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業也隨之變得更加先進,層出不窮的先進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便利。近年來,后澆帶施工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在房建施工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解決沉降差和減小溫度收縮方面起著很大程度的幫助作用,同時也可以保證建筑物的美觀性。本文將圍繞其技術特點對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做幾點分析。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房建施工;技術應用
后澆帶施工的作用是為了防止在建筑施工中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而出現有害裂縫。在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應當盡量選擇在氣溫較低的條件進行,它適用于柔性變形縫或者變形情況逐漸穩定的部位,過程中可選用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更高的澆筑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來預防新老混凝土之間可能出現的縫隙。從而可見,后澆帶技術在對房建施工的工程質量起到保障作用的同時還使得建筑物更加美觀。
1、后澆帶施工技術的作用
1.1解決沉降差
作為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后澆帶施工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經過實踐我們發現,建筑設施的材料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或者脫落現象,這樣不僅會延緩后期施工進度,而且也影響美觀。在高層建筑中會經常碰到建筑結構出現沉降差問題,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出現便能有效地解決此類問題。在設計過程中應仔細分析兩個不同階段的受力情況,分別進行荷載校核,而后再對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進行計算。這種方式適用于地基土較好的建筑,基本能夠保證房屋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完成。同時利用以下幾種調整措施還能夠更好地將后澆帶技術發揮出來:1.調壓力差。由于主樓荷載大,我們可以通過整體基礎減小土壓力從而降低附加壓力;低層部分可以利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梁基礎來加大土壓力,讓高低層沉降降低差距;2.調時間差。方法是先完成主樓的施工,等到建筑基本成型、沉降逐漸穩定,載對裙房進行施工,避免后期沉降差距大;3.調標高差。首先對沉降進行計算,盡量提升主樓標高,同時降低裙房標高,記錄好二者沉降差預期值,總后將兩者實際標高盡量控制在同一范圍。通過這些詳細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沉降差,避免建筑出現裂縫嚴重或脫落問題[1]。
1.2減小溫度收縮
房屋的建筑材料也會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而出現裂縫問題,雖然看似問題不大,但是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可能會影響到居住安全。后澆帶施工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溫度變化造成的干擾,建筑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發生收縮的現象,雖然這不是什么罕見問題,但是如果建筑物長此以往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就會導致內部結構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情況下會出現裂縫,而且縫隙也會逐漸加大。此時后澆帶施工技術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在施工過程中控制混凝土收縮狀態,使其受溫度影響的收縮應力保持穩定。這一技術的實施可以讓房屋在建筑過程中不用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干擾,減輕了施工壓力,為建筑施工帶來很大的便利。
2、后澆帶施工要求
2.1嚴格控制后澆帶寬度及間距
為了保證建筑物內部結構的完整性,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我們應當遵循施工原則,按照科學的測量,嚴格把控其施工寬度和間距,這樣才能使整體結構體現最佳效果。后澆帶寬度一般要看建筑物內部結構特點再進行設置,一般在7到10米左右,現常見的有8米、10米、12米這三種寬度。對于矩形建筑物來說,后澆帶間距通常情況下會預留30到40米,這些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規律可以有效地減小建筑受外界因素的約束力,特此要強調一下后澆帶在預留過程中要注意盡量將預留位置安置在相對受力較小的位置,這樣有利于施工過程減少后期會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煩,從而保證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
2.2嚴格把控澆筑時間及斷截面形式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建筑施工大概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去完成混凝土施工步驟,因此后澆帶施工基本可以同步進行。但要注意對于高層建筑物來說,它的沉降時間較低層建筑稍晚一些,所以在實施后澆帶施工作業時,要盡量等到高層建筑沉降結束后再進行。根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規定[2],一般是在建筑施工結束后45天左右進行澆筑 。同時也應當注意,在完成第一次后澆帶施工后,要及時對其應用保護性措施,例如,遮擋頂部、增添護欄、避免雜物進入縫隙、保持鋼筋整潔、防止踩踏等防范措施。這個期間也被稱為養護時間,常見的小工程一般養護時間為14天左右,趕工的情況下會縮短為7天,相對大一點的工程可能會增加至28天或者一個月左右。
關于如何選用后澆帶斷截面的形式,我們也要進行嚴格分析,應當盡量保持其斷截面與混凝土斷截面一致。通常情況下,沉降后澆帶的鋼筋呈現貫通狀態,伸縮后澆帶鋼筋處于斷開狀態,如果鋼筋始終相連,就會很大程度上對鋼筋附近的砼造成約束力,產生裂縫,同時也會降低建筑內部結構對溫度應力的抵抗能力。因此,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斷截面的選用,從而保證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避免因溫度變化而造成裂縫現象的出現。
2.3嚴格篩選施工材料
要想保證后澆帶施工的成功率,首先要選用合理的施工材料。正常情況下我們要求采用微型膨脹混凝土,由于其不存在收縮特點的優勢,可以說是我們首選的最佳材料。在選材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絕對不可選用摻雜膨脹劑水泥的混凝土,這種不科學的材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建筑結構穩定性,但是時間長了還是會對建筑本身產生負面作用,要想讓后澆帶在建筑施工中起到最佳效果,還是要選用更加優質的材質,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置,最后再開始施工。
結語:
通過本文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出這項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我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對先進技術的需求也隨之加大。為了給建筑居民創造出最為安全、舒適、美觀的居住環境,作為建筑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注意容易出現的裂縫問題,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誤,為后期建筑施工增添麻煩。
參考文獻:
[1]程奇.建筑結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芻議[J].低碳世界,2017(8):150.
[2]李小兵.芻議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5(2):212-212.
作者簡介:
唐增峰,寧波江山萬里置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