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潮
【摘要】如今,社會經濟在大力發展,建筑行業也得到了飛速進步。但不同的地方和國家,氣候差異也非常大。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參照其他地區的設計方案,必須要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合理的對房屋建筑進行設計,這樣才能滿足人們對建筑的使用要求。筆者針對建筑氣候分析與設計策略進行了探析,具體如下。
【關鍵詞】建筑;氣候分析;設計策略;研究
1、建筑和氣候條件的關系
人們在最開始修建房屋的時候,僅僅是為了遮風擋雨,并且使自己有一個休息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建筑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房屋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進行房屋修建的時候,必須要分析各種自然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比如氣候條件。建筑物里的墻體結構、屋頂形式、結構方式都會受到氣候的影響。同時,我國大部分建筑物都是在經濟和氣候的影響下產生的。
2、建筑氣候分析
2.1氣候對于建筑設計所產生的影響
氣候因素屬于自然因素中的一種,其包含了光線明亮程度、室內外的溫度、風力以及雨水降水量等。分析幾百年來人們的建筑發展歷史,發現在很早以前,氣候因素便對建筑物產生了影響。在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以后,人們逐漸意識到氣候因素對建筑物的影響,并且對其進行利用,從而降低了氣候對建筑物帶來的不良影響。如今,現代建筑技術大力發展,人們又對建筑物的氣候設計進行了利用。很多房屋建筑中都采用了新型的環保材料,提高了建筑物的總體使用效果。因為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所以氣候種類也非常多,大致分為溫帶、寒帶、熱帶等幾種不同的氣候種類,因此每個地方的建筑物都有不同的特色。
2.2建筑物的氣候因素分析
在建筑設計中,氣候因素非常難把控。一些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為了趕工期,根本無暇考慮氣候因素。因此,這樣也導致建筑物的使用產生了很多問題。在設計建筑物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氣候因素充分考慮進去,全面進行分析和設計。根據過去的建筑設計發展史來進行分析,發現人們最開始使用氣候設計時,僅僅只考慮了建筑的保暖方面,并沒有考慮環境污染問題。也因此,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必須要考慮氣候因素,并了解氣候對建筑物的影響。
2.3建筑物的氣候分類
按照我國的氣候類型劃分,可以將建筑物的氣候分布劃分為這幾個類型:嚴寒地區、夏熱冬冷地區、溫和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寒冷地區。必須根據不同的氣候環境來進行建筑氣候設計。不僅如此,對于節能的設計也來自于很多方面,主要分為這兩個類型:室內微氣候、室外氣候。
首先是室內微氣候。室內微氣候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建筑物內部溫度和外部溫度差異太大。在建筑物內部,人們可以避免太陽光的照射。但是在溫度很低的冬季,建筑物內部哪怕沒有保溫設施,建筑內溫度也能達到一定程度。根據形成原因來進行分析,室外和室內的溫差過大,是由于建筑內部結構設計所產生的。所以需要借助建筑內部結構設計來調節室內微氣候,從而達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其次是室外氣候。在建筑氣候的設計中,室外氣候也非常重要。農村和城市的建筑,所受到的氣候影響也完全不同。正常情況下,城市建筑物會受到室外溫度、風速影響、四周環境的影響,其屬于城市小氣候。主要體現在溫度、壓力、太陽輻射等方面,同時也包含了渾濁度地面、空氣的化學質量等。城市形態會對小氣候產生調節作用,形成了單體建筑的直接氣候條件。氣候環境在產生改變后,會對室內取暖設備的耗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3、關于赫爾佐格氣候建筑的具體分析
3.1氣候環境下的熱舒適
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發現,居住者對于建筑的使用感受會產生變化,也會因為建筑的氣候變化形成一定的改變。而且建筑物的熱舒適性數據是動態的,其變化被限制在一個范圍內,這個范圍會受到季節等原因的影響。所以,不能僅僅只采用機械措施來改善建筑物的舒適度,這樣會消耗很多的能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將輔助性空間當成緩沖空間,從而保障主使用空間的舒適程度,具體如下。
首先,做好空間分區的工作,促使不經常使用的建筑輔助空間設置朝北,借助高質量的保溫材料來構建一個封閉空間,從而產生緩沖空間。這樣一來就能抵御北面的寒風,同時在分時功能的效應下,減少能源的消耗。
其次,對中庭進行重新設置。在溫室效應下,中庭的空間能夠發揮出一定的保溫效果,尤其是在溫度很低的冬天。然而到了夏天,也會因為溫度過高而消耗很多的能源。要解決過熱的問題,就需要在空間高度的效應下產生一定的溫差,從而帶走熱氣流。通過維護結構,能夠完全遮擋太陽。
最后,可采取“溫度洋蔥”的措施。按照建筑空間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對使用空間按照從里到外的順序進行排列,呈梯形狀,從而減少資源的浪費。
3.2使得建筑物通風
為了達到建筑物通風的目標,必須要促進室外和室內的空氣流通,從而使得室內空氣保持良好,也提高居住的舒適度,具體通風方法有三種:
首先,對于規模不大的建筑,可以借助窗戶來實現自然通風。也可以借助室內空間來溫差來進行通風設計,從而實現熱壓通風。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得建筑物在冬季的白天存儲溫度,夜晚將溫度釋放出來,抵御寒冷。
其次,對于規模很大的建筑物,一般的通風無法滿足要求,所以需要促使風壓通風和熱壓通風形成一致。也可以在大空間的出風口中設置阻流式封蓋板,這樣可以遮擋出風口。在設置出風口的時候,必須按照建筑物大廳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
最后,對于高層建筑的通風,可以設置豎井,從而產生空氣壓力差,形成立面式通風,避免浪費更多的資源。
4、總結與體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建筑物的設計也越來越注重實用性和環保性。為了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必須要合理設計建筑氣候,綜合考慮各種不同的氣候因素,使得建筑物的舒適度得到提升,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建華,侯秋鳳.隴東地區建筑氣候設計研究[J].建筑設計管理,2013,30(10):54-57+69.
[2]王立,尚煜蓉,劉建國.熱帶公共建筑的氣候設計探索——以乍得議會大廈為例[J].華中建筑,2012,30(09):54-57.
[3]李哲穎,繆升,祝海雁.建筑氣候分析與節能設計策略初探——以昆明為例[J].建筑節能,2012,40(0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