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在高職“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基本的知識點教給學生,還要有課堂駕馭能力,能協調、控制好課堂中各種教學因素,使課堂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本文結合高職“高等數學”課堂管理的現狀,探討了有效課堂管理的目標與具體實施途徑。
關鍵詞:課堂管理;課堂效率;有效課堂;高職;高等數學
作者簡介:隋艷,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湖北 武漢 4300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9-0082-02
在高職“高等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把基本的知識點教給學生,還有一個任務是“管”,也就是說教師要有課堂駕馭能力,能協調、控制好課堂中各種教學因素,使課堂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達到預期。這就需要教師做一個優秀的課堂管理者,通過采取各種活動和措施,有效利用時間,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學習效果。
一、高職“高等數學”課堂管理現狀
不同的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和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嚴有松,如何做到松弛有度,教師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智慧把握好這個度。在日常教學管理和聽課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在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課堂管理形式:
1.紀律嚴明型。不少教師把課堂管理認為是課堂紀律管理,有這類認識的教師習慣管好課堂秩序,維護課堂上教師的絕對權威。特別在“高等數學”課堂上,不少教師要求學生上課不能遲到早退,課上不能玩手機睡覺,希望臺下鴉雀無聲,確保教師的聲音傳遞到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實際上,課堂管理的任務是多元化的,不僅是課堂紀律的管理,還包括課堂人際關系管理、課堂環境管理等方面。[1]在只注重課堂紀律管理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整個課堂死水一片,學生是不說話了,保持絕對安靜了。實際上,課堂紀律是維持了,課堂教學卻變成了教師在唱獨角戲。這種依靠教師權威強制要求學生服從的紀律嚴明型管理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雖然教師認為嚴是愛,是為學生好,實際上學生根本不買賬,對教師的評教結果往往不盡人意,教學效果也一般。
2.放任不管型。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多,課時又比較少,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基本上在講臺上自演自說。在普遍大班授課、班級人數眾多的情況下,教師一個學期下來認識不了幾個學生,更別提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而高職學生本身自控能力就弱一些,覺得高等數學內容難,再加上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很少干涉,很多學生就放任自己,上課遲到早退、課上睡覺說話玩手機等現象比比皆是。這種寬松的課堂氛圍表面上好似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與尊重,實際上課堂教學目標往往難以達成,課堂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最終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3.和諧互動型。理想的課堂管理狀態下,教師是課堂問題的解決者,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和需求。教師的課堂管理在嚴和松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形成師生間的和諧互動交流,使課堂環境動靜結合,課堂氛圍積極融洽。高職學生學習習慣較差,自我約束能力弱,他們更渴望得到認可、鼓勵和贊賞。和諧互動的課堂管理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多給學生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關心,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課堂有效管理目標
在各種課堂管理形式中,紀律嚴明型和放任不管型比較容易實現,對教師來說會比較省力,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就往往不盡人意了。作為教師,不能把課堂管理簡單認為是維持課堂秩序。作為有效的課堂管理形式,理想狀態下是一種和諧互動型,以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健康發展為目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有效的課堂管理追求的是課堂氣氛的民主和主動,教師注重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鼓勵學生積極向上。課堂氛圍和諧民主,不搞一言堂,是課堂有效管理的基礎性目標。
2.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課堂管理的目標不是把課堂管死,而是要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愿意聽。有效的課堂管理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活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能以學生為中心,促進主動學習。課堂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以學生的自我管理為目標,形成學生愿意學、主動學的內驅力。通過有效的課堂管理,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最終形成自律,實現內在控制。
三、課堂有效管理實現途徑
高職“高等數學”課堂管理要實現以上有效課堂管理目標,需要教師研究課堂管理策略,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1.制定課堂規則,規范課堂行為。課堂紀律雖然不是課堂管理的全部,但也是課堂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和諧的課堂氛圍需要良好的課堂紀律。課堂規則是形成良好課堂紀律的前提條件,教師應在學期之初制訂好課堂規則。課堂規則表述要簡短、明確,容易記憶,同時要操作性強。在制定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問卷調查、學生參與討論等形式,共同確定課堂規則的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因為是學生自己參與制定的,哪些行為在課堂是合適的,哪些是不合適的,他們會更加清楚,也會更愿意接受和遵守。有了合理的課堂規則,方便學生規范自己的課堂行為,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從而確保教學目標順利實施,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2.增強教學魅力,吸引學生參與。規則制度對于學生而言只是外在的約束,教師要想有效地管理課堂。首先要注重自身修養,提升人格魅力。平時可以在儀表、儀態、語言、行為等方面加強修煉,增強個人親和力;其次,要以身作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認真的工作態度感染學生;最后,要研究教法,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課堂紀律研究專家庫寧認為,成功管理的教師能以良好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防止問題行為的發生。[2]如果教學內容乏味,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渙散,學習效果就會打折扣?!案叩葦祵W”教學內容往往比較枯燥,更需要教師精心進行課堂設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抽象概念時可以從實際案例出發,增加知識的應用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要多采用情境教學、案例教學、講練結合等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實現課堂的有效管理。
3.架構溝通渠道,促進師生交流。溝通是課堂管理的前提,在相互的溝通交流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首先,教師要創新溝通渠道,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發聲的機會,允許學生出錯。面對課堂問題行為時,不能簡單粗暴地批評和制止,要經常換位思考,想想學生問題背后的原因。其次,要加強教學溝通,讓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教學活動意圖,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4.采取正向激勵,幫助學生形成自律。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的需求。高職學生經歷了高考的挫敗,更渴望得到認可和尊重。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多進行正面激勵。通過積極向上的激勵措施,使規范的課堂行為再度出現。“高等數學”課程內容難度大,學生容易有畏懼心理,教師在課堂管理中要多鼓勵、認同,對于他們每一個小的進步都要及時贊賞。通過教師的鼓勵和引導,讓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不再畏懼“高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自己將好的課堂行為堅持下去,形成自律。
5.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課堂管理效率。高職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往往會覺得比較困難,教師考核時要避免一考定終身。通過改革考核方式,體現全面考核和綜合評價,評價涵蓋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并突出能力考核。這種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終結性評價的評價方式,可以通過對學生平時的過程考核實現,課堂上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學習態度等都可以作為考核的對象。這就需要教師不僅僅是講授某個知識點,還需要觀察、記錄學生的表現。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各種云課堂、超星學習通、藍墨云等網絡平臺紛紛呈現,拿出手機就可以實現5秒點完名。教師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堂管理、教學互動和教學反饋,并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提高課堂管理和學生學習的效率。
總之,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教師在課堂管理過程中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有效管理目標,積極探索課堂管理策略,不斷挖掘適合高職學生的課堂管理途徑,通過有效的課堂管理,構建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忠光.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 Vernon F.Jones,Louise S.Jones,方彤,等.全面課堂管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