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權
【摘要】近些年來深基坑支護技術取得顯著效果的一項重要原因就是該項技術的發展有效的迎合了現代城市化建設中高層建筑的發展需求。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了起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層建筑的整體密度,降低了高層建筑的建設空間,從而對基坑施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基坑支護技術也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并且在近些年的應用過程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鑒于此,本文是對建筑中的基坑施工技術要點進行研究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質量會受到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直接影響。然而目前,基坑建設存在的問題還很多,為了對施工質量進行保障,支護施工工作以及土方開挖工作一定要做好。同時,一定要保障在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這樣對施工的質量也是一種保障。
1、建筑工程基坑支護的背景
在建筑施工中,人們關注的重點就是建筑物的質量以及安全等級。對于整個建筑施工質量而言,深基坑的施工質量對其有較大的影響。在深基坑施工的過程中,開挖的深度隨著人們的要求而逐漸加深。而基坑的支護方面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也在提升。對于建筑的安全,基坑的合理支護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施工單位對基坑施工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建筑物的穩定性。而且基坑的深度與建筑結構主體的高度呈正相關。同時增加了對基坑施工的要求。
2、建筑工程基坑支護的作用
在地下建筑施工時,普遍對基坑工程進行了應用。基坑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對基坑的開挖以及地下主體結構的施工安全進行保證,而且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要進行保護。建筑工程技術不斷發展,地下建筑工程挖掘的深度也在不斷加深,而且土方開挖的面積也不斷增加。在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的復雜程度相當高,諸多問題需要在施工中進行解決,同時這些問題覆蓋的專業學科也非常廣泛。因此需要不斷的分析在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而且對以前的施工經驗要進行總結并分析。這樣才能推動相關施工技術的發展。在施工中,有兩種施工工藝的使用頻率最高,分別是放坡開挖以及在支護結構保護下進行開挖。放坡開挖的方式通常在無支護保護的時候被使用,這種施工方法具有較小的開挖深度,較多的使用在土質較好的情況下。當基坑深度較大,土質情況也較差時會在有支護保護情況下進行開挖。在進行基坑施工的時候,如何對施工方式進行選擇需要結合很多實際因素,而且許多未知的情況都會在施工中發生,這些情況直接影響著基坑施工方式的選擇。
3、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
筆者在上文分析中也已經提出目前我國在深基坑支護技術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為有效的避免日后深基坑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筆者認為對于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3.1對基坑變形進行有效控制
目前在我國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在基坑支護結構施工與拆除時有效的防止周圍土層變形。這就導致建筑的整體穩定性能受到影響,降低了高層建筑的安全系數。此外,基坑土層變形問題還會對周圍建筑的穩定性造成影響。所以在該項技術應用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加大對預防基坑變形技術的研究力度,打破現有技術的應用局限,有效的預防在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的周圍土層變化現象。對于基坑變形的控制,要求工作人員開展施工工作之前,對項目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制定出應對的措施,另外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還要對平面以及空間的效應變化進行充分的考慮,防止周圍土層對基坑的整體穩定性造成影響,提升基坑支護結構的效率,有效提升該技術的應用水平。
3.2對支護結構的研究足夠重視
在開展深基坑支護施工前要對施工區域的地質條件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并對其開展深入的研究分析,從而保證深基坑支護技術開展的合理有效性。但是,目前我國深基坑支護技術并不具備一個完善的研究體系,導致無法對一些復雜程度較高的高層建筑進行有效的研究。另外,由于一些高層建筑的施工環境相對較為復雜,所以導致工作人員在相關數據收集階段,并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收集,從而導致結構實驗研究的開展并不能得到足夠的數據支持,造成實驗結果不夠全面,無法為深基坑支護施工的開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3.3合理選擇基坑支護方式
根據我國高層建筑建設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該工程實際的地質條件合理選擇基坑支護方式,采用相應計算以及設計規范,制定符合該工程實際的施工方案。一般可選的支護方式包括:1)灌注樁排樁圍護墻;2)板樁圍護墻;3)咬合樁圍護墻;4)型鋼水泥土攪拌墻;5)地下連續墻;6)水泥土重力式圍護墻;7)土釘墻;8)內支撐;9)錨桿(索);10)與主體結構相結合的基坑支護。
3.4深基坑變形監測點的布置
基坑工程施工中,應對支護結構、已施工的主體結構和鄰近道路、市政管線與地下設施、周圍建(構)筑物等進行監測,基坑工程監測點的布置原則:
1)最大程度地反映監測項目的實際狀態及其變化趨勢,并應滿足監控要求。
2)不妨礙監測對象的正常工作,并盡量減少對施工作業的不利影響。
3)在監測對象內力和變形變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邊重點監護部位,監測點應適當加密。
監測點的位置應避開障礙物,便于觀測。應加強對監測點的保護,監測標志應穩固、明顯、結構合理,必要時應設置監測點的保護裝置或保護設施。
結語:
深基坑的施工技術要求由深基坑的施工特點所決定。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先進的施工手段。而且對基坑的受力情況要進行保證,同時充分的發揮出支護的保護作用。在基坑施工時,對相鄰建筑物的安全與穩定要進行保證,周圍的地下管線不能因此被破壞。施工方案需結合工程實際,選擇具有經濟性與合理性的方案。使工程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2]陳莉.淺談建筑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J].江西建材,2017,(22):125+131.
[3]馬震.高層建筑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門窗,2017,(08):113.
[4]張琍.淺談建筑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2):245.
[5]《山西建筑》2004年總目次[J].山西建筑,2004,(24):137-156.
[6]袁海濤,楊選兵.淺談建筑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J].居業,2015,(20):97+99.
[7]《山西建筑》2005年總目次[J].山西建筑,2005,(24):17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