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冬
摘 要: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政治方向。國有企業必須進一步推進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調動國有企業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本文就今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方法與途徑提出一些建議,以此做為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 國有企業 黨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1]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充分認識黨建工作在國有企業的政治地位,進一步推進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使黨建工作在融入經濟工作的過程中形成統一的核心價值觀,充分調動國有企業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旗幟鮮明講政治,強化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重要性認識
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歷來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國有企業一定要高舉“紅色旗幟”,確保國企姓黨。[2]提高政治站位,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切實把黨的領導嵌入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生產經營的各領域、各方面。國有企業的黨組織要通過企業黨委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企業各項工作中去, 從而推動和保證企業的發展戰略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為經濟工作各項指標、任務的完成保駕護航。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 進而創造最佳經濟效益。國有企業的行政工作是創造經濟效益的, 是物質領域的; 黨建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 是思想領域的。 國有企業是既有經濟屬性, 又有政治屬性的經濟組織,每個企業在講經濟效益, 追求利益最優、最大化的同時, 還擔負著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職工隊伍的責任, 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本質特征決定的, 也是我們不能、也不敢丟掉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這個“法寶”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提升企業黨組織執行力,進一步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形式
近年來,國有企業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上還需要加大力氣。[3]企業黨建和生產經營要建立統一的目標管理體系,為實現目標打好基礎,推動企業發展,實現目標任務同下達、同檢查、同考核,推動企業各項工作的扎實開展。要開展扎實有效的活動推進目標的實現,促進黨員充分發揮在生產經營中的模范帶頭作用,組織黨員開展“立項攻關”活動,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知,確保目標的實現。堅持抓黨建聚人心、提升企業凝聚力,引導黨員干部職工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言行。
三、堅持人才興企戰略,優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配置
把“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作為培養選拔任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根本標尺,堅持提高政治能力與提高業務能力相統一,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與發揮市場機制相統一,堅持從嚴監督管理與真心關愛激勵相統一,努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思想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廉潔過硬的國企鐵軍。企業基層黨組織在職工隊伍教育培養上體現融合,要把握三點:一是統一進行教育培養。二是建立統一的激勵機制。企業應注重用事業發展、公平競爭、科學管理等手段凝聚人才,建立系統的績效考評機制,堅持對企業全員進行年度績效考核,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三是對企業各類人才給予關注,通過提高待遇和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等手段,增強各類人才的歸屬感、幸福感。四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在營造和諧穩定環境中實現融合。在營造和諧穩定企業環境中體現融合,必須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來實現,建立大政工格局,拓展工作路徑,切入中心、融入服務,適應企業改革發展需要。關心人的多層次需要,積極營造“企業以職工為本,職工以企業為家”的濃厚氛圍,營造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營造和諧穩定環境的主體是人,必須將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職工有安全感、親切感、歸屬感,從而有效推進和諧文化建設。
四、夯實黨建工作基礎,打造國有企業黨組織堅強堡壘
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確保基層組織全面有效覆蓋、黨員隊伍真正發揮作用、組織生活嚴肅規范活潑、工作保障足額落實到位,使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鑄造“紅色引擎”,引領做大做強。堅持抓黨建聚人心、提升企業凝聚力,引導黨員干部職工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言行。擰緊“責任鏈條”,促進落地落實。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完善領導體制、狠抓責任落實、堅持分類指導、強化考核問責,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著力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五、創新黨建工作思路, 增強國有企業精神文化核心競爭力
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必須依托于企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抓好黨建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的發展也是為了更好的抓好黨建工作。國有企業處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要想生存和發展首先要創新,以機制創新激發企業內部活力,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黨組織的有效引導下,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在思想層面,通過黨建工作,對員工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企業規章制度等教育,通過企業文化宣傳,培育企業精神, 激勵員工奮發向上, 使企業與員工組成“命運共同體”;二者都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為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服務。因此, 企業文化完全可以成為黨建工作的主要載體和重要的實現形式。加強對黨務干部的教育, 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要求他們在其位, 就要謀其政,要在企業黨務干部中大力倡導講奉獻、比貢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鼓勵他們找準位置, 發揮優勢, 建功立業, 進一步提高企業黨務干部的業務素質,幫助他們掌握在新形勢下做好企業黨建工作的本領, 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求我們要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國有企業在新時代下,一定要堅持抓黨建聚人心、提升企業凝聚力,引導黨員干部職工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言行。堅持抓黨建促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轉型、引才育才、履行社會責任上擔當有為,努力實現黨建強、發展強的“雙強”目標,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完善領導體制、狠抓責任落實、堅持分類指導、強化考核問責,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著力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徐耀強.開展紅色教育是國企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 (8) :18-20.
[3].陳健.落實“四個堅持”加強國企黨建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旬刊 ,201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