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紅
【摘 要】
習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具體體現。個性化表達意在幫助學生突破千篇一律的寫作思維,使學生能夠主動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到習作之中,從而在習作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寫出有個性思考的作文?本文從激活內心情感,鼓勵自主表達;打破教學桎梏,引發個性表達;引入合作學習,綻放評價魅力三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
個性表達 自由習作 激活情感 能力提升
古往今來,文學都是屹立于歷史文化之林的一棵永不枯朽的“參天大樹”,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瑰麗殿堂中,人們常以擁有深厚的文學修養為榮。但是長期以來,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成為了困擾廣大師生的一大難題,主要原因有:學生缺乏寫作認知力,對作文容易產生畏難心理,沒有積累素材的習慣,因而作文表達千人一面,極缺個性化表達。想突破此模式,教師必須開辟新的寫作教學思路,積極推動個性化教學,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特征,并挖掘他們身上的優點,彰顯與眾不同的一面。本文針對小學高年級的個性化教學策略展開了細致的討論,旨在鼓勵小學生勇于表達自我,養成正確寫作的良好習性。
一、激活內心情感,鼓勵自主表達
小學生正值朝氣蓬勃之際,他們的思維異?;钴S,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個性化寫作教學激活學生內心情感的寫作需要,從正面的角度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所想所感,為了達成以上目標,教師需強調小學個性化作文的核心是學生個人成長的自我需要。很多學生“言而無文”,歸根結底是由于他們缺乏寫作的需要和情感迸發的契機口。
如寫作的入門點在于學生是否能夠對周圍的人與事產生自我感悟,因為小學高年級學生心思敏感,他們對生活細節往往有不同的體會,但是有不少學生寧愿不知道也不愿去了解,也就證明他們缺乏寫作的需求。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教師要對學生群體中較好的“作品”給予表揚,以滿足他們的心理。其實,小學生作文表達的形式是不受限的,記敘文、說明文,或者童話、隨感皆可,一切都取決于學生自我的需要,其前提是學生要懂得如何自主地去表達。這就要學生積累資料和觀察實踐,做好寫作的基礎鋪墊,從而順著自己的思路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出來,最終寫出有個性的作文。
二、打破教學桎梏,引發個性表達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經歷、情感,雖然高年級學生還不足以用具有深度內涵的語言來抒發他們對祖國、父母、教師的熱愛等情感,但是正處于此年齡段的學生擁有非常靈活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這也是學生個性化表達的優勢所在。在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時,教師在作文教學時不能僅停留于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層面上,而要鼓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向“觀眾”展示獨一無二的寫作風格,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為此,教師可以營造出生動活潑的互動教學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為作文聲增添一抹特色。
如《提燈女神》是一篇寫人記事文,女主人公南丁格爾出生豪門,但她從小就懷揣著成為一名護士的理想,并且她終身也在為醫學這一行業奉獻著、奮斗著。她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培養護理人才方面,81歲高齡時,因過度勞累導致雙目失明,1910年去世。醫學領域特意為其設立了國際護士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在引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后,學生就會明白“提燈女神”并不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而是將南丁格爾比作了護士女神,以此突出其事業的崇高性。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想象南丁格爾女士在她的畢生時間里做出了哪些奉獻,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以豐富學生的認知。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片段訓練,使學生可以將閱讀課堂和課外積累的知識應用于片段訓練中,從而體會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是沒有界限的,使學生有效把握習作技巧,進而為學生想象力的提升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引入合作學習,綻放評價魅力
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并不是說一篇習作由多人完成,而是指定稿完成后先由學生之間進行互評互改,這也是個性化教學的一個亮點,它主要提倡的是自由靈活地進行組合,彼此之間分享樂趣,并用獨特的眼光去發現同學作文中的優缺點,促使他們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啟發,啟迪智慧。
如在一周一次的寫作課中,教師布置學生圍繞“父愛如山”寫一篇記事隨筆,要求真人真事、真情實感。每個學生在生活中必定經歷過一些關于父愛的感動瞬間,但有些學生可以捕捉到,而有些學生卻無法感受到父愛是什么樣的。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批改作文,讓他們看看別人的“父親”是怎么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的。當學生看到有與自己的經歷類似的事件后,就會萌生情感。此時,教師趁熱打鐵,激勵學生針對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從而一步步完善學生的寫作思想。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教師想讓學生寫出個性化作文,就意味著學生不僅要在自己的作文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運用華麗優美的詞藻,更要讓作文的主題富有內涵。每個教師都不希望看到學生的作文是千篇一律的,因為這不僅會導致教師的審美疲勞,更從側面烘托出了教師的作文教學是不成功的。為了讓學生的作文不再局限于“流水賬”“白話文”中,教師在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時一定要找到作文的落腳點,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需要,使學生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在習作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李斌輝.論個性化寫作教學的實現【J】.教育評論,2004(02)
【2】徐蓓春.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意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