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敏 李賀楠
[摘要] 目的 探究對ICU患者應用6S護理管理對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方法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該院ICU科室患者74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3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6S護理管理,對比兩組患者差錯事故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0.00%顯著少于對照組13.51%(P<0.05);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94.59%顯著高于對照組72.97%(P<0.05);實驗組患者的精神狀態、生理健康及整體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ICU中應用6S護理管理取得的護理效果顯著,有效降低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率,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 6S護理管理;ICU;差錯事故;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a)-0026-02
ICU收治的患者病情較重,發病危急。同時ICU也為醫院重要的組成部門,也是重患者治療和搶救的重要場所。其科室特點為專業性較強,工作量較大,因此在治療和護理中承擔的風險和投訴事件也較多。另一方面,護理人員由于工作較復雜且承受的壓力大,極易導致護理工作出現各種差錯和事故,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ICU相對于醫院其他各科室而言風險率較高,糾紛較多,因此應采用完整的護理理論和熟練的技術體系對治療和護理進行支持[1]。從而滿足患者對護理的基本需要,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從而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快速康復。6S護理管理能夠全面地將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完善,有效地緩解護患關系。該次選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ICU患者應用6S護理管理法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ICU科室患者74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37例。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11~68歲,平均年齡(39.02±1.14)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12~70歲,平均年齡(40.13±1.35)歲。對比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6S護理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護理整理 對ICU的物品管理進行嚴格的管理,患者在科室治療期間禁止家屬陪護和探視。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應定時地進行巡視,并加強夜間的巡視工作。對ICU的護理人員加強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制定完善、詳細、安全的操作流程,完善科室各項護理制度,健全管理責任制。并且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工作,執行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2]。
1.2.2 護理整頓 將科室的物品器械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并進行嚴格專人管理,同時在科室的合適位置做好環境的標示和警示[3]。對于相關物品的擺放應嚴格管理,避免使用時找不到。對于術后為蘇醒的患者應嚴格遵守護理流程和業務操作規范,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避免任何細微差錯的發生,減少對患者的傷害。
1.2.3 護理清掃 保證科室衛生無死角,應定期做好清潔和消毒的工作,避免患者感染的發生。在為患者進行日常護理時,應避免病原菌感染和醫源性感染對患者病情的傷害,保證護理工作時刻有效,患者在護理中發生任何護理問題應及時給予解決,并分析原因和總結,避免下次再次出現。
1.2.4 護理清潔 首先將清潔工作做好計劃,并將此工作落實的專人負責,應定期定時的管理。同時護理人員應做好互相的監督工作,使清潔更加的細致、完善,保證ICU的清潔。避免細菌的滋生,從而避免使患者發生感染。
1.2.5 護理素養 加強護理人員的工作素養和能力,可通過科室學習和醫院培訓實現。對其組織科室人員的技術培訓和知識培訓,對患者的疾病保持最高的重視,以自身專業的素養使患者的病情穩定。從而形成完整的指控管理體系,如護士長監控—護理組長檢查—護士自控,從而減少科室醫療糾紛,提高對患者的護理質量。
1.2.6 護理安全 確保搶救物品、藥品的齊全,保證搶救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避免護理差錯的發生。完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控制標準,使護理工作能夠更加完善、全面、精細。在持續的護理改進和分級質控中,使護理人員能夠更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積極工作意識增強,顯著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使護理質量能夠達到最高標準。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差錯事故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
1.4 統計方法
選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核對,選取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進行檢驗,選取[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成效,見表1。
對比兩組患者精神、生理及整體護理情況,詳見表2。
3 討論
ICU的患者病情種類較多且病情復雜,主要針對治療危重患者。而在治療多數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極易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使患者預后效果降低。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創新,各種形式護理管理應用于的護理工作,以此來使護理更加全面和完善,從而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使患者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從而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6S護理管理的應用于ICU患者的護理實踐中,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使6S教育培訓深入到護理工作中,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使消毒隔離更加嚴謹和完善,使護理環境干凈、整潔,同時使科室內物品、藥品管理安全等指標均有顯著的改善。6S護理管理的實施,顯著減少了ICU護理差錯和護患糾紛的發生,避免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此外,此管理的應用,顯著縮短患者住院治療的時間,促進患者快速的康復,從而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4]。6S管理的應用,其主要的價值是在患者治療期間為患者營造一個滿意、舒適的護理環境,使患者在整個護理工作中能夠以最佳的狀態來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6S護理管理應用ICU的效果顯著,改善患者住院期間的治療環境和生活質量,使患者的治療時間明顯的減少,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能夠盡早恢復精神狀態,保證良好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以使自身盡快康復[5]。
通過該次研究觀察實驗組患者的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0.00%顯著少于對照組13.51%(P<0.05);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94.59%顯著高于對照組72.97%(P<0.05);實驗組患者的精神狀態、生理健康及整體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ICU患者的護理管理中應用6S管理法取得的護理效果顯著,顯著減少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生,減少護患糾紛,提高患者對護理和治療的滿意度,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秋霞,陳青.6S管理法在心臟專科手術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8(2中旬刊):166-168.
[2] 韓愛云,王秀蓮,官莉.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23(36):190-192.
[3] 王艷菊,陳嘉,胡如艷.6S管理理念結合品管工具在ICU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7):88-90.
[4] 段松玲,周麗莎,王繼紅.6S管理模式在內分泌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5):200-201.
[5] 王錦佳,謝寶緣,郭萍.6S管理聯合PDCA循環在病區醫療護理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9):80-82.
(收稿日期: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