試成績平均分在不同學歷分數上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本科及以上考生高于專科考生,專科考生高于中專考生,見表4。

表4 西南某省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不同學歷各科目成績情況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疾病譜變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護理服務為了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服務領域逐步向家庭、社區延伸,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顯現,護理人員的稀缺問題也凸顯出來。根據《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中的數據可知,2015年總數已達到324.1萬人,較2010年增長58%。每千人口護士數從2010年的1.52人提高到2015年的2.36人。全國醫護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為1∶1.07,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4]。西南某省報考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人數從2011年的2.48萬人增加到2014年的3.87萬人,增長了56%,說明該省與全國趨勢一致,護理從業人員數呈增長態勢。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從2011年的37.50%提升到2011年的44.20%,但與全國、西部地區、西南地區2014年的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對比來看,西南某省明顯低于這三個地區,說明該省的人才培養質量還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間。
自 2011 年起,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科目改為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有80%的題目以病例題出現,較多地涉及了實際工作中常發生的問題,側重于判斷應用能力,并且增加了疾病的護理問題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考題,比較注重考核臨床實踐應用能力[5]。但臨床實習期間,到每個專科的實踐時間相對較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結合實際歸納運用的能力有限[6]。加上護考前,考生頻繁往返各招聘場所,難以系統梳理和科學復習,造成護考合格率存在波動。
為滿足社會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培養更多高層次護理人才,建議:一是將護考融入日常教學與管理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建一支嚴謹認真、專業知識過硬且有臨床經驗的護考教師隊伍[7]。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探索既適合學生又能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研究護考,明確護考方向,并將其貫穿日常教學與管理中。二是護考與實習管理雙管齊下。醫學模式的轉變,使護理工作更加靈活復雜[8]。現行護考題型以臨床背景和案例題為主,著重考核學生分析、綜合、應用能力。因此,臨床實踐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及護考都非常重要,應盡最大可能讓學生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多學習實踐技能。三是培養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教師實施教學改革,構建以臨床護理崗位工作過程為主線的操作項目課程,開展實踐引導理論、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教學活動,達到護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過程一致的目標。通過情景教學、病例教學、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式教學等形式,培養護生主動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9]。
本次調查發現,考生以中專學歷為主,占總考生數的80.01%,明顯高于全國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也高于桂林市2013-2015年的水平(72.47%)[10];其次為大專學歷,本科學歷考生人數最少。護士考生學歷偏低是因為我國護理專業長期以來以中等教育為主,本、專科學歷教育在20世紀90年代才逐漸開展,發展相對較慢[11]。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大中職教育經費投入,護理中專教育學費完全由政府承擔,并給予部分生活補貼,使得相當數量的學生更愿意選擇免費的護理中專層次教育;而長期以來護從屬于醫的傳統觀念,又使得選擇護理本、專科教育的人數更少。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高速發展及醫學模式的轉變,護士的社會角色逐漸多元化,護理崗位對護士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不斷提高[12]。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中提出,截至2015 年,全國護士隊伍中大專及以上護士占比提高到了62.5%,其中本科及以上護士占比為14.6%[4],說明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已成為目前提供護理服務的主要人群。為了更好地發展大專以上護士隊伍,一方面政府應給予高層次護理學歷教育一定的政策傾斜,增加財政預算、資金支持,適當補貼護理本、專科教育經費,逐步扭轉護理學歷教育層次低的落后局面。另一方面衛生管理部門及教育管理部門應制訂出一套護理中職畢業后繼續升入本、專科學習的鼓勵政策,通過中職高職連讀、中職對口升本科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化的升級教育,使中專學生能繼續接受護理本、專科教育[13]。
從不同學歷的角度分析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時發現,本、專科考生合格率差異不大,中專考生合格率明顯低于本、專科考生。與本、專科護理相比,中專護理進校門檻低,只有初中的基礎知識,且多為考不上高中、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這樣的學生一般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主動性、自控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導致學習效率普遍低下。另外,中專護理學生的年齡在15~18歲,處于青春期,心理問題較多,突出表現為自卑,認為自己是中考的落榜生,即使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從差生變成優等生。而平時父母對他們的批評和埋怨較多,致使很多學生學習不積極,自控能力較差,上課時不能專心學習,下課后不看書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14],影響了中專護理學生在執業資格考試時的通過率。但最高分項目中發現,中專護士的考分與本、專科護士差異很小,說明通過合理的培訓和教育,中專護士也可以很好的提高通過率。
參考文獻:
[1] 中國教育在線.2013年護士資格考試介紹[EB/OL].(2013-02-20).http://zige.eol.cn/kao_shi_jie_shao_2634/20130220/t20130220_904371.shtml.
[2] 嵇玲瑛,陳巧玲,何詠群.過程管理對提高護理實習生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的應用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6,24(6):968-970.
[3] 劉車偉,趙琳娟.對培養臨床實習生綜合素質的認識[J].實用醫藥雜志,2002,19(7):554.
[4] 中國政府網.中國護士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2016-11-24].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611/6bd4730a554f472aa2dc7a30b52fd932.shtml.
[5] 何詠祥,李素君,杜新滿.2012-2014 三年護士資格考試過關率的比較和分析[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21):13-15.
[6] 張利巖,劉萬芳,金 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考點縱覽與全國模擬題[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
[7] 肖 紅,李亞男.我國中職護理教育改革的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醫學,2015,9(11):21.
[8] 黃 剛,張軍榮,李志成,等.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發展調研報告[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8):134-136.
[9] 程玲玲,王 峰.中職生執業護士資格考試通過率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科教導刊,2014,(21):105-106.
[10] 曾海燕,陳 群,韋秀珍.桂林市2013-201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0):1469-1471.
[11] 黃建新.影響初級護士資格考試過線率原因的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37.
[12] 易禮蘭,李 兵,姚 珺,等.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變革趨勢及應對策略[J].護理學雜志,2011,26(14):11-13.
[13] 辛瑞蓮,孫洪梅,于艷霞,等.新形勢改革為導向下中高職護生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的影響因素[J].全科護理,2015,13(21):2118-2120.
[14] 李德芳,汪淼芹,王游嵐,等.應屆護理中專畢業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的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B):1361-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