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星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以往居住只是停留在遮風擋雨,而現在人們對居住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向舒適、安全、低碳、環保方向發展。所以,當前的建筑工程要將更新的觀念融入其中,這就需要建筑工作者掌握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并了解建筑工程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文就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做了相關的分析,希望能夠為建筑行業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特點;發展趨勢
1、前言
我國的建筑工程與以往的建筑工程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傳統的建筑工程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居住的基本需求,而現在建筑工程更加追求為人們提供智能化、功能化、綠色健康的居住環境。相應現代建筑工程技術也向高端、先進、節能環保方向發展。
2、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
2.1智能化
當前已經進入互聯網+的新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細枝末節,各行各業更是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越來越深,建筑行業作為迅速騰飛的行業,更是將信息技術應用的十分深入。建筑行業通過對信息科技的應用,包括通訊設備、供電系統、熱力系統等都更加智能化,符合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建筑工程技術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深化,使建筑工程的功能性更強,人們生活的更加便捷舒適。相應,為了適應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管理業在不斷智能化和自動化。
2.2生態化
隨著生態綠色環保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在選擇住宅時,也提高了對建筑物綠色環保的要求。生態建筑作為應運而生的新型建筑,也被人們所熟知和親睞。生態建筑將氣候學、材料學、建筑設計、建筑施工等一系列先進知識應用于建筑工程項目,不斷增強建筑工程的舒適程度和健康程度,不但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而且也提升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生態建筑不僅只注重對健康環保的追求,而且也追求建筑物的造型美、生態美。造型美就是要根據人們的審美理念,結合建筑功能,設計符合人們審美的建筑造型。而生態美更是以建筑材料為基礎,選擇更加生態環保的自然材料,再就是爭取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建筑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2.3綠色化
這幾年經濟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災害已經有目共睹,建筑行業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綠色建筑技術應運而生,并且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中。綠色建筑與生態建筑具有共同的理念,都是提倡因地制宜、保護環境、降低能耗、節約資源等。但是,兩者相比較,生態建筑的范圍更加廣泛。環境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人們對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建筑工程在建造過程中充分應用綠色建筑技術,減少建筑從原材料到施工過程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損害,并隨著科技的進步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為人們打造一個健康、綠色、舒適的居住環境。
3、建筑工程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3.1集成化
未來的建筑工程將功能更加集聚、空間更加集中,這就需要建筑工程技術向集成化發展。集成化建筑工程技術就是將多種建筑工程技術,通過相互的聯系進行有效的結合和銜接,從而更加高效的進行施工,為人們提供更加高能的居住環境。在建筑工程中,安裝技術和施工技術雖然都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但是兩者功能分離,不能有機的結合,造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效果不理想。通過集成化建筑工程技術,就可以充分利用兩者的聯系,發揮各自最大的效用,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設效率,完成更高水平的建筑作品。
3.2信息化與數字化
當前已經進入大數據信息化時代,通過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科技技術,將龐大的大數據充分應用于建筑行業,為未來建筑工程技術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未來的建筑施工中,信息科技技術獎應用于施工的整個過程,包括模擬建造安裝過程,對安裝過程的監控,并能及時發現問題予以警報和糾正,從而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建筑工程技術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發展趨勢,不但可以便于掌控建筑安裝過程的質量,而且還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力。
3.3精細化
建筑行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更多高標準、高要求、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高端地標性建筑需要建設,標志性的建筑需要更加精準、精致,這就需要更加精密的建筑工程技術作為支撐,在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建筑工程技術在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建筑工程技術的精細化發展,包括建筑工程的多方面技術,如施工技術、安裝技術等。建筑工程技術向精細化方向發展的顯著體現在鋼結構建筑工程的安裝和焊接工藝中,在2008年建造奧運會鳥巢項目中,就利用計算機進行控制充分應用了多吊點分散荷載吊裝技術,精確度再創新高,將建筑工程技術的精細化程度進一步推進,也展示了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的先進性。另外,在建筑工程焊接工藝中,還涌現出射線檢測、材料控制等新型焊接技術,不斷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設水平。
結語:
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隨之改變,建筑行業作為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更是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傳統建筑行業只注重基本的居住功能,而現代化建筑更加注重功能化、智能化、個性化的要求,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同樣,建筑工程技術也在想集成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精細化發展,為人們建造更加環保、健康、節能、宜居的建筑空間,推動建筑與環境更加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迪.論建筑施工技術與研究[J].江西建材,2015,01:60.
[2]李新兵.對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的分析與創新發展[J].江西建材,2015,02:290.
[3]張洪巖.試論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J].門窗,2012(06) .
[4]蘇萬年.剖析建筑工程技術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J].綠色環保建材,2016(01):118+120.
[5]劉思鐸.沈陽近代建筑技術的傳播與發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