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童,張士華,楊旭東,楊 哲,張海瑞,李瑞鵬,李林貴
(1.寧夏醫科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4;2.西安醫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隨著我國新醫改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用藥安全需求的增加,藥學服務已成為我國各級醫療機構及社會藥房服務的一部分。目前,我國藥學服務人才總體較為匿乏,藥學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相對不高,不能滿足居民對藥學服務的需求。國務院頒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1]中提出,以適應新醫改要求為目標,以“提升藥學專業技能水平,提高藥學臨床服務能力”為主題,提高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能水平。本文通過研究陜西省藥學人力藥學服務現狀,并提出政策建議,以期為衛生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按陜西省地域經濟發展水平,在研究所覆蓋的全省8個地市的254家公立醫院當中,采取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全省18所二級公立醫院和6所三級醫院,并從中選取431名藥學人員參與問卷填寫。篩除3份無效答卷,最終收回428份合格的調查問卷。
本次研究采用自填問卷調查的方式,主要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藥學專業知識技能水平(關于藥品存儲與保管、藥品管理的特殊性、藥品的不良反應、藥物監測等)及個人特征的知識問卷的分類分析(性別、學歷、職稱、崗位等)。參與測試的藥學人員均在調查員的觀察下獨立完成問卷,分數真實有效。
對問卷采用Epidata 3.1進行錄入,并建立數據庫。數據整理后,建立過濾表;運用SPSS 17.0進行相關統計分析。利用Pearson系數法、多元線性回歸等方法分析陜西省藥學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影響因素。
本次調研共428名藥學人員,其中男性121名(28.27%),女性307名(71.73%);年齡以30歲以下人員為主,196人(45.79%);以大專學歷居多,182人(42.52%);工作年限以5 a及以下者為主,184人(42.99%);以藥師職稱的為主,182人(42.52%)。其他人口學特征參見表1。經單因素分析顯示,除學歷、職稱、工作崗位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他項目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問卷共設計測試題目50道,滿分100分。結果顯示,428位藥學人員的平均分為67.68分,測試的正確率在70~80分的人數最多(33.64%),其次是60~70分(22.43%),高于90分的人數最少(0.47%),具體見表2。
2.3.1 知識能力測試試題分類情況
藥學人力資源知識能力測試試題涵蓋藥品的儲存、管理、臨床使用、監測等知識,共分為8大類,分類如表3所示,詳細條目合計50條(略)。

表1 藥學專業人員一半人口學特征

表2 藥學專業知識技能水平測試正確率得分

表3 藥學人力資源知識能力測試試題分類情況
2.3.2 不同性別得分情況
男性對藥品法律法規法理解(9.40分)和藥學服務基本內涵的認知(11.72分)略高于女性,其他變量均低于女性;男女得分與總分相比,差距較大,見表4。

表4 藥學人力資源不同性別測試得分情況
2.3.3 不同學歷得分情況
不同學歷對相關類知識測試得分情況詳見表5。總體合計分值從高到低依次為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大專學歷、中專/中技、高中和初中及以下學歷,但本科、研究生學歷分值與其他學歷差距較大。
2.3.4 不同職稱得分情況
不同職稱測試得分情況如表6所示。總分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藥師職稱、主管藥師職稱、副主任藥師、藥士、無職稱和主任藥師。
2.3.5 不同崗位得分情況
不同工作崗位測試得分情況為藥學研究得分最高72.00分,臨床藥學68.99分次之,之后為藥庫采購管理63.65分,藥學管理62.21分,藥檢61.12分,其他59.75分,調劑得分59.33分,制劑得分最低59.21,詳見表7。

表5 藥學人力資源不同學歷測試得分情況

表6 藥學人力資源不同職稱測試得分情況

表7 藥學人力資源不同工作崗位測試得分情況
2.4.1 藥學知識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
藥學人力資源藥學知識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如表8所示,在0.01水平下,總分與學歷呈負相關,與工作崗位呈正相關;在0.05水平下,總分與職稱呈正相關。
2.4.2 藥學知識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總分為因變量,性別、學歷、職稱和工作崗位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表9所示,學歷、職稱和工作崗位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性別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8 藥學知識得分影響因素的Pearson相關系數
注:*在0.05的水平上顯著相關;**在0.01的水平上顯著相關;其他沒顯著相關性。

