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賓

【摘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使得人們對建筑工程越來越重視低碳的問題。需要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保證每個環節和步驟都能夠融入低碳設計的概念,保證建筑的施工可以對各項資源進行全面、科學的利用。相關的建筑設計的專業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水平,為人們提供更加具有實用性的建筑。本文主要針對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1、低碳建筑理念概述
對于低碳建筑這一理念,學界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更沒有一系列的參考數值來界定是否達到這一理念的標準。綜合低碳生活這一理念進行分析,所謂的低碳建筑理念無非就是一種追求綠色生活,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實現低能耗、低污染為主要目的一種新型建筑方式。低碳建筑設計主要借助先進的技術和新型的綠色材料來打造更加低能耗的綠色建筑,實現了對能源的優化、整合。現如今低碳建筑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推崇,其主要原因是這一理念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旨在為人們打造一個更加健康宜居生活環境。同時,這一發展理念是當前大環境的主要發展趨勢,也是實現建筑行業乃至整個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2、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的優勢分析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這與它的巨大優勢是分不開的。通過和傳統的建筑設計進行比較,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更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建筑美學,實現節能環保、降低能耗,致力于為人們打造一個更加宜居的環境,以下主要從這三點分析了低碳建筑的設計優勢。
2.1利于形成新型的建筑美學
傳統的建筑模式較為單一,很多建筑除了具備南北地區性的差異以外大都千城一面,沒有自身的特色可言,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由于秉承了節能理念,更多體現的是對自然、對區域環境的尊重,在低碳建筑的設計中,掀起了一股新型建筑美學的熱潮,低碳概念下的建筑更加凸顯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在實現建筑基本功能的同時帶給人們更多舒適的體驗,不但滿足人們基本的建筑需求,還實現了與區域環境更加相得益彰。
2.2節能環保、降低能耗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一個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節能環保,大大降低了能耗。據相關統計顯示,傳統的建筑行業其建造和使用對于能源的消耗比例高達50%,而且還會產生高于三成的環境廢棄污染物,而低碳建筑設計的能耗量會比傳統建筑降低近80%,在一些先進的國家,甚至已經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設計理念,由此可見,我國在低碳建筑的設計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3打造更加宜居建筑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設計,更加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通過對于一些自然資源和綠色材料的充分利用,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的同時更保障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從傳統建筑向低碳建筑的轉型上體現了建筑企業更加關注綠色建筑給人們帶來的感受,在建筑行業與時俱進的前進腳步中旨在為人們打造一個更加舒適的建筑群體,為人們創造一個更為安逸的生活環境。
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3.1重視對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
工作人員應重視對綠色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以確保滿足低碳建筑設計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資源就是建筑材料,特別是隨著建筑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材料的消耗量也大大提高。因此,必須重視對綠色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在滿足建筑工程對材料需求的同時,降低對能源的消耗,體現出建筑工程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建筑材料的選擇應遵循以下要求:嚴格控制建筑材料質量與性能,盡量選用具有清潔性的材料,降低建筑材料使用過程中對人們的不良危害;嚴格把握建筑材料屬性,將綠色建筑材料作為應用首選,并依據建筑材料的具體使用部位來合理選擇,確保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并確保所選綠色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協調性;充分利用新型綠色材料,確保建筑工程滿足綠色設計要求;應重點考慮綠色建筑材料的來源地點,應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避免增加建筑材料的運輸成本,同時也能夠體現出建筑工程的區域文化特點。
3.2優化建筑設計
工作人員應重視對建筑設計進行優化,提高建筑設計的可行性,為建筑施工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應嚴格控制以下要點:立足于建筑當地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對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全面了解后,再進行建筑設計。比如在選擇建筑墻體材料時,工作人員就必須充分了解當地實際氣候,才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的舒適度,同時也能夠實現對材料的充分利用,減少不必要消耗;嚴格把握建筑類型的選擇與方位設計,而這就需要工作人員能夠掌握當地風向變化規律,并以此來確定建筑工程的方位與走向,合理確定通風口與陽臺位置,并充分利用風能與太陽能等,滿足建筑工程使用性能要求。
3.3合理運用綠色元素
工作人員應重視對綠色元素的合理運用,確保低碳概念的落實效果。綠色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在建筑宏觀設計方面中的應用。工作人員應盡量選擇那些能夠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綠色元素,進而確保建筑工程在實際應用時能夠與周邊環境和諧發展,在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同時,避免對周邊生態環境平衡造成破壞,確保建筑工程的低碳性;在建筑微觀設計方面中的應用。工作人員應在建筑細節充分應用綠色植物等來實現對建筑工程的美化與點綴,確保建筑工程的綠化效果,緩解溫室效應對建筑工程影響,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
3.4充分應用清潔能源
工作人員應充分應用清潔能源來替代對傳統能源的使用。隨著能源緊缺現象的逐漸加劇,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對清潔能源的研發與應用。而就建筑行業而言也是如此,通過充分應用清潔能源,不僅能夠降低建筑工程對傳統能源的耗用,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能源耗用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進而實現對自然環境的有效保護,確保建筑工程的低碳性。因此,工作人員應重視對太陽能、風能與地熱能等能源資源的充分利用,滿足建筑工程使用性能要求。
3.5建筑保溫、隔熱的設計
圍護結構的設計在建筑工程中占據了很大比重,因此在圍護結構的設計上更應該遵循低碳概念,這也是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的重要體現之一。外墻是組成圍護結構的重要部分,做好外墻的保溫、隔熱是實現低碳建筑的重要內容。在對外墻材料的選用上,應當以節能、低碳為主要出發點,盡量選用保溫隔熱砂漿,因為很多建筑采用的保溫隔熱板造成了墻壁空鼓。通過對外墻保溫隔熱層的設計有效減少了人們對空調的使用頻率,節省了電能,同時減少了空調使用中氣體排放對空氣的污染,更有助于實現節能環保。圖1為建筑外墻保溫隔熱板示范圖。
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環保理念的深化已逐漸受到各領域的重視。在建筑設計中,低碳設計不僅可以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還可以營造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低碳建筑設計理念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采用低碳建筑設計,長遠利益是不影響性能的前提,是減少環境破壞和過度消耗能源,造福子孫后代。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的各個領域都將朝著低碳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小森.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建筑知識,2017(12).
[2]張崢.基于低碳經濟視角的建筑設計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