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州 夏啟鑫 曾繁榮 肖娟 翟立紅
[摘要] 目的 資料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態度以及消費意愿。方法 采用問卷星軟件設計調查問卷隨機選取157名襄陽市消費者進行調查并統計分析結果。結果73.25%的消費者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51.59%的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購買會謹慎對比和選擇;94.27%的消費者認為轉基因食品應該進行標識;僅14.65%的消費者支持轉基因的長久發展。結論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已經引起了襄陽市消費者的注意,但是當地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持謹慎和消極的態度。
[關鍵詞] 轉基因食品;消費者;認知態度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a)-0192-02
轉基因技術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并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自1983的轉基因煙草至今,轉基因技術發展已存在三十多年,應用領域涵蓋到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1]。以轉基因生物(GM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隨著人口的迅猛增加和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轉基因生物具有傳統生物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抗除草劑、抗病蟲害、高產、耐儲藏等。然而,從1995年轉基因食品及其食品添加劑商品化發展至今,缺乏嚴謹科學的論證分析,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備受爭議[2-3]。該文以襄陽市為例,調查了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態度和消費意愿,進而為今后轉基因食品的發展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1 問卷設計和樣本
調查問卷主要針對襄陽市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態度、標識態度和消費態度。問卷共設置12個問題:性別;職業;學歷;年齡;您是否聽說過轉基因食品;您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是什么;總的來說,你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您是否擔心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您是否有注意過轉基因標識;購買商品時,若看到轉基因標識,你會購買嗎;您覺得購買的商品,商家是否應該標識商品為轉基因或者非轉基因;您是否支持轉基因食品的長久發展。
調查問卷的填寫方式通過調查分析平臺問卷星進行,在問卷星上對調查問卷進行編輯,發送鏈接至網絡平臺(例如:微信和QQ),最后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最終分析的有效問卷為157份,包括襄陽市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被訪者的基本情況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男性69人,占43.95%,女性88人,占56.05%;受訪者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2人,占1.27%;中學39人,占24.84;大學及以上116人,占73.89%;就受訪者的年齡段來看,30歲以下,30~50歲和50歲以上各占57.32%,38.22%和4.46%;受訪者從事的職業(政府、教育/研究、企業、自營、家庭主婦和其他)來看,其來自各行各業,基本反映了襄陽市消費者的情況。
2.2 對轉基因食品認知度的統計分析
在157名被調查者中,94.9%的人聽說過轉基因食品,僅有5.1%的人沒有聽說過,說明現代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絕大多數消費者聽說過轉基因食品。而從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來看,僅有7.01%的受訪者對轉基因食品非常了解,54.78%的人一般了解,31.21%的受訪者不太了解,7.01%的受訪者不了解,說明轉基因食品在消費者群體中的科普工作還需要繼續加強,要讓消費者了解什么是轉基因食品。
2.3 對轉基因食品擔心和購買意愿
在所有的受訪者中,大部分人(73.25%)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表示擔心,11.46%的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沒有概念,而15.29%的人不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在是否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問題上,13.38%的消費者對已經推廣的轉基因食品表示認同,21.02%的受訪者認為吃不吃無所謂,54.78%的消費者盡量不吃轉基因食品,而10.83%的受訪者對轉基因食品堅決抵制,說明大部分消費者在可選擇的情況下更愿意選擇非轉基因食品。
2.4 對轉基因食品標識和長久發展的態度
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進行標識也是公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32.48%的消費者注意過轉基因的標識,33.12%的消費者偶爾注意轉基因標識,34.39%的消費者沒有注意過轉基因標識;雖然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并不是非常注意轉基因標識,然而,64.33%的人認為應該在醒目位置標識,29.94%的人認為需要標識,僅有5.73%的人認為無所謂,沒有人認為轉基因食品不用標識;在受訪者中,若購買商品時看到轉基因標識,25.48%的人堅決不會購買,51.59%的人會謹慎對比和選擇,19.75%的人認為無關緊要,3.18%的人會放心購買,說明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和消費者的選擇還是有很大關聯的;從襄陽市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長久發展的態度來看,40.76%的消費者反對轉基因食品的長久發展,僅有14.65%的人支持轉基因食品的長久發展,說明襄陽市消費者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上存在很大的擔憂。
3 討論
3.1 轉基因食品科普工作任重而道遠
當今社會處于互聯網信息化時代,而該次的調查方式采用了網絡調查問卷形式,即被調查對象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接觸到互聯網信息。在該次調查中,37.22%的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水平處于不太了解或者不了解的。據筆者了解,對網絡覆蓋率較低的偏遠農村,其對轉基因的科普認知率更低,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方面的知識與意識也較薄弱[4]。正是由于目前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缺乏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選擇。從購買意愿上,可以看到襄陽市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為13.38%,大部分受訪者者不愿意接受轉基因食品,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持謹慎態度,一定程度上與相關部門的宣傳科普有關,如今網絡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同時存在各種媒體的報道參差不齊,部分媒體及公眾輿論危言聳聽,造謠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而對轉基因食品了解不深入的消費者偏聽偏信,造成了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擔憂和反對[5]。有關部門的科普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一方面需要比較權威部門進行大范圍的科普宣傳,使消費者理性對待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食品,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媒體監管,對關于轉基因食品的不實報道要加強監管,避免虛假的信息對消費者的誤導[6]。
3.2 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制度需要完善
該次調查中,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僅32.48%的被調查者關注到此標識,大部分消費者對此不夠關注。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制度并不知曉[4],另一方面,在轉基因食品商業化的發展中,許多商家為了規避轉基因標識,在標識中多采用模糊標識或者不標識,而國家對此并沒有嚴格監管。商家的模糊標識或者不標識會造成消費者認為商家不尊重其知情權,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誤解。因此,我國在轉基因食品管理方面,應該加強轉基因食品的立法,嚴格執法,嚴格監管轉基因食品的商業化發展,正確的對轉基因食品標識,方可有利于轉基因食品今后的持續發展[7-8]。
[參考文獻]
[1] 楊劍,何英姿,王敏,等.廣西公眾對轉基因食品認識的調查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2(36):306-311.
[2] 鄭凱蕓,肖毅超,高王佳,等.成都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狀況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3):12966-12968.
[3] 王玉清,薛達元.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態度的調查與分析[J].環境保護,2005(3):46-51.
[4] 馮菁楠,郭丹,程景民.山西省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與行為的調查與分析[J].食品工程,2015(4):11-14.
[5] 柏忠玲.不同年齡段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程度的調查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6):3-4.
[6] 黃俊明,李文立,羅會明,等.廣州地區居民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調查[J].華南預防醫學,2008(2):20-25.
[7] 沈娟,顏明,田子華,等.南京市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程度的調查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18):10909-10912,10914.
[8] 張芯蜜,劉小俠,鄧敏達.我國公眾對轉基因食品認知的調查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4(20):6783-6786.
(收稿日期: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