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摘要] 目的 為科學管理蘇州工業園區免疫規劃工作提供依據和思路。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對蘇州工業園區免疫規劃現狀展開研究,分析其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結果 蘇州工業園區免疫規劃工作既有覆蓋面廣、可及性強,信息化管理初具成效,媒體宣傳多樣化的優勢因素,也存在人員配置不足、規范化門診建設水平仍需提高的劣勢因素;既有政策支持、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創優評級帶來的機會因素,又面臨流動人口持續增長、信任危機和免疫糾紛以及疫苗短缺等威脅因素。結論 制定最佳發展策略,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把握機會、規避威脅,以提高轄區免疫規劃工作水平。
[關鍵詞] 免疫規劃;SWOT分析;優勢;機會;策略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b)-0049-02
SWOT分析法,是美國哈佛商學院企業戰略決策教授提出的,是一種最初用于企業內外部競爭態勢的分析方法。SWOT分別代表: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遇)、threats(威脅)。優勢,指該企業所具備的能力和資本;劣勢,指該企業弱于同行企業的能力和資本;機會,指有利于該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各項外部條件;威脅,指不利于該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條件。SWOT分析方法現已發展為通過系統分析內外部環境因素,制定管理策略的常用方法。免疫規劃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預防接種項目的具體表現形式。為全面了解蘇州工業園區免疫規劃工作現狀,更好服務轄區居民,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把握機會、規避威脅,制定最佳發展策略,以提高轄區免疫規劃工作水平。
1 對象與方法
蘇州工業園區轄區常住人口數約128萬,現設32個免疫規劃預防接種門診,主要服務對象和內容為0~7歲兒童的預防接種、在特殊人群和重點人群內開展的成人接種以及集體單位人群的應急免疫接種。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免疫規劃工作進行系統分析。
2 結果
2.1 優勢Strengths
2.1.1 全覆蓋、可及性 蘇州工業園區現有32個免疫規劃接種門診,主要設置在鄰里中心和大型居民區內,覆蓋全區所有街道,較大程度上方便了周邊的居民,為園區居民提供安全、規范、高效、全覆蓋的免疫規劃服務。
2.1.2 信息化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免疫規劃進入信息化管理的時代。先后使用了接種信息系統、生物制品進銷存信息系統、冷鏈監測信息系統等。為接種信息存儲、檢索和統計分析、疫苗出入庫信息和儲存溫度監測信息等提供數據支持,也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和規范化管理程度。2012年起,陸續升級成的幾個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還實現了網絡預約、優先取號、叫號、接種全過程監控、刷卡留觀等延伸性功能。
2.1.3 媒體宣傳多樣性 傳統的形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免疫規劃知識獲取的需求。2014年,園區以新生兒父母為對象、預防接種和疫苗相關知識為內容,開展 “家長學堂”活動,以此在接種前即建立起的良好溝通和信任感,減少因不必要的誤解造成醫方和接種方的矛盾。除此,運用疾防中心公眾號進行信息推送、微信有獎知識問答等活動,全方位、多媒體普及預防接種相關知識。
2.2 劣勢Weaknesses
2.2.1 人員配置不足 園區免疫規劃工作,主要是由縣、鄉、村三級衛生組織機構協作完成,鄉級、村級普遍存在人員配置不足。經現場督導時統計,平均4人/接種門診日(要求至少6人/接種門診日)。工作人員定編難、配置不足、隨之帶來的崗位不固定、工作量與收入不成正比等,造成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留不住人,嚴重阻礙免疫規劃工作深入開展[1]。
2.2.2 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仍有待提高 園區80%的門診建設于2012年前,其總面積多為40~80 m2(2005年版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總面積至少為40 m2),已經跟不上新形勢的要求(《省衛生計生委關于規范設置預防接種單位的指導意見》2017年:總面積至少110 m2)。一室多用、面積偏小、接種門診日人多擁擠、功能區域分區不合理,流程欠規范成為預防接種門診建設的主要問題。
2.3 機會Opportunities
2.3.1 政策支持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對“預防接種制度”和“預防接種證制度”有了明確的規定。2008年《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開始實施。山東疫苗事件后,國務院于2016年對《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進行修改。同年,《預防接種工作規范》改版。所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都為預防接種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和程序化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為免疫規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3.2 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 疫苗接種工作在本區已開展了二十多年,人們早已接受并認可這項工作。從針對兒童開展的常規免疫規劃,到現如今在特殊人群、重點人群內開展的成人乙肝疫苗接種、育齡婦女的風疹疫苗接種等,均體現了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以及對免疫規劃需求的擴大。
