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艷 李喆 謝世靜 吳爽
[摘要] 在藥學學科教學中,由于學科特性,傳統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較為枯燥,難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氛圍沉悶。而在藥學學科教學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可以將沉悶的專業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提升教學成效。該文從藥學信息化角度著手分析,優化課程設置,創新藥學課程內容,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 藥學學科;信息化教育;化學信息學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157-02
縱觀當前我國高等藥學學科發展來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成為高等院校的重要專業學科。而在當前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廣泛應用在教育事業,促使教育事業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為了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當代藥學學科教育應該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優化教育模式,推動教學改革持續深化,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由此看來,加強藥學學科信息化建設十分重要,可以改善其中的不足,提升藥學學科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 信息化教學的要素
信息化教育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衍生而來的產物,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尤其是在教育事業中應用信息技術,逐漸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型產物,網絡教育、虛擬教育和在線教育,教育信息化逐漸成為主流趨勢。教育信息化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有助于整合教育資源,對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1]。教育信息化在各個領域中應用,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深層次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有助于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滿足信息化教育發展需要。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事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主要是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創新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教育模式,優化教育各個環節,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對于培養信息化人才意義重大。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整合信息資源,優化教育模式,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2 藥學學科的信息化教育
信息學科是一門交叉學科,其中涉及內容較廣,包括生物信息學、醫藥信息學和化學信息學等眾多學科內容,所以無法明確的進行界定,相互促進、相互包容。由于涉及信息量較大,并且分布在多個學科中,所以加強藥學學科信息化教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以自主研發新型藥品,對于我國醫學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將這些內容整合在藥學信息學中,可以更好地滿足新時期藥學的發展[2]。
藥學信息學是藥學領域中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所衍生而來的,其中涉及到眾多的學科知識,包括毒理、藥理和藥物代謝等多種內容。藥學和其他的學科之間聯系較為密切,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創新,能夠同信息科學有機整合在一起,促使藥學信息學內容更加全面,著重培養學生信息挖掘、信息應用和信息開發能力的培養,有助于避免教學過程中內容過于片面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可以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借助生物信息數據庫實現對藥物創新合成和開發;借助藥物設計的計算方法改造大分子,實現生物信息的深層次開發,推動信息產業化發展,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了可以滿足上述目的,需要對現有的課程優化設計,推動教學模式創新。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入微課教學理念,通過多媒體技術整合教學內容,將藥學學科中的重點內容通過一段事先制作的視頻或音頻,將教學內容生動想象的展現在學生學生面前。微課視頻時間不超過10 min,通過微課視頻可以導入新課,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微課可以通過手機、數碼相機、DV等攝像設備拍攝和錄制,或是使用錄屏軟件完成,主要包括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等。
3 信息化教育和藥學課程
藥學學科信息化教育中,應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注重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優化。傳統教學模式較為陳舊,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制性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難以滿足新時期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3]。而在信息化教育下,強調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發揮,積極參與其中,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實現信息意識、信息知識和實踐能力全面培養的目的,與時俱進,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和保障。故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重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的有機整合,摒棄以往理論課程的單一授課模式,賦予課堂教學別樣的趣味性,提升教學有效性。
在課程設計中,優化課程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信息課程
在信息課程教學中,圖書館是最早同信息技術整合的信息科學。在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下,數字化文獻資源逐漸成為主流,開始大范圍的代替傳統紙質期刊,以往的刊物資料逐漸電子化,實現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的雙重整合。堅持電子文獻檢索的主體地位,借助互聯網搜索引擎進行搜索,諸如,百度、Google,CA數據庫檢索,Science Director文獻數據庫檢索[4]。
在生物信息學課程中,在學習中應該在掌握專業的分子生物學基本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信息挖掘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基因組信息學是基礎部分,通過基因組DNA序列分析,可以分析蛋白質和RNA基因編碼區,從而深入挖掘到非編碼區的信息實質。在具體的檢索方法選擇方面,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掌握SRS和Entrez數據庫查詢系統,進行同源分析的基礎上,實現核酸到核酸,核酸到蛋白質,蛋白質到核酸等不同需求同源檢索。此外,還要幫助學生掌握生物信息學日常較為常見的軟件,包括GCG或DNASIS來檢索所需要的信息,在了解編碼蛋白分子特性的同時,還可以檢索到酶切位點[5]。
藥品信息學課程,藥品信息學中涉及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藥品的名稱信息,從藥品的研發到上市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是了解藥品特性的重要信息;政策法規,包括新藥申報、GCP、GSP和GMP等信息;專利信息,則是一種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手段,統一藥品可能會申請多種專利,如果某項專利到期,其他專利并非也到期,對于藥品研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
3.2 藥學課程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課程,通過計算機技術來輔助藥物設計,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優勢,通過生物信息數據庫和化學信息優化藥物設計,可以有效改善以往藥物開發周期長、投資高和成效低的問題,提升我國醫藥開發水平。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其中涉及到化學基本原理和算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藥物設計方法[7]。從信息科學角度來看,其中主要內容是模擬、利用蛋白質三維結構藥物進行藥物設計,以及蛋白質結構計算,借助同源結構預測和識別,可以進一步優化藥物設計過程。
藥物動力學課程,作為一種傳統的醫學領域課程,在新藥品研發活動不斷深化下,有很多不合乎規格的化學藥品是由于分布、代謝和毒性導致。發揮計算機技術優勢建立ADME/Tox模型,實現縮短新藥物的開發周期和降低研發資金的目的[8]。
制藥工藝課程,當前我國的制藥工藝教學內容較為陳舊,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優化車間設計和工藝設計,推動技術創新,實現對制藥工藝的模擬和設計。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藥學學科信息化教育中,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學科教育教學成效,推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創新,提升教學成效。更為關鍵的是,在這樣背景下需要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優化教育模式,推動教學改革持續深化。
[參考文獻]
[1] 徐元杰.醫院藥學一體化職業培訓模式優化及信息化輔助工具研發應用[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2015.
[2] 楊紅艷.關于網絡環境下藥學信息檢索教學改革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31(34):229-230.
[3] 徐勤,楊新平,沈雪松,等.現代教育技術在地方醫學院校藥學教育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 12(28):41-43.
[4] 劉浩,梁穎,卓菊,等.新型藥品檢測實訓中心在高職藥學類專業建立的作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5,27(8):35-36.
[5] 湯琳.我國醫藥信息管理專業代表學校實習情況比較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9):163-164.
[6] 閻芳,韓瑋娜,韋柳婭.基于網絡的醫藥院校化學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設計理念及建構[J].教育教學論壇,2012, 23(26):38-39.
[7] 侯曉麗,程宏.初探信息化技術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0):46-47.
[8] 梁建坤,于凈,翟菲,等.實現基礎課和專業課有機對接的教學改革探討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253-254.
(收稿日期: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