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益萌 梅莉
一、社會網絡
所謂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是一種基于“網絡”而非“群體”的社會組織形式。社會網絡關注節點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不是獨立的個人或者組織。社會網絡是指社會個體成員之間因為互動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體系,社會網絡關注的是人們之間的互動和聯系,社會互動會影響人們的社會行為。大學生社會網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網絡,在校園中,大學生接觸的主要關系有:師生關系、家庭關系、同學關系、同鄉關系。 社會網絡具有一定的結構特性,網絡中的每個個體盡管不認識所有個體,卻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并通過這種聯系獲得需要的資源。而任何個體的行為都會被嵌入到這種網絡結構中,所以個體的意向也將受到網絡中各種關系的影響。大學生的行為會被嵌入到網絡關系中,所以意向將受到網絡中個體關系的影響。就目前來看,可以根據大學生與網絡中成員的親疏關系、熟識程度、交流情況和信任程度等因素將其社會網絡關系劃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比如,親人、要好的老師和朋友就是大學生社會網絡的強關系,認識但交往不深的熟人或擁有間接關系的人員則為社會網絡的弱關系。
二、大學生創業意向
創業的意向指的是潛在創業者對從事創業活動與否的一種主觀態度,可以初步判斷潛在創業者是否適合創業。中國人民大學1月6日發布的《2017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大學生創業意向持續高漲,26%的在校大學生有強烈或較強的創業意向,相比2016年有明顯提升。報告顯示,在國家“雙創”政策引導下,大學生創業意向持續增強。有26%的在校大學生有強烈或較強創業意向,與2016年相比上升8個百分點。其中,有3.8%的在校大學生表示一定要創業。與之相比,從沒想過創業的大學生僅占12.1%。本文基于大學生社會網絡來分析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
三、 影響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因素
有限知識。通過一些創業競賽中大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大部分創業者并沒有清晰的創業思路和計劃,沒有對市場和競爭對手進行深入了解,數據不具有代表性、說服力,由此可知大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一位微部落草根站長在總結失敗教訓時說,自己對做網站要學習什么、做什么樣的網站等,并沒有充分的知識準備?!皟裳垡荒ê凇?,只好邊做邊學,結果做了不少無用功。
缺乏經驗。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如同一張白紙,并沒有經過社會的歷練,在處理問題方面缺乏一定的經驗,與人溝通或者商談生意都缺乏相關經驗和技巧,盡管雄心勃勃,但由于缺乏市場經驗和知識,也會影響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創業者黃先生曾總結自己創業失敗的原因:“我雇了太多人,卻不知道如何與他們溝通。”在團隊到了15人的時候,他原以為,團隊規模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懊恳粋€人都不清楚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最糟的是,連我都不清楚他們的角色?!?/p>
心態問題。創業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不僅需要創業激情和理想,更需要沉著冷靜的思考和理智。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和對市場需求的了解,許多大學生盲目創業,結果受到創業打擊。因此,大學生必須通過學習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樹立正確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觀念,增加適應性和兼容性,這將有助于創業成功。
家庭意見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具有重要影響,父母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業的態度。如果家庭不斷鼓勵、支持大學生勇于挑戰自我,那么大學生在準備創業時就會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勇于面對創業的艱辛;如果父母過于擔心孩子吃苦受累,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安穩的工作,那么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就會更為謹慎小心。此外,很多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在經濟方面依舊依靠家庭,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會成為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直接影響因素。
學校針對大學生創業出臺了很多政策,并進行了很多教學和訓練,尤其是在教育活動方面,對大學生創業意向有著直接的影響。學校以創新教育為主的改革也對學生創業產生了一定影響。
社會因素主要包括創業環境和社會輿論環境兩個方面。一方面,社會對大學生自主創業項目進行投資和關注,營造健康的政策、法律、商業環境;另一方面,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積極的輿論環境,有些新聞媒體對自主創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過分宣傳了自主創業的可行性,大學生進行選擇時出現了認識誤區。
四、大學社會網絡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
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講,社會網絡強關系的建立顯然能夠為其提供更多的創業信息、創業資源和創業機會。為驗證社會網絡強關系的建立能夠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產生正面影響,還要對大學生創業團隊進行訪談,了解大學生與親人、老師和朋友的關系情況,并了解這些關系為大學生提供了哪些創業信息、資源和機會,以了解社會網絡強關系能夠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產生怎樣的作用。在具體進行訪談時,主要對本校成功的創業團隊進行了訪談,以了解這些團隊的社會網絡關系的建立情況,并通過溝通交流確認社會網絡關系對這些成功創業大學生的創業意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根據大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可能性”等方面進行主觀的評價,以確定大學生創業意向。在對大學生社會網絡強關系進行評價時,則從與大學生擁有家庭、學校和其他社會關系的對大學生的幫助支持度、參與支持度和情感支持度等角度展開評價。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社會網絡關系強弱程度不同的大學生在創業意向上存在顯著差異。相較于社會網絡關系弱的大學生,社會關系強的大學生明顯擁有更加強烈的創業意向。大學生創業意向受到了其社會網絡關系為其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資源支持和機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生活環境相對單一,所以與其經常交流的群體將對其心態產生重要影響。擁有較強的社會網絡關系,能夠使大學生在創業方面從家長、教師、同學等關系中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這種情感支持能夠使大學生在缺少資源的狀態下獲得創業的信心,進而使其產生創業的意向。從訪談情況來看,社會網絡中擁有更多的創業者,顯然能夠使大學生產生更強的創業意向。比如湖北武漢大學創業者黃凱與吳磊原本自同一個創業團隊,在合作過程中獲得了相互啟發和支持,最終各自完成了各自創業團隊的組建,分別在游戲軟件和社交軟件開發領域進行創業。所以,社會網絡關系其實是大學生的一種創業信息和資源載體,能夠使其利用自己在網絡中的特殊位置進行更多資源和信息的獲取,進而產生強烈的創業欲望。最后,擁有更強的社會網絡關系,也能使大學生獲得更多的創業機會,進而產生更強的創業意向。從對大學生創業團的訪談結果來看,多數大學生在創業方面首先就會考慮到資金和項目推廣這兩個困難。而對創業表現出強烈意向的學生大多表示,可以從家里或通過與同學合作獲得資金支持。此外,在項目推廣方面,擁有強烈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則表示能夠通過家長、教師和同學等關系進行項目推廣。從調研結果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之所以能夠產生更強的創業動機,主要就是由于其家庭條件較好,并且擁有較強的城市社會網絡關系,因此能夠獲得創業資源和解決項目推廣難題。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加強社會網絡關系的建設,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形成。
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講,社會網絡關系將成為大學生的重要資源,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資源、信息和機會,所以能夠促使大學生形成更加強烈的創業意向。因此,高校還應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從而幫助大學生完成更強社會關系網絡關系的構建,進而使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得到增強。
基金項目: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規劃課題?《基于社會網絡下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研究》;項目編號:GH-1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