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保軍 宋鑫
[摘要] 目的 探析中醫高等院校應用網絡直播授課的可行性及優劣勢。方法 依托河南中醫藥大學,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對在校教師及學生進行調研,從師生接受程度、授課內容、授課時間以及影響因素等多方面對他們進行基于大學生網絡直播選修課可行性的問卷走訪調查。從分析調查結果和走訪交談中總結出其的優勢和弊端,并提出具有價值的參考建議。結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在高等中醫院校應用網絡直播授課具有一定可行性,教師及學生興趣高、接受度高,該授課方式有著其不可替代的機動性強和便利性強的優勢,但是也因缺少一個完備的網絡直播授課體制、大學生自覺上課的意識和積極性等因素具有一定局限性。結論 高等中醫院校應用網絡直播授課可行性較強,應注意應用的方式和時機。
[關鍵詞] 中醫高等院校教育;網絡直播授課;可行性;局限性;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R-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b)-0137-02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尤其是進入“網絡直播元年”之后,網絡直播在大學生中也逐漸風靡起來,隨之而來的是網絡直播授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也應運而生,不斷地沖擊著傳統教育模式[1]。此種教學方式的靈活性、自由性和直接交互性不斷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其良好效果是不可否認的[2]。但是,網絡直播授課因其諸多的不確定性,仍未納入中醫高等院校的授課體系中。因此,順應時代發展,在中醫高等院校進行網絡直播授課的可行性調研分析尤為重要。該研究針對網絡直播選修課在中醫高等院校廣大師生中進行多方面多層次調研,以期可以對網絡直播授課的可行性以及網絡直播教育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
1 資料與方法
該研究依托河南中醫藥大學進行,使用自擬調查問卷,通過發放問卷和現場訪談的方式對在校教師和學生進行隨機調研。調研問卷分為教師版和學生版兩類。教師版涵蓋調研對象的性別、年齡、教齡和專業等內容,涉及教師對網絡直播授課的了解程度、認可程度、接受程度等幾方面內容,其中包括影響教師網絡直播授課的原因、教師直播授課課程選擇、直播時長以及開展網絡直播授課的限制因素開展網絡直播授課的限制因素。學生版涵蓋調研對象的性別、年級、是否選過網絡課等內容,涉及在校學生對網絡直播授課的了解程度、接納程度等幾方面內容,其中包括網絡直播與網絡錄播的差異性、網絡授課的時長選擇以及選修網絡課程的出發點等內容。
2 結果
該次調研發放問卷770份,回收問卷770份,回收率100.00%,調研對象包含82名教師和688名學生。教師調研中男性占51.22%,女性占48.78%;教齡<5年占41.47%,5~10年占17.07%,>10年占41.46%;曾進行過網絡錄播課的教師僅占19.51%,無進行網絡直播授課的教師;對網絡直播授課持支持態度的教師高達73.17%;48.78%的教師認為對于尚未成熟的新型網絡直播授課應該以選修課為主,43.9%的教師認為無論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都可使用此類教學方式;贊成授課時間為30 min占41.46%,40 min的占46.35%,>60 min的僅占12.2%;82.93%的教師認為缺乏完備的網絡直播授課體制,80.49%的教師認為學生上課的自覺性,68.29%的教師認為缺乏良好的直播平臺,46.34%的教師認為課堂積極性存在影響,36.59%的教師認為直播地點具有不確定性。
學生調研對象中女生占65.41%,男生占34.59%;一年級占55.23%,二年級占20.35%和三年級占20.93%;72.67%的學生選過網絡課,66.28%的學生表示可以接受網絡直播授課,僅0.87%的學生明確反對;79.07%的學生看過網絡直播,70.93%的學生可以接受將網絡直播納入選修課體系;5.52%的學生可以接受直播課可以是必修課,50.29%的學生認為直播課為選修課內容較好,34.01%的學生覺得無論選修課還是必修課都可以接受,只有10.17%的學生表示不接受直播授課;48.4%的同學支持單節上課時長30 min,46.3%支持40 min,僅僅5.3%支持60 min以上;在網絡直播授課的限制因素方面,認為上課時間地點為主要因素占30.23%,課程考核設置方面占22.09%,播放平臺問題占18.6%,師資質量問題占15.12%,其他因素分別占13.95%。
3 討論
