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
班級是教學的載體,是由學生組成的基本單位,也是學生與老師共同生活與成長的場所。一個好的班集體就像是一個“溫馨的家”,充滿了“愛”。因此,教師要用心經營這個與學生共有的“家”,為學生創建一個完美的家園——特色班集體,使學生能夠在班集體中吸取營養,健康成長。本文就如何創建特色班級體為主體展開探究,以使學生能夠在“愛的港灣”中健康成長。
【關鍵詞】
小學特色班集體 ?創建 策略探究
新課標明確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主體,為將教學目標落實于教學實踐中,創建民主管理和特色化的班級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創建者和經營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凝聚學生力量和特色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特色發展的平臺,使進入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班級的“活躍”氣氛,而愛上班集體。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在創建特色班集體中,教師要以學生為重點,圍繞學生展開創建歷程。
一、明確定位,創建適合師生成長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同時也是班主任的成長之路上最美的經歷,特色班集體的創建不僅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賦予學生精神食糧,同時也使教師在創建過程中得以突破自我,形成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管理思路,從中受到啟迪而不斷進步與發展。
例如,為培養學生正義精神、合作精神以及上進心,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目的設計了“精神家園”主題活動,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團隊,并與團隊一起努力前進。經過兩年的特色教學創建,學生將活動理念——“沉靜求理、志氣為事”熟記于心。“助人為樂”的班魂使學生臉上洋溢著快樂的朝氣。競爭、勇氣、互助等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最美的體現,在班集體精神的滋養下,學生的學習能力顯著提升,成績增長明顯。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經驗也有所提升,特色班集體的創建,為教學帶來了雙贏的局面。
二、精神點綴,挖掘班集體特色深意
特色班集體的創建需要精神文化的積淀,因此在構建特色班集體中,教師要深入探究特色的深層含義,將教學與特色有機結合,創建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環境,同時也可將提煉的精神財富作為班集體共同的價值取向。
例如,在學校一次班級表演活動中,為了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和相互合作的精神,班主任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小組中的每個人一種樂器,進行團隊演練,待演練結束后,我組織學生展開比賽,其中團隊協作完好,表演順暢的小組獲勝,并給予獲勝小組獎勵。也可將獲勝小組作為教學榜樣,提煉其持之以恒和團隊協作的精神,以鼓勵學生向他們學習。又如,在體育課中可以將頑強拼搏、團隊協作、永不放棄作為教學的主題精神開展活動,并將其作為特色班集體的創建精神內涵,使學生在成長之路上能夠積極向上。
班級文化一旦被挖掘出,得到學生的認同,并在教學活動中得以執行、應用,這種班級文化和精神就會像“春天的小雨,融入了土壤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而深深的印刻在學生的心中。在這種班級文化的影響下,學生本就會不自覺的向它靠近,并將其作為自己成長之路的啟明燈。因此,以精神點綴教學,是挖掘班集體深意,創建特色班集體的重點。
三、創建評價機制,發揮班級特色精神
教學評價是評價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重要途徑,任何一種教學活動和教學理念都離不開教學評價,隨著國家對教學支撐力度的增加和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評價在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若教學失去了評價,學生就像海上的輪船失去指南針而迷失了自我,從而失去了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特色班集體的創建中,教師要著重分析學生個性發展的規律,建立與之相符的教學評價,指導學生學習和成長。此外,評價的方式和實施措施也是特色班集體營造的重點,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采用適當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進行科學判斷。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創建了一個以“水手”為題的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以激發學生在未來道路上能夠克服困難的勇氣,幫助學生克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因此在活動實踐中,教師可將這一理念進行深化,融入活動的方方面面,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系統評價。
科學而系統的評價能夠使教師從客觀主體出發,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是否進步,因此在設計評價中,要綜合考慮,使之契合學生的認知原則和年齡特征。
四、適度獎勵,提升班級特色
獎勵機制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手段,適度的獎勵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創建特色教學活動中,可以從小學生的心理認知出發,創建科學的獎勵機制,以激勵學生對特色班集體的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創建特色班集體中,我將各種文化精神寫在小紙牌上,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相應的進步和培養了相應的品質,我都會獎勵學生與形成品質和進步對應的獎勵牌,并在教學中以取得獎勵的學生為教學榜樣,引導學生向該學生學習。當然在班集體營造中,對于未取的進步的學生,我會給予相應的鼓勵,從而使處于特色班集體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快樂的成長。
再如,在動手實踐課中我創立了“動手實踐”為主體的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協作精神。活動過程中,我都會仔細觀察學生,針對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給予相應的鼓勵和獎勵,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的綜合品質得到顯著提升,特色班集體的創建也得以順利開展。
【結 ?語】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港灣和樂園,若想創建特色班集體,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建適宜小學生個性發展的班級,當然班集體的創建本身就是一場艱辛的旅程,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協作。
【參考文獻】
【1】宋立文,邱璇.聚焦廣東省中山市特色班集體建設工程【J】.中國德育,2015(22)
【2】薛梅花.讓詩意生活從這里開始——新課程背景下的班集體文化建設研究概要【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