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
[摘要] 目的 探討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的教學體會,為麻醉科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應用教學提供良好的理論教學基礎。方法 選取2017年在該院麻醉科實習的學生共計26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3名,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式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采用多元化教學法進行教學,實習結束后對兩組實習生進行考核,對比兩組實習生的教學效果以及實習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 實驗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84.62%,對照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實踐操作及格率92.30%,對照組學生實踐操作及格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價,實驗組學生滿意度為92.30%,對照組滿意度為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元化教學法在麻醉科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教學中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帶教式教學,學生不僅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得到極大提高,而且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也得到極大提高,學生不僅掌握了理論技術實驗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滿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的教學質量,值得麻醉科臨床實習帶教推廣。
[關鍵詞]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小兒疝氣手術;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 R6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111-02
小兒疝氣,又稱“脫腸”“小腸氣”。是幼兒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的腹膜鞘狀突關閉不全,出生后腹內壓增加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1]。小兒疝氣主要治療方法首選手術,麻醉方式對于手術的進行發揮重要作用。吸入麻醉是麻醉藥經過呼吸道吸入,然后對中樞神經系統發揮抑制作用,進而導致患兒暫時失去意識。吸入麻醉在體內代謝、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從肺排出體外。具有安全、有效、麻醉易于控制的特點。臨床麻醉圍手術期麻醉是重要作用,在麻醉科教學中吸入麻醉比較難的教學科目,麻醉科臨床護理帶教方法很多,包括傳統教學法、網絡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多種思維培養教學法以及基于問題的教學法,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獨有的特點[2]。該文根據多年從事麻醉科手術教學的臨床經驗,選取2017年,該院實習生26名總結每種帶教方法的方法流程、方法特點,聯合多種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分析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總結多元化教學的優點以及特點,為臨床麻醉科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教學提供良好的理論教學基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麻醉科實習的學生共計26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3名,其中實驗組女同學6名,男同學7人,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5±7.24)歲,入科考試成績(85.43±6.16);對照組女同學5名,男同學8人,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5±6.11)歲,入科考試成績(86.34±10.36)分,兩組性別、年齡、入科成績均無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首先帶教老師為學生講解小兒疝氣手術吸入麻醉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操作方法,學生通過自我學習的方法學習基本知識,通過臨床觀摩的方法進行基本操作的學習。帶教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安排實踐操作,并進行反思學習。
實驗組采用多元化教學法。方法如下。
1.2.1 網絡教學法、傳統教學法聯合討論式教學進行理論知識教學 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通過網絡學習以及課本傳統學習法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學生對小兒疝氣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學習,帶教老師提出相應的問題,如:喉罩七氟醚吸入的速度、吸入量以及吸入注意事項等等一系列問題,學生根據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討論學習,帶教老師在討論過程中進行補充和糾正錯誤,最后帶教老師對學生的總結進行點評,匯總,逐步實現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1.2.2 基于問題的教學法和多種思維培養法進行實踐操作教學 臨床實踐教學中首先由臨床帶教老師提出相應的時實踐操作問題,這些問題都來自臨床經驗,如:喉罩七氟醚吸入如何能夠保護患兒氣管,如何確定吸入量以及吸入速度等。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根據對每個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掌握情況進行評估,有意識讓學生進行親自操作,但是需要征得患兒家屬的同意。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帶教老師鼓勵學生進行查閱資料,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并帶領學生進行多種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做實踐操作的參與者,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發現問題,并學會如何評判患兒的麻醉耐受力等等,在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實踐經驗,為臨床喉罩七氟醚吸入在小兒疝氣手術操作打下堅實基礎。
1.3 統計方法
兩組實習生的教學效果以及實習學生對教學滿意度采用SPSS 17.0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出帶教效果比較
實驗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84.62%,對照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實踐操作及格率92.30%,對照組學生實踐操作及格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價
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價,實驗組學生滿意度為92.30%,對照組滿意度為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突破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以臨床實踐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問題為基礎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3]。多向思維教學方法是以發散思維為主要的表現形式,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受點、線、面的限制,發散思維,思維開闊,多方面思考同一個問題,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4-6]。網絡教學是應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實施的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醫院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將喉罩七氟醚吸入在小兒疝氣手術的應用技術在網絡系統中統一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7-8]。討論式教學是以問題為導向,強調問題的提出與討論,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各抒己見,取長補短,相互進步。該文通過對對照組學生進行傳統帶教方法教學,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教學法教學,通過分析兩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臨床實踐能力及格率以及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價,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84.62%,對照組學生理論知識及格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實踐操作及格率92.30%,對照組學生實踐操作及格率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價,實驗組學生滿意度為92.30%,對照組滿意度為76.9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多元化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都發揮重要重要,學生滿意度提高,不僅學生的知識提高,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培養了主動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分工協作、全面考慮、查找相關信息并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多元化教學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很快進入臨床工作中,臨床實踐技能進步飛快,值得臨床實習帶教推廣。
[參考文獻]
[1] 葉潔云,談宇政,李敏梅.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兒疝氣修補手術的臨床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10):193-194.
[2] 徐瑞芬,白寧,郭嬌.多元化教學法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7):2768-2769.
[3] 郭林杰,吳浩,唐承薇.PBL教學方式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0(3):215.
[4] 高婭,王錦帆.醫學教育早期臨床實踐現狀與趨勢[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4(1):72-74.
[5] 徐明鋒,周慧,張秀娟,等.醫學生網絡教學資源使用現狀與分析[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0):938-940.
[6] 唐明富.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醫藥前沿,2016,6(1):106-107.
[7] 田春梅,苑妍新,高瑞英.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3):404.
[8] 劉琉,樊飛.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應用于小兒疝氣手術的臨床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7):128-129.
(收稿日期: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