調研結果顯示,多數教師和學生認為相對于傳統授課方式來說網絡直播課授課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新穎性,在中醫高等院校應用網絡直播授課完全可行,該教學方式場所不受限制,操作更為簡單。多數人認為網絡直播課授課應以選修課為主,主要由于網絡直播授課剛剛起步,操作經驗不足,可待探索出完整操作體系后,再逐步加深應用。單節授課時間多數人基于視覺疲勞度、直播難度和流量等多種原因,認為40 min以內最為適合。在網絡直播授課的限制因素方面,多數教師認為網絡直播授課體制、學生的自覺行和直播平臺是其主要原因,而學生則多人認為上課時間地點和課程考核才是其主要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快速發展,網絡直播授課作為新興的教育模式不斷地沖擊著人們的視野,給中醫高等教育帶來變革。而教育部鼓勵高等院校制訂在線課程實施標準,并將其納入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鼓勵高等院校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并進行遴選、評比和獎勵,為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提供相應的支持,組織有關專家開展在線開放課程的相關研究[3]。由于中醫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教室的使用方面也逐漸開始變得捉襟見肘,而網絡直播授課地點相對自由,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學生和老師完全可以通過手機、平板和電腦等工具完成教學和交流,可以極大地緩解中醫高等院校中教室缺乏的現象,而且,還可以極大地緩解教師因授課問題的奔波勞累。并且學校教師作為相對固定,容納人數有限,許多學生因此只能放棄一些自己想聽的課程,而對于網絡直播授課來說,稀缺的名師資源和心儀課程變得不再緊張,學生人數完全不受教室限制,不限量的學生可以同時聽課,人人都可以享受有名師資源和心儀課程,雙方實時交流,大大的提升了學習效果,并且充分體會到中醫高等院校的足本教育。再者,網絡直播授課具有錄制功能,可以完整的將授課教師的所有授課環節記錄下來,上傳直播平臺,方便學生反復觀看,加深印象,并且可以讓由于特殊原因缺課的同學完整了解該章節內容。此外,中醫高等院校中很多課程面臨尷尬的局面,比如中藥學、生物化學、解剖學、手術學等等課程多教學實物因過于笨重無法搬至教學現場,或者可以帶至教學現場,卻因距離問題,只有前排同學可以模糊觀察,網絡直播授課卻可以將授課場景轉至實驗室、藥園和手術室等更加直觀的場所,讓同學們可以更為直觀、細致地觀看一個標本、一組實驗和一場手術,這樣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所以網絡直播課堂正在構建一個理想的教學環境,保障了每位學員聽課的權利、細致度和完整性,并以其高效性、靈活性、高性價比等優勢越來越被廣大師生接受,而且在中醫高等院校的應用也變得可行,而且迫在眉睫。
目前,網絡直播授課作為一種新興產物,了解的人群較少,支持力度也必然減少,至今仍沒有一個完善的網絡直播平臺支持直播授課。但在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方面的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隨著應用的不斷加深,完備的網絡直播平臺和相應的監管力度也會隨之相繼建立。對于目前網絡直播課師資隊伍的缺乏問題,則需要學校集中優勢教師,選拔出講課生動并適應網絡直播授課的教師,并且同時配備相應的網絡監管教師,管理網絡直播課公眾平臺,分析和統計相關課程數據,對網絡直播授課做好后勤支持。在相對較難掌控的學生出勤率和聽課文明程度問題上,則可通過學生必須實名制注冊、學號登錄的方式解決,若直播授課過程中出現違規問題或缺勤,校方也可以鎖定式追查相應處罰。
4 結語
網絡直播授課在中醫高等院校的應用變得越來越迫在眉睫,而且也切實可行,但是仍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我們相信基于其多樣性、靈活性和生動性,也會更加符合時代的潮流,也為傳統的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王玉珍,常玲.談網絡教學的功能及優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2(3):105.
[2] 任莉莉.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的新型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7,21(3):110.
[3] 王旻,王欣宇,鄒永波,等.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授課方法在外科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7):1229-1230.
(收稿日期: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