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李潔
【摘要】為了適應時代的節奏,現代中國建筑往往缺乏地域性,不斷地借鑒國外優秀建筑,倒失去了本土建筑文化的內涵。反思,近年來新興起的部分中式建筑讓中國傳統的建筑文化再次復興,同樣帶給國人一個震撼的視覺感受。本文就現代中式建筑風格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現代中式建筑;特點;創新
中國傳統的居住建筑,在當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緊張的國情下已不再適用,同樣對于人們現在居住的環境要求與生活的方式存在著較大的矛盾。結構形式大多以木為主,在建筑材料、功能布局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和不足。比如四合院建筑的占地面積大、南方的天井圍合院采光通風有限等。現代中式主義將現代的生活方式與傳統建筑的文化精髓相結合。現代中式建筑的設計完美的融合西方生活的理念,更加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融合了新的元素,也增強了建筑的識別性和個性。
1、中式建筑的溯源
中式建筑,具體指的是中國傳統的建筑特點和建筑模式,中國建筑發展時間較長,擁有著長久的歷史,從中也積累了非常好的經驗和技術,從有人類文明誕生起到現在已經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再往后的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過程當中,又在建筑結構的各個部位進行了各種不同方式的創新和發展,最終形成的比較獨特的建筑特點,在歷史長河的發展過程當中,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去學習和借鑒的建筑。各個朝代,在中式建筑風格發揚光大的過程當中,都有共同的特點:坡屋檐、柱子、基座、斗拱、院落、圍廊等等。
2、新中式風格建筑中傳統中式元素的當代體現
中國的傳統中式元素分為傳統隱性元素和傳統顯性元素。傳統中式元素中的傳統隱性元素代表中國傳統的思想及當時社會形態下人們的思想觀、價值觀,傳統隱性元素的傳承是對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思想、智慧的傳承。傳統顯性元素指的是傳統文化直接呈現出來的、具象的、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實體,如中式圖案、建筑彩畫、庭院圍合、城市規劃、建筑布局等。隱性元素和顯性元素可以共同存在于一個符號之中,如夏商周禮器和祭器,秦漢、三國的戧金漆器,唐代的金銀“平脫”,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螺鈿,明清的雕漆等,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實體及各種漆器上的顏色圖案都屬于傳統顯性元素,而隱藏在漆器背后的創造思想則屬于傳統隱性元素。也就是說,每一個傳統顯性元素的背后都會因為朝代、地域、文化的差別而具有不同的傳統隱性元素。隱性元素是理論的、抽象的思維,顯性元素是實踐經驗的結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下面,我們就來討論傳統隱性元素在當代新中式風格建筑中的體現。傳統隱性元素在當代新中式風格設計中起著理論指導的作用。中國傳統的思想觀念屬于傳統隱性元素,而傳統思想包括儒、道、墨、法四大思想體系。新中式風格建筑作為現代設計的產物,在中式建筑傳統思想中代表“婉轉”和“祥和”。
2.1“婉轉”
傳統中國建筑講究等級,講究“天人合一,渾然一體”,講究環境的平和、建筑的莊重和含蓄。在空間組織上,講究“安靜”“純凈” 和“穩定”,力求具有活力卻不開放。空間交錯、出入有致是中國傳統建筑內斂婉轉的特點所在。例如,江南園林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園林,是中國傳統山水園林的代表作。它以水體為主題,輔以植物栽培,因地制宜地設計出了各個景點,并將詩畫中的隱喻帶入視覺層次中。
2.2“祥和”
我國“祥和”的傳統思想中包含了人與自身、人與自然的和諧。一些簡潔的顯性元素內容也可以豐富并且具體化。例如,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屋頂的設計采用了傳統建筑中坡屋頂的形式,新的屋頂通過抽象變形的設計手法,演變成貝聿銘先生最喜歡運用的簡潔幾何形式,三角形與四邊形構成整個建筑屋頂,使其煥發出新中式風格建筑鮮明而強烈的中國民族文化特色。設計中還較多地考慮了私密性,如外庭園、下沉庭園、游廊等,讓中式建筑以一種更自然、更祥和的品相出現在世人面前。
3、在當下商品房市場的應用
3.1 小區綠化需要傳統山水文化的打造
傳統中式建筑的許多風格值得應用和思考,這也是傳統建筑繼承和發展的原因。傳統山水文化在商品房小區綠化的應用,充分證明了傳統建筑還是有展現的余地。如皇家園林中將假山、石頭搬運到建筑中來,建造魚塘、種植花草等,將整個建筑打造成花園式。這種建造風格正適應了現代商品房小區綠化。對傳統建筑文化不僅要繼承,更重要的是創新,不能停留在傳統建造的基礎上。
3.2 傳統建筑的雕刻繪畫藝術大放光彩
事實上當下商品房室內裝飾很簡單,都是千篇一律的墻壁粉刷、彩燈裝飾,就連木料裝飾衣柜也是簡單的墻壁鑲嵌,根本沒有突出裝飾的藝術效果來。傳統建筑中的雕刻繪畫藝術在現代商品房室內裝飾中處處能用到,如室內的壁紙裝飾完全可以結合雕刻繪畫進行。大小臥室的門窗也可以完全用雕刻繪畫藝術進行,其雕刻的門窗裝飾栩栩如生,煥發傳統建筑美。雕刻繪畫藝術不僅用于室內裝飾,而且還可以用于木制家具裝飾,室內擺放雕刻的家具更能體現出傳統建筑文化特點來。更能表達出主人的精神追求和對住宅文化享受。因此將傳統中式建筑風格與現代商品房結合,不管是室內的裝飾,還是室外的居住環境,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促進商品房市場的發展。
3.3 傳統中式建筑風格有利于商品房質量的提高
現代商品房建筑對屋面的裂縫是無法避免的,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在商品房屋頂加蓋琉璃瓦,這樣可以避免雨水和溫度對屋頂的破壞,及其產生的裂縫。還可以起到傳統建筑與現代商品房的結合,既突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又能保護商品房的質量。使整座商品房建筑不失傳統建筑文化。對商品房屋頂的改造完全利用傳統建筑,事實上對墻壁也可以利用傳統建筑,如現代商品房建筑所使用的砌磚都是一樣的,并沒有把雕刻繪畫藝術融入在砌磚上面。因此還可以把雕刻繪畫藝術燒制在砌磚表面,這樣建造的商品房其墻壁外完全展示傳統建筑中的雕刻繪畫元素。傳統中式建筑中的很多風格都可以應用到現代商品房及市場中的,只是我們沒有仔細進行發現和挖掘。
3.4 色彩的搭配
傳統的中式風格的色彩主要是以黑、紅、黃,白,灰等來體現社會地位的等級,還有一些顏色是追求大自然本來固有的色彩,意在追去自由活潑的生活方式。新中式風格的色彩主要是根據建筑自身功能價值來定位的,選擇最合適的顏色,來體現建筑的渾厚、穩重或是靈巧生動等。建筑色彩的搭配意在通過對人們視覺的沖擊和心理的感受來提升建筑的價值,根據冷暖色調的不同、當地環境的適宜、城市的規劃等等限制因素來確定最適合建筑自身價值存在的色彩。
結語:
現代中式設計中的“新”,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其設計文化符號和外在形象上,否則容易“得其形,而失其神”,應注重整體規劃思想、建筑營造價值、室內空間意境和居住理念的塑造上。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建筑設計創作中,結合時代背景、區域文化底蘊、建筑新材料等來進行功能、形式和技術上的創新。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創作出有意義的現代中式建筑,中式建筑才能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
[1]馬鋼.現代中式風格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中國建材科技,2015,(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