2.3.3 開展創優評級工作 參考市免疫規劃工作要點,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和各年工作側重,園區疾防中心于每年年初,對考核評分標準進行修訂,如今已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考核制度。通過考評,一方面,全面了解工業園區免疫規劃工作情況和實施效果,發現并逐步解決部分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可引起地方政府和接種單位領導重視,爭取更多支持,并建立與其他相關工作條線溝通協調的路徑。
2.4 威脅Threats
2.4.1 流動人口持續增長 園區,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新型城區,不可避免帶來人口持續增長,2017年底蘇州市公安局統計,園區流動人口占比約60.03%,比去年同期又上升了2個百分點。流動兒童的流動性,家長主動接受服務的意識不強[2],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是其接種漏種和不及時的主要原因,制約著該區免疫規劃工作的深入開展。
2.4.2 信任危機和免疫糾紛 “山東省問題疫苗事件”后,人們對免疫規劃工作的接受度和信任度有所下降、對接種后引起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耐受性低,再加上某些媒體不客觀的報導,一度影響著免疫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3]。與此同時,兒童家長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卻在不斷提高,通過政府網站和網絡論壇發出的投訴逐年增多,這對免疫規劃工作無疑是個巨大挑戰。
2.4.3 疫苗短缺 隨著國家對疫苗管控力度加大,疫苗生產、檢驗、審批、采購、供應、配送的流程更趨規范,但隨之帶來供苗周期延長的弊端。除此,二胎政策放開,適齡兒童增加,也是造成疫苗相對供給不足的原因之一。
3 討論
3.1 SO策略:發揮內部優勢,抓住外部機會
為確保基層免疫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積極利用政策支持,加強與轄區街道以及社工委的溝通與聯系,爭取更多的社會力量,打造良好的社會關系網。借助全民意識提高的契機,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宣傳活動,引導其正確認知。抓住創優評級的機會,進一步建設信息化平臺,如與幼兒園、學校共建的查驗接種證平臺,為兒童預防接種全流程數據采集和服務質量控制打基礎。
3.2 ST策略:依靠內部優勢,抵消外部威脅
依靠與轄區社工委、民眾聯絡站緊密相聯的地理優勢,有利于及時獲取外來適齡兒童流動信息。同時開展多樣化的、具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4],尤其是方便流動人口接收的方式,如微信推送、開設流動宣傳咨詢臺等。免疫規劃知識的普及,不僅需要專業人員的積極宣傳,還需要新聞媒體正面、客觀、科學的引導,減少由此帶來的不必要的免疫糾紛。針對疫苗短缺,采取加大網絡信息傳遞,科學預測疫苗供需情況,加快各級審核流程,最終達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3.3 WO策略:克服內部劣勢,利用外部機會
借助政策支持、創優評級和全民健康意識提高的契機,爭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和社會團體的幫助、加大資金和人員投入,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5]。除此,根據轄區人口年齡結構的分布特點,新建或撤并接種單位,并針對性設立不同等級要求的規范化門診,達到優化組合、資源共享、提高利用率的目的。
3.4 WT策略:減少內部劣勢,回避外部威脅
因人員配置不足,造成基層免疫規劃人員工作量大,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不強,接種前預檢及告知義務落實不到位等,是引起免疫糾紛的原因之一。①應在政策指向與政府專項撥款中向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傾斜,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福利待遇;②嚴格免疫規劃工作人員的準入機制,建立培訓制度,加強日常學習,包括最新政策、規范解讀,風險溝通技術,減少免疫糾紛,以嚴謹、科學的態度給受種者提供規范化、專業化服務。③合理開展商業保險補償機制,解決單純因接種疫苗引起的異常反應造成的免疫糾紛。
通過對蘇州工業園區免疫規劃工作現狀的SWOT分析,研究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策略:①爭取政府對免疫規劃工作的更多支持,包括房屋、人員、經費投入;②建立有效的考評和激勵機制,提高領導對工作的重視以及基層人員工作積極性;③進一步完善免疫規劃相關信息管理系統;④建立一支業務過硬且責任心強的基層工作人員隊伍;⑤以多樣化的宣傳形式普及免疫規劃知識,以及新聞媒體給予正面的宣傳輿論導向。
[參考文獻]
[1] 周立山,李玲,李繼南,等.武清區預防接種門診人力資源現況分析[J].醫學信息,2017,30(9):41-43.
[2] 惠亞鵬,吳小娜.流動兒童麻疹疫苗接種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3):343.
[3] 張英潔.媒體報道乙型肝炎疫苗導致嬰兒死亡事件后中國家長對預防接種的信心下降[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7, 51(6):518.
[4] 鄭曉艷.探討免疫規劃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實施及其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3):225.
[5] 周洋,何寒青,鄧璇,等.浙江省免疫規劃實際成本與合理成本比較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8,37(1):86-89.
(收稿日期: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