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華
【摘 要】
高考作文已經在新材料作文的基礎上增加任務指令,強化作文對學生思考的引領作用,本文著重分析任務驅動作文的審題立意的方法,如何在材料中辨析關鍵概念。
【關鍵詞】
任務驅動作文 思維訓練 關鍵概念
一、任務驅動作文立意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對材料的把握不夠深入
學生在經過材料作文的提煉觀點訓練之后,慣性思維作用,往往對材料本身把握不夠,偏離材料的本身內容,特別是對觀點起著提示作用的細節。任務驅動作文旨在強化寫作的針對性,明確要寫作的任務。
(二)無法找準材料的觀點傾向
學生往往綜述材料之后,提出觀點,接著離題千里。比如學生在訓練2015年高考作文時候,把握不到情理法的權衡、比較,而是一味地探討材料之外的孝心問題。任務驅動作文仍然是材料作文,但不同的是材料作文中會有隱含的觀點傾向表達,需要學生自己抽絲剝繭地分離出來??上覀兊膶W生習慣于強行套一個關鍵詞進行分析。拋棄材料,離開材料。比如2016合肥二模作文,春節期間在火車廂里,綿陽和旅客擠在一起,引發質疑,后來經過澄清,這組圖片拍攝于四川大涼山深處,鄉親們為賣個好價錢,而山路崎嶇,通過坐火車的方式,才能運出去。材料當中有一句關鍵句“這趟列車是當地人們出外唯一的一趟慢車”。而列車員“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許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老百姓們是無奈的選擇,列車員是通情達理的辦法。如果我們在作文當中忽視了這兩個細節,去批判不遵守法律法規,不按照規矩辦事,就會導致我們離題千里。
(三)無法脫離例證思維
新材料作文訓練之下的學生對于八百字有自己的思路,往往字不夠,例來湊,堆砌材料的論據,從牛頓寫到屈原,從愛迪生寫到司馬遷;實際上應該字不夠,理來湊。以往的議論文的結構一段材料強行加上一個關鍵詞,進行說理。但是最大的漏洞在于沒有辦法結合材料。比如創新是個人前進的動力;是國家前進的源泉,是集體興旺發達的方法。明顯可見這里脫離材料,需要大量的例子進行論證,也就是例證思維,通過這種例證思維,我們在很多學生的習作中都可以看到無數的例子進行堆砌,進行羅列。而任務驅動作文卻在分析問題上與材料作文是不同的,它要求理解材料,解讀材料,把材料作為引子進行全方面的分析。比如2015全國卷當中的小陳舉報自己的父親,如果大論孝心是一個人的良知或者選擇,而放棄了材料就會導致議論文偏離它本身的軌道。
二、提升任驅動作文立意的策略
(一)全面理解材料
對于材料的內容細節充分的挖掘、分析;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內容,由于任務驅動作文往往是敘事事件類的,所以先理清事件的起因經過發展,事件的主要矛盾出現在哪里,如果是對立面的事件,則要把握分析矛盾的對立面雙方。
(二)抓住材料的關鍵點、質疑點
任務驅動作文角度多樣,有邊緣角度,有核心角度,主要次要角度之分,因而如果想要切題,首先要審題立意,分析清楚材料的角度。
例如2017年南昌二模語文作文試題,此題目難度系數較高,主要在于題目的審題立意需要抽絲剝繭般的分析。
原文講述了一則視頻當中在書店里,父親陪同女兒選書,女兒不小心撞到了旁邊的一個女孩的書,父親反復勸說女兒道歉,之后的情節是女兒珍妮被另一個成年人撞倒,但是成年人卻沒有道歉,珍妮父親勸說無果,于是報警,警察將撞倒珍妮的成年人逮捕,面對警察的威脅,成年女子終于說出了道歉,而且是女兒從父親那里學來的發音方法去教這個小女孩。視頻發布后引發了人們的討論。試題的最后兩句話是問學生有什么樣的感想,闡述觀點闡發理由。
在實際情況中,高三的學生做題卻對材料把握不準,審題不清,導致離題較遠。當我們分析這則材料,首先分析事件的內容,材料核心情節其實很好剝離出來,父教女,請警察,警察和女孩影響女子;因此,所選擇的立意角度必須全面綜合材料的內容和含義。 低分的可能主要出現在討論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材料的含意遠不止于此。父親反復勸說發音方法,女子不理會,最后采取了報警;珍妮學以致用,卻沒有成功,成年女子不以為意,事件的轉折是出現在父親報警之后。從文明行為的倡導解讀, 道歉是文明的外化行為。這種文明行為在材料中有兩個實現手段:是通過父親的引導和警察的干預來實現的。我們看到評分的標準是一類卷是圍繞教育展開,教育離不開法律和愛,對于小小的文明行為加以重視,同時也要不忘記法律的作用。而二類卷甚至三類卷就已經偏離了全面把握材料,只看到了愛的教育,忽視了法律的話語權,如緊抓住教育和文明這個點。
因而,當作文的指令表達的是全面理解材料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去理解材料的多個情節,找出核心情節,南昌二模這個題目映射的是教育和法律,觀照點在于文明行為。
(三)找準材料質疑點,把握材料
縱觀任務驅動作文,把事件作為素材的,內容都是引發爭議,引發質疑;這也反映任務驅動作文著力在于引發學生的思考,對學生的思考提升思維深度有很高的要求。
比如小陳面對自己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的時候選擇舉報,而網友卻爭議很大,莫不在于感情和法律發生的巨大的沖突。農民取錢脫鞋這一事跡引發我們對尊重和人文關懷的思考。大學生花超過成本的價格召回自己賣出的熱水袋,彰顯的是價值觀的正確。
(四)嚴謹概括,深度分析
寫作任務驅動驅動作文,我們要思考立意是否嚴謹準確。因此在教學當中我們要啟發學生準確把握材料的內容,識別材料的有效信息,進而在寫作當中做到嚴密概括材料,不全部引述材料,而是基于自己的觀點和立論角度去選擇去重組材料。重組材料首先要做的是梳理材料,更要有針對性,引述的材料要符合題目的要求,能為自己的觀點所服務。能夠根據觀點去粗取精,存主去次,刪去不需要的過程描寫,細節內容。比如南昌二模當中我們應該概括道父親報警之后阿姨道歉,教育成功;才是比較完備的概括這則材料,而并不是全盤接受材料。
【結 語】
任務驅動作文是新出現的事物,但是舊瓶裝新酒,我們仍然要引導學生強化議論文思維。同時要看到任務驅動作文之所以是任務驅動,在于它增加了任務指令,需要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探討。這才是我們語文教育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非灌輸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