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 目的 對消毒供應中心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管理措施。方法 對2016年4月—2017年4月該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針對性提出管理措施,將措施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就應用前后1年間消毒供應中心的18項工作質量指標合格率進行對比,同時發放110份問卷,開展各科室滿意度調查。結果 應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措施后,質量合格率達到100.00%,遠超應用前的66.67%(P<0.05);應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措施后,各科室滿意度達到97.27%,遠超應用前的80.91%(P<0.05)。結論 消毒供應中心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但通過安全隱患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改善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使各科室滿意度上升。
[關鍵詞] 消毒供應中心;安全隱患;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c)-0038-02
消毒供應中心負責全院各類醫療器械、用具的消毒與供應工作,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也是保證患者安全的重要環節,一旦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出現任何差錯,都可能造成院內感染等風險事件的發生。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管理尤為重要,我院消毒供應中心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狠抓質量的理念,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收發、存儲、清洗、消毒、滅菌等工作進行嚴格管理,但由于人為操作中仍存在誤差,也給消毒供應工作帶來了安全隱患[1]。該文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就消毒供應中心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研究,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管理,且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進行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消毒供應中心共有工作人員15名,其中2名為男性,13名為女性,年齡在22~5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56±5.77)歲,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5名,護士3名,消毒員2名;本科2名,大專7名,中專5名,初中1名。
1.2 方法
對以往消毒供應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設備儀器管理、從業人員職業素養、消毒工作質量及消毒用品質量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安全隱患進行總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就應用前后1年間消毒供應中心的18項工作質量指標合格率進行對比,同時發放110份問卷,開展各科室滿意度調查。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應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措施后,質量合格率達到100.00%,遠超應用前的66.67%(P<0.05);應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措施后,各科室滿意度達到97.27%,遠超應用前的80.91%(P<0.05),詳見表1。
3 討論
3.1 消毒供應中心安全隱患分析
3.1.1 儀器設備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最為重要的儀器設備就是高壓蒸汽滅菌設備,在日常管理中如果沒有對此類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護等,很有可能導致故障而在使用時影響其安全運行。另外,儀器設備都存在使用年限問題,需要及時核查并更換,避免在使用中出現機器老化產生的安全事故[2]。
3.1.2 從業人員職業素質 消毒供應中心從業人員對其工作未能引起重視,對工作中的相關規章制度未能完全執行與落實,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有意或無意的流程簡化情況,這使得消毒工作的質量有所下降。另外,從業人員整體上素質偏低,學歷及相關工作經驗參差不齊,對于操作技術要求的理解與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在工作中操作能力較低。還有部分從業人員對于自身工作沒有積極性,以應付了事的心態工作,沒有積極接受新技術、新思想,導致工作懈怠沒有效率,工作中往往存在偏差,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3]。
3.1.3 消毒物品質量因素 由于從業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的簡化與不規范,導致污漬、血漬及銹漬等清潔不徹底,仍有殘留。清潔工作完成后封裝時出現遺漏,或未按要求封裝,或標識不規范不清晰。物品存放中未執行相關規章制度,導致擺放不合理,未能及時核查物品有效期,導致器具超期使用。滅菌過程中溫度壓力不達標,冷空氣排出不盡及對滅菌物品的監測不嚴格,容易造成消毒不徹底[4]。
3.1.4 工作質量管理因素 消毒供應中心沒有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在工作管理中較為松散,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及考核等不夠重視,對于交叉感染的相關預防措施及預案不完善等。
3.1.5 職業風險因素 消毒供應中心是全院各類器具較為集中的地方,從業人員的暴露風險較高,容易發生銳器刺傷、液體感染等風險事件,對從業人員的身體造成傷害[5]。
3.1.6 臨床溝通因素 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主要是供應臨床中使用的無菌器具等,但由于消毒供應中心相對獨立,往往很少與臨床科室進行溝通,未能了解臨床需求,使得供給與需求出現偏差。另外,部分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可能態度較差,導致與臨床科室發生不必要的矛盾,致使各科室滿意度下降,進入惡性循環。
3.2 安全管理措施
3.2.1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根據消毒供應中心特點,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制定科學化、標準化及流程化的的管理細則,將個人崗位從業人員的責任進行細化,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對從業人員進行管理。建立完善制度后,對從業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傳達精神,務必使每位從業人員對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完全掌握,可以采用定期抽查或突擊檢查的方式對從業人員進行考核,對于存在風險或一定技術含量的操作,可以指派專人負責,并建立保養檔案[6]。
3.2.2 加強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培訓 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培訓,將所有從業人員集中組織起來,以研討的形式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開展座談會,引導從業人員交流相關經驗心得,可以邀請其他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較為優秀的從業人員來院進行交流學習,并將先進經驗進行分享。同時,向從業人員普及相關法律法規,使其明確自身責任,使其樹立起“一切為臨床服務”的工作理念,從而端正工作態度,積極投入工作,發揮最大工作效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