表9 藥學知識得分多元線性逐步回歸
調查顯示,陜西省藥學人員在專業知識技能水平測試當中總體正確率不是很高,高分者所占比例很少,與劉健等[2]學者在2016年某地藥學人員理論成績分析中得出,90分以上占74.50%、80分以上占14.30%、70分以上占11.20%的結果有較大差距。經單因素分析、多元線性逐步回歸顯示,學歷、職稱和工作崗位是影響藥學知識得分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醫院藥品種類繁多、藥房工作量大、藥學工作人員少、藥學人員工作年限低、學歷及職稱低、后期交流學習及培訓次數少的情況下,使其在快速更新換代的藥品中不能夠及時全面全面掌握藥品信息,導致藥學服務知識技能差。
藥學人員應多相互溝通或建立小型討論組,及時反饋信息,相互學習,查漏補缺,完善自身知識技能;醫院定期對藥師等人員進行繼續化培訓教育,強化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注重前沿理論知識的學習,以便更好地提供藥學服務能力。醫院還應推選一批藥師參加衛生部的臨床藥師培訓基地,接受更加正規全面的培訓,提升藥學人員的學歷;應改變門診藥學服務的不連續性[3]問題,加強對門診病人藥房藥學服務,能夠做到對同一患者的藥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等藥品使用情況的持續追蹤與監督。建立學分考核制度[4],完善獎懲機制,對藥師進行監督和激勵,從而全面提升藥學人員專業知識技術水平。
調查發現,在職稱得分方面,職稱低的藥師得分最高,而職稱最高的主任藥師得分最低。這可能與填寫問卷時的主觀態度有關,其次是由于該問卷所涵蓋的大多是關于藥品的儲存、管理、臨床使用、監測等方面的知識,而藥師與主管藥師是臨床用藥儲存使用與管理監測的主要負責人。藥師長期的藥學服務實踐和處方調劑的“四查十對”有利于其熟練掌握藥學知識、提高技能水平和臨床判斷能力。而主任藥師職稱雖有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以及較高的實踐技能,但更加傾向整個科室的行政類工作,基礎技能知識鞏固少,故得分低于藥師職稱。
針對不同層級的藥學人員開展不同類型、不同知識技能的培訓學習,使得每一層級藥學人員知識技能得到不斷提升,最終促進醫院藥學水平整體提升。
從調查人群的基本人口學特征中發現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員最多,工作年限5a以下人員最多,學歷基本保持在本科和大專學歷,其中大專學歷人數最多,而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數最少。在相關性分析中出現了總分與學歷呈負相關。分析顯示,在基于個人特征的知識測試8大類中,關于藥品存儲與保管、對藥品法律法規的理解、藥學服務的基本內涵三個變量的得分上,本科生高于研究生,這也反映出研究生知識技能的不全面的問題。但總體來看研究生與本科學歷分值均高于其他學歷得分,且差距較大,說明在藥學人力資源中高層次水平人才的重要性。醫院要有計劃有層次的引進高層級藥學人員,形成梯形人才隊伍,在各個層面展現藥學人才的優勢。另一方面研究生等高層次學歷者應更加注重實踐技能的學習,將實驗室研究、臨床理論研究與藥學知識及藥學相關服務工作相互聯系用于工作實踐中,杜絕將醫學知識與藥學實踐聯系不足[5]等問題的出現。
筆者前期調研發現,“藥品零差價”政策的實施,減少藥學工作人員的數量,人力不足,導致藥學人員壓力大,加上醫院領導者對藥學服務認識不足,有“社會托管醫院藥房”的傾向,藥學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影響工作效率。相關文獻[6]也顯示,“藥品零差價”政策使醫院盈利途徑減少,但“藥品零差價”帶來了服務數量的增加,即服務數量提高,各項收入增加,故醫院管理者應從更為宏觀的方面看待藥品零差價政策的影響。同時藥學人員也要改變思維轉變藥學服務模式,除了強化自身藥學、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外,還需加強市場營銷、心理學、衛生政策學、藥物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從宏觀上了解醫療衛生的現狀及發展前景,適應改革變化,堅定信心,提高更加專業、高效、經濟的藥學服務。
綜上所述,專業知識是藥學人員賴以生存的主要技能,藥學人員應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專業技能。在工作中,藥學崗位人員既要努力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也要學習前沿理論知識,拓展知識面,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號)[S].2015.
[2]劉 健,姜 輝,高家榮,等.加強藥學專業技能考核 提升藥學臨床服務水平[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8):28-29.
[3]呂景睿.門診基本藥學服務項目界定及成本測算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
[4]李程程.遼寧省中醫院藥學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13.
[5]鄭佳璇,蔡曉丹,李丹蘋,等.優化藥學崗位人員培養方式的調研及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6):91-92.
[6]郭成杰,唐 詩,陳昌鋒.徐州市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零加成改革效果評估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6(7):82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