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新
[摘要] 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分布點多、面廣,藥品需求量大,加強藥品流通管理對保證廣大農村地區用藥安全至關重要。藥品采購與使用是藥品流通的重要環節,也是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監管的關鍵和重點。文章就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流程管理與使用現狀進行研究,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旨在為優化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與使用流程、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提供依據參考。
[關鍵詞] 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使用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a)-0051-02
基層醫療機構指為基層群眾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衛生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是現階段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主力軍。藥品采購與配送是藥物流通的起始環節,保證其運行流暢是實現醫療機構持續提供藥品服務的重要前提;藥品使用是藥品流通的終端環節,與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建立嚴格的藥品使用質量管理體系以保證用藥科學與準確是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藥品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1]。近年,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全面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保基本、強基層”的民生改革思路受到重視并開始得到貫徹落實。在這一背景下,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與使用管理,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提供合理、安全、經濟、有效的藥物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基本藥物概述
基本藥物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收錄的能夠公平獲得的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的藥品,具有安全、有效、廉價、必需的特點。2009年,我國公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衛生部令第69號,現已廢止),標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開始在基層醫療機構正式并廣泛實施,在保證基層民眾基本用藥需求、保障基層民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維護人民健康、促進和改善民生、體現社會公平、推動衛生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2 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管理
2.1 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現狀
現階段,隨著基本藥物制度的落實和電子科技技術的延伸與推廣,電子采購平臺研發并逐漸投入使用于藥物采購流程中,目前已經成為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品采購和藥品管理部門藥品監管的重要途徑與工具[3]。盡管如此,現階段基層醫療機構藥物采購與城市地區相比仍存在差異,主要表現為采購量低、采購品種數少,采購額也較低,這是由基層醫療機構功能定位與服務量所決定的。同時,基層醫療機構藥物采購規范性方面也存在不足,特別是鄉村衛生室,表現為政策執行依從不良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基層醫療機構藥物流通與用藥安全。
2.2 基本藥物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供應機制有待完善。現階段,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供應已形成較為規范的流程,相關政策也較為健全,但仍有部分文件的指導性和實際可操作性不強,特別是一些涉及多方利益的條目,存在避重就輕問題,例如有些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存在配送不及時或不配送的問題,難以通過政策控管得以完全解決。
②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存在中標死的問題,不利于藥品供應保障。現階段,基層醫療機構主要采用統一集中采購的方式進購基本藥物,能有效降低基本藥物中標價格,但在這種情況下,易出現最低價中標企業成本倒掛,不能供貨現象,不履行供貨合同,特別是婦、兒、急搶救類藥品。另外,獨家品種藥物缺少市場競爭,在招標過程中通常走單獨定價路線,價格維護能力強,因此上市后普遍存在價格堅挺、不降價的問題,基層醫療機構采購此類藥品支出大,患者購買此類藥品花費相對多,負擔均較重。此外,獨家品種有時也會出現棄標情況,影響基本藥品采購供應,不利于基層醫療機構持續藥品服務。
③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存在盲目現象。主要表現為采購部門未根據機構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采購計劃,或不嚴格遵守已經制定的藥品采購計劃,經驗性或習慣性進購藥品導致采購過早或滯后,前者造成藥品擠壓,不利于醫療資源合理分配,易導致過期浪費;后者造成藥品脫銷,供應不足,影響患者用藥。
④藥品采購管理流于形式。主要表現為部分醫療機構略過書面請購環節,僅口頭確定藥品采購相關事宜,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內部控制與管理的困難度。負責采購關鍵環節的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對內部控制基本要求了解不足,會直接降低藥品采購風險控制效果;部分機構亦無專門的藥品驗收人員,藥品采購與驗收往往都由一個部門完成,可確認藥品數量,但難保藥品質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3 優化基本藥物采購流程的意見建議
