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薈
人生是須學會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處著眼,是說一個人身處這個世界、社會,總有其局限性,當我們看待事物、問題時,當我們選擇人生道路、目標時,都應刻意地竭力地擺脫這些束縛和局限。人生是適宜長鏡頭、廣角鏡來看的,許多事情、事物要放在時間的長河里,來打量考量,才有意義,才能見其實質和價值,否則,不足提。“大處著眼”,首要是站得高望得遠,一個人的心胸、眼界要開闊些,才能撥開眼前重重迷霧突破障礙,看得清楚、真切和長遠。只有高瞻遠矚,才能認清形勢,從而審時度勢,適應形勢,順勢而為,更好地把握機遇和人生。“大處著眼”,還在于所求和目標高遠,一個人要心懷理想,志存高遠,目標遠大,古語云“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所以人生的調子要起高些,以免甘于或終陷于庸俗,一輩子都在雞毛蒜皮庸常瑣事與物質利益追逐爭較間翻滾打轉,不得脫身。
小處著手,是說人要早日覺醒,早點起跑,及早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擅長所在,一旦找準方向,確定目標,就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勁頭,勇于“一條道走到黑”,心無旁騖地投入,鍥而不舍地鉆研,像挖礦藏一樣,不斷地探索、深挖、開掘,穩扎穩打,循序漸進,總會開拓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找到光明所在。
這個世界,只有極少數的天才、英雄,成為佼佼者,能成功登頂,站立于山頂塔尖的無限風光處,令人仰慕。大多數的普通人,注定要過平凡默默無聞的一生。即便如此,懂得“大處著眼”,可使我們在亂花迷人眼紛繁復雜的人世里,保持理性清醒,活的超脫瀟灑;學會“小處著手”,可使我們身處即使日復一日單調如水的生活基調里,不迷惘不迷失,仍能堅定熱忱地投入對所愛事情、事業的不懈追求實踐中,活的興致盎然,充實自在。
對于人生,“大處著眼”是世界觀,使我們努力望向更高更遠處;“小處著手”是方法論,使我們踏實行向艱深精微處。兩相結合,大小相依,虛實互補,相反相成,使我們的生命不斷拓展高度、廣度和深度,人生天地氣象宏闊、豐富、厚重。
這也即人們所常言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