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述了大型綜合醫院建筑單體設計的一些思考,醫院不同的功能區域對設計要求千差萬別,但具體的平面設計都是最直觀的空間體現,也是人們最可見可觸的知覺環境。本文將結合中大惠亞醫院項目的實際案例進行具體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綜合醫院;平面設計;雙重魚骨叉;知覺空間
平面設計是設計師與經營團隊共同溝通交匯的載體,力求打造醫護人員及患者和諧共生的醫療平臺。設計必須充分考慮醫生、護士及其整個醫療團隊的管理及工作感受,也要研究病人對環境的感知與需求,特別是除生理治療的需求外,要更多的考慮心理需求、社會需求等。因此現代醫患需求也在促進醫學模式的變化,催生更好的醫療建筑設計。
1、工程概述
中大惠亞醫院選址惠州市大亞灣區,總體規劃布局相對集中緊湊,建筑形體方正有序。院區內以南北向醫療街為主軸,設有門診部、急診中心、醫技部、住院部、傳染病樓、后勤服務及醫務辦公等全面綜合性功能區。建成規模:總建筑面積70501平方米;總床位數617張。
2、技術創新
此項目最大的特點是“雙重魚骨叉”布局、嶺南生態特色及智能化。a)建筑以南北向“醫院街”為空間主軸,串連建筑各功能空間;門診部與急診部、醫技檢查及住院部等呈魚骨狀分布于醫療街兩側,各單元間形成多個中部庭院,改善醫療環境;各單元空間內部也以就診走廊為軸呈魚骨狀在兩側布置診療房間。b)除外部嶺南特色景觀外,建筑設置4個內部庭院、5個屋面架空花園和8處廊道相結合,共同構建嶺南生態特色。c)項目應用了眾多智能化系統,包括氣動物流等有效提高運營管理效率,降低能耗。
3、建筑單體設計
3.1首層平面設計
醫院首層平面設計尤為重要,它起到關鍵性的內外承接作用。對外承接各種人流:包括門診、急診、住院、探視、醫務人員及后勤供應等各種進入流線;對內又輻射連接醫院內各個功能部門。
此項目首層結合總平面規劃,在南面中部設計大堂,承接流量最大、人員構成最為復雜的人流。并在各門診單元西側設置醫務人員出入口,做到醫患分流。同時設計貫通南北的醫療街,方便人流的通暢與高效疏導人流。南面東側設急診部,能有效承接病情緊急需要及時治療搶救的病人,并臨近門診,相輔相成。大樓西面沿住院入口進來設置住院大堂,并設出入院辦理,方便住院人群的需求。醫技區通過簡明的內部走廊合理連接門急診,方便病患的化驗及檢查。這樣首層就構筑起了醫院的前哨站點,高效的承接了所有人員,并有效的引導大家到各自功能區內。
3.2醫療街及雙重魚骨叉布局
南部二三層門診是典型的魚骨狀分布,中間南北向寬敞的醫療街,串聯起兩側枝狀標準的功能單元。每個功能單元在醫療街一側入口均設置護士站及候診,一條簡單筆直的內廊通向各個房間;各功能單元的端部以連廊聯系,形成相對獨立的醫護廊和醫務辦公區,流線分明互不干擾。這樣的布置功能明確,流線簡單清晰,便于病患快速明確方位、快捷迅速到達目的地科室。
北側醫技部介于南側診療區與豎向住院部之間,均衡各部門間的技術需求。通過兩大橫向走道與醫療街緊密聯系,并設有南向連廊與南區連接;豎向通過垂直交通與住院部相連,直達各樓層護理單元,大大縮短與門診部、住院部的技術溝通時間,減少醫護人員不必要的長距離奔波。
3.3住院部設計
住院部主體建筑采用“Z”字形體量,東西向延展。東西兩側各設一個護理單元,兩個護理單元共用中間垂直交通核心,集約高效。其中還專設一部醫用供應電梯,聯系醫療街、供應中心及醫技部,與病人流線明確分隔,做到醫患分流,互不影響。每個護理單元內還專設污物電梯,直通首層及地下室污物通道,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醫務區及護士站設在北面靠近中部位置,將最好的位置讓給病房,令病房擁有良好的通風采光,景觀優美、視線開闊;同時護士站設計在也是對醫護人員的人性化關懷,能有效減短護理距離,提高工作效率。結合中間的核心筒還專門設置了陽光活動室,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合適的溝通空間,協助醫護人員及時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變化。如此設計,住院部就構筑起了一個優質高效、和諧的醫療環境。
3.4嶺南生態特色
建筑布局在平面上,結合外部景觀及內部庭院大致現代嶺南廊庭特色。豎向上采用逐級退臺式處理,住院主樓采用整體微弧面設計,并根據嶺南氣候特點設計遮陽措施。總體效果體現嶺南濱海特色,大膽用色、和諧統一、經久耐看。
3.5智能高效
項目應用了眾多數字智能化設計。醫院內部物流運輸采用了氣動物流系統,站點遍布醫院各功能單元;各種醫用氣體供應系統,麻醉和呼吸廢氣排放系統、氣體監控系統;高度智能化網絡:智能監控、分診、醫護對講、網絡設備、醫護顯示、廣播電視、巡更、排隊管理、周邊防范、可視探訪、醫療示放、空調監控、電流電壓監控、環境監控等等智能化設計。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醫院的醫療功能復雜,雖然有些基本的設計邏輯,但并沒有一種醫療模式可以引導醫院建筑建立起一套固定的建筑設計模式,而是針對不同的需求進行合理配置設計,因此僅根據多年的醫院建筑設計工作經驗,針對大型綜合醫院的平面設計結合具體工程項目提出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
[1]張釋之,王經綜,洪淑英,等.大型醫院建筑總平面設計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5(05):33-40.
[2]魏飛,奚凌晨譯.(美)科布斯等.醫療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羅運湖.現代醫院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鐘壽岸,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廣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