①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供應機制,進一步規范藥品采購供應流程,明確政策細節,提高相關文件指導性與可行性,使藥品采購流程政策管控做到有章可依、有據可循。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累積優化。同時,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目錄,劑型、品規等相關要求具體細化,完善遴選增補機制。
②規范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交易市場,進一步規范集中統一采購流程,使之標準化,防止惡意競爭或惡性獲利。同時,充分發揮市場靈活性,加強市場競爭機制的調控作用,規范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及配套措施,加強中標企業基本藥物生產、供應環節管理,保證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進購質優價廉。
③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合理性。采購部門根據相關規定,綜合考慮醫院藥品需求、采購計劃與實際用量比、藥品價格等因素,科學制定藥品采購計劃,加強監管,嚴格遵照采購計劃,以書面形式提出請購申請,獲批后方可實施藥品采購,以保證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庫存適量,既避免脫銷又防止堆積。
④進一步加強藥品采購管理。藥品請購、審批部門認真履行職責,避免管理脫節或跨部門執行管理現象;加強藥品采購驗收工作,制定并落實藥品驗收管理制度,設專職專員進行藥品檢驗與收入,不由藥品請購、采購人員擔任,既核查數量,又驗收質量,并做好驗收報告。
3 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管理
3.1 基本藥物使用現狀
我國農村居民人口多、數量大,是藥品使用最大群體,基層醫療機構作為供應農村居民藥品使用的主要渠道,其藥品使用管理情況直接關系廣大農村居民的用藥安全。實踐中發現,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較綜合性醫療機構相比較為薄弱,藥品質量、違規事件等問題較為突出,有待優化與完善。
3.2 基本藥物使用管理存在的問題
①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統計數據顯示,鄉鎮級以下基層醫療機構藥房從業人員超過80%為非藥學專業人員,且素質相對較低,存在藥學專業知識掌握不足、重醫輕藥、法規觀點淡薄、業務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基本藥品使用管理,同時也增加了基本藥品使用的安全隱患[4]。
②藥品庫房管理不足。受場地、規模、資源等因素限制,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庫房管理同綜合性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衛生條件、設施等方面普遍存在問題,如藥品零拆混亂、分類擺放不合理、藥品架灰塵較多等。另外,部分藥品依據性能需要使用涼庫、冷庫,不規范的藥品存放影響安全使用。
③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無證行醫售藥問題,即人員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而于基層醫療機構中單獨開展診療活動。有數據統計顯示,無證衛生室占已注冊衛生室總數近20%,是造成醫療事故的重要隱患,威脅基層群眾用藥安全[5]。
④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有待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存在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重視度不夠、缺乏積極性的問題,存在不能及時上報不良反應,甚至瞞報、謊報的現象,影響藥品監管及臨床用藥的優化與改進。
3.3 加強基本藥物使用管理的對策措施
①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品從業人員任職與專業培訓,提高藥劑隊伍整體素質。特別要重視基層醫療機構藥劑人員的繼續藥學教育,同時加強法律知識學習與職業態度培養,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基層醫療機構中進一步貫徹《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統籌藥品使用各環節,加強藥品使用監管,不斷提高藥品使用管理水平。在藥品存儲、養護、調劑3個環節中制定并落實管理標準及要求,全面提高藥品存放與使用規范性。
③加強執法,全面提高藥品使用管理水平。督促醫療機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藥品存儲與養護條件,保證藥品質量穩定與使用安全。把好藥品銷售關,嚴格依法查處、打擊基層醫療機構中不憑處方開藥、購藥的行為。
④暢通信息反映機制,加強藥品使用后跟蹤監管,采取管理與鼓勵并行的機制調動藥學人員發現、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的積極性,嚴肅懲處任何形式的不良反應謊報、瞞報問題,切實把握好藥品使用安全關。
4 結語
綜上所述,藥品采購與使用是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的重要環節,也是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監管的關鍵和重點。為保證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使用合理規范,要進一步嚴格按照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與相關要求不斷優化和科學調整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與使用環節,以促進基層基本藥品使用合理化發展及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亞楠,李琛,蔡毅,等.湖北省縣、鄉級公立醫療機構藥物采購和配送現狀研究[J].中國藥房,2018,29(11):1462-1466.
[2] 但陳華.基層農合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N].中國審計報,2018-01-29.
[3] 蔡文芳,楊才君,李宗杰,等.陜西省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短缺現狀、造成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藥事,2017,31(12):1426-1433.
[4] 蔣程序,金浪,黃有霖.我國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7):168-169.
[5] 高力軍,吳群紅.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特征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2):2720-2726.
(收稿日期: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