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成 劉嬈
摘 要:科學有效的機械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監管不僅能夠提高機械設備生產的效率,同時對于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也有很大的幫助,從而能夠有效地降低生產企業的成本開支,并在預定的時間期限內,完成企業的生產目標,給企業的良好發展帶來保障。
關鍵詞:機械設備;制造;質量監管
1 機械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監管方法
1.1 完善管理制度
機械設備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會讓設備管理工作失衡,增添設備維護工作的復雜程度,并讓設備運行過程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發現。這些管理制度的不嚴會對正常的機械設備制造過程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管理人員設置不足,造成了管理工作失衡,當因為設備的生產線過長,設備在運行過程當中出現了問題,那么同一條生產線上的后續工作便不能正常展開,而現場的管理人員又缺乏,不能及時的進行調配,從而耽誤了設備檢修時間,使生產制造時間向后拖延,工期便會延長,讓企業面臨因生產延期的一系列后續問題。因此,生產企業首先應該重視機械設備生產管理制度的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現場生產管理機制。在隨著企業生產制造規模擴大的同時,應該增加生產線的管理員工,合理的調配現場的管理工作,使機械設備都能夠正常的工作。其次,對于相應的技術檔案資料,應該建立一個資料檔案管理室,設置專門的資料管理對重要資料進行分類管理,以便能在需要時及時進行資料的調用。最后,對于管理人員進行機械設備檢修的工作也應當健全相關的機制,讓管理人員能夠互相的進行監督,仔細進行設備的檢查工作,對負責不同生產線的管理人員實行交叉檢查的方式,避免有些有問題的機械設備沒有被發現的現象發生。只有從現場管理制度上進行完善,才能使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更加標準、規范、有秩序,保障后續的正常生產工作。
1.2 加強機械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工作
生產制造企業為了進行生產成本的控制,往往在更新和維護設備支出方面投入不足,只顧著眼前的蠅頭小利,忽視設備管理工作,很有可能造成機械設備運行故障,拖慢生產進度,不能按照期限達到生產要求,讓生產制造企業遭受不必要的損失。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降低企業面臨的生產風險,就需要在機械設備的維護和更新工作上加強管理。首先,為了提高機械設備的維護效率,需要建立每臺機械設備的臺賬,對生產線上的機械做到合理的分類,同時進行有規律的編號。然后,生產制造企業應該規定現場管理人員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相應的維護工作。在維護的過程當中,設備現場管理人員應該合理的對機械運轉的溫度、壓力和負載等條件進行考慮,在生產企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企業可以適當購買一些機械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設備,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規范化的監測和管理,從而避免認為管理工作當中的遺漏。最后,對于一些工藝制造水平要求較高的生產制造企業而言,應該考慮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對于設備的更新工作不能忽視,為了使生產效率達到標準,應當適當進行設備的投資工作,及時對老舊的設備進行產品更新,滿足生產制造的需要。
1.3技術創新發面的管理對策
現階段傳統設備制造設計研發方向是自動化技術,自動化技術需要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才能有所發展。因此,在傳統機械設備制造設計戰略在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對計算機技術的運用。目前,傳統機械設備制造在信息技術運用方面主要依靠的技術有三類:一類是集成性的機械制造技術,一類是精細化的機械制造技術,還有一類是數字化的機械制造技術,這三方面的制造技術都需要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才能進行。例如:人工智能的全面應用和創新,在傳統機械設備的制造戰略創新管理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便是計算機技術,因此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制造人員,都應該在計算機技術水平上有所提升。同時,只有企業員工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得到提升,注重先進技術的運用,如人工智能,才能對自動化機械設備制造進行創新,最終達到改良產品的目的。
1.4提高現場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
機械設備現場管理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管理質量的好壞,企業應該認識到,生產制造過程中產品的產出雖然是與機械設備直接相聯系的,但產品的產出質量、生產周期長短都是受到現場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影響的。為了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保障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企業應當加強現場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2案例分析
某公司因為有三個工程的項目的建設,所以需要大量的設備進行加工生產,保證能夠完成項目,而這個單位的設備,都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從生產廠家直接外購的非標準的成套的設備,對于非標準設備來說,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也不是什么定型的產品,沒有專業的生產線還有加工床,甚至設備的組裝也是工作人員手動進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設備的質量就沒有辦法保證,都是由工作人員所決定的。
2.1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生產的同時,使用單位應該與技術人員保持聯系并且應該時刻關注設備的生產進展,在生產之前對設計進行必要的監督,這樣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設備的質量出現問題。在設備生產結束之后,使用設備的機構要對設備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檢查,檢查關鍵的部位是否符合標準,在此基礎上對于之前做過的設備在零部件的更換上,要保持一致,以方便備品配件的準備。
2.2設備制造廠外購基礎件的質量控制
除了生產一定數量的零件之外,還要從別處購買零件,如果簽訂的合同中有具體的要求哪個廠家的零件,就要按照合同進行購買,有的則沒有什么要求,所以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和合同中的標準對零件進行檢測和檢驗。在購買零件的同時還要對購買的零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檢查,確保零件符合國家的標準。使用單位還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基礎件有所要求,這就需要記下一系列的相關參數,方便購買。
2.3設備關鍵零件的加工質量控制
在公司的屏面加工設備中,主軸傳動系統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重要零件包括主軸、軸套、軸殼,所以在此基礎上,就要對軸承配合部位進行一個有效的檢驗,確保加工精度符合規定。這部分的檢測主要還是應該由公司專業的監造人員來進行。特別關鍵之處還要求和軸承配合加工。在公司的行列式滾筒設備中,則對上下導軌和齒輪齒條的加工精度和淬火后的硬度進行確認,對設備機架的焊接情況進行確認。
2.4設備主要部件組裝的精度控制
設備的組裝的精度一般都是由部件的組裝精度進行控制的。部件組裝時要求零件清洗干凈,配備必要的組裝工具,為了確保部件的組裝精度,甚至還需要組裝的外部環境也要清潔,有必要時重要部件組裝還要在恒溫的環境下進行。對于部件來說,組裝完成之后,要進行檢測。在公司以前的設備制作中,屏面加工設備的主軸傳動部件、行列式加工設備的工作臺、屏封接面加工設備的主軸和研磨臂等都作為重要部件,對其組裝精度進行檢測、控制,包括旋轉部位的徑向跳動、端面跳動的數據,工作臺上的滾輪間距等。
3 結束語
良好的機械設備制造過程監管,是保證產品順利生產的關鍵,針對目前在機械設備制造現場管理當中出現的制度不規范、工藝控制不良以及管理人員水平偏低的現象,可以通過改善管理方法、提高工藝水平和加強人員素質的方式進行解決,從而提高機械設備制造的生產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證生產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旭寧.淺談機械設計標準及制造質量控制[J].裝備制造技術,2014(08)
[2]蔣施軍.機械設備制造的現場管理方法與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