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通
創新貫穿于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其中,江蘇做得怎樣?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其中,江蘇成功的實踐又給人們怎樣的啟迪?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其中,江蘇又該如何抓實?又該如何謀劃?
顯然,對上述諸多問題進行系統的闡述和研究,不僅具有較好地現實意義,而且具有較好地理論和實踐意義。
由江蘇理工學院陳曉雪、謝忠秋、潘冬研究團隊所著、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創新驅動區域轉型升級的邏輯與江蘇實踐研究》一書,正是這樣的一本書。該書從歷史、現實、未來的邏輯出發,總結了江蘇創新驅動實踐;詮釋了創新驅動理論;梳理了創新驅動理論演變過程;分析了江蘇創新驅動不足,提出了江蘇創新驅動發展建議。無論是對我國的創新戰略實施,還是區域轉型升級實踐,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證支持。
該書由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研究員作序,在序中,他寫道:
“在這本書里,作者按照現狀——水平測度——問題分析——政策建議的思路較為詳細地剖析了……江蘇實踐的實際情況?!瓚撜f,這些研究對于進一步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決策有著積極的意義,也對于各地的創新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啟迪作用。
從這一意義上說,能夠不斷引發我國各地區、各部門的領導同志,尤其是落后地區的領導者們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所論述的“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的更深層次的積極思考……不也正是這本書的價值之所在嗎?”
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突貢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寧波大學博導鐘昌標教授高度評價該書,他說:
“選題切中我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重要而熱點的問題。全書23萬余字,主題鮮明、涵蓋廣泛,……。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江蘇樣本,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中國社科院博導陳耀研究員發表書評,認為:
“作為東部率先發展的排頭兵,江蘇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以創新轉換發展動能,以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穩中求進,以創新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取得了一些列新成就。顯然,有必要對這些成就進行及時的總結和科學的詮釋。應該說,近日由中國經濟出版社正式出版、由陳曉雪、謝忠秋、潘冬等學者所著的《創新驅動區域轉型升級的邏輯與江蘇實踐研究》一書較好地承擔了這一任務,這也是較為系統地總結江蘇創新實踐成果的一本書,可謂是正適其時,正應其景。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本書也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論斷、新思想進行了較好地論述——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技創新理論,成為我國科技創新實踐的指導思想、行動指南,而且也是世界現代創新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發展了世界現代創新理論,構成了對世界現代創新理論和實踐的中國貢獻。這一探索,值得提倡?!?/p>
在召開的研討會上,專家們也紛紛對該書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書記、博士生導師李富強研究員說:“學術性與實踐性的結合;歷史性與當代性的結合;區域性與國際性的結合,構成了本書的最大特點?!?/p>
河海大學博士生導師許長新教授說“創新驅動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和最為關鍵的力量。在要素驅動型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的背景下,經濟發展方式轉向創新驅動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由之路。江蘇理工學院的陳曉雪、謝忠秋、潘冬三位教授出版的專著視野寬廣、選題新穎、立意高遠、觀點前沿、研究方法科學、研究結論精準可靠,是難得的一本好書,尤其是研究者在多年科研項目成果積累的基礎上形成了這樣一個體系完整、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創新發展的叢書,成果內容和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長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南通大學成長春教授認為:“本書立足現實,回眸歷史,展望未來。從歷史、現實、未來發展的邏輯出發,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找到了江蘇科技創新的突破口,對江蘇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和高地提供了決策和參考依據,不論是研究方法的選擇、還是研究內容的組織都有創新,是我們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一本好書,值得閱讀、推薦?!?/p>
總之,《創新驅動區域轉型升級的邏輯與江蘇實踐研究》是一本值得各級領導、創新理論的研究者、創新活動的實踐者認真閱讀的好書。
責任編輯 曉 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