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妹
[摘要] 無償獻血是自愿將自身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獻血者不向采血單位和獻血者單位領取任何報酬的行為。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使病員解除病痛甚至搶救他們的生命,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一直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血液不能人工合成與復制,必須要靠社會各界人事的支持、理解、愛心捐獻。該文將對無償獻血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誘發原因加以探討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以期待全面改革當前工作弊端,從而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 無償獻血;血液不足;血液安全;采血服務;臨床用血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a)-0175-02
[Abstract] The unpaid blood donation is a voluntary self-dedication to the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and the blood donors do not receive any rewards from the blood collection unit and the blood donor unit. Unpaid blood donation is a lofty act of selfless dedication, saving the wounded and dying, so that the sick can relieve their pain and even save their lives. The value cannot be measured by money, 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Blood cannot be artificially synthesized and replicated, and it must rely on the support, understanding, and love donation of personne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work, and propos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look forward to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current work defects, thus promoting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work.
[Key words] Unpaid blood donation; Insufficient blood; Blood safety; Collecting blood serdce; Clinical use
近年來,無償獻血工作在全國都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血液供應緊張的問題,但是從實際開展情況仍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城管,交通等社會部門的支持、理解與溝通,社會各界人士對無償獻血的諸多疑惑與擔心[1],這一現狀,必須針對無償獻血工作的潛在問題進行客觀全面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制定未來發展規劃,為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此情況下無償獻血事業才能獲得長遠健康的發展。
1 無償獻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1 血源不足問題
從1998年中國開始實行無償獻血,至今也快20年了,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都在逐步完善,但是血源不足現象屢有發生,這是因為無償獻血站點主要設立在街道和廣場上,難免會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使得獻血者的數量波動較大;進大學院校招募釆血也會因寒暑假、軍訓、考試等而受到限制;出現血源的淡季和旺季。但每天醫院都有病人需要救治,需要新鮮、安全血液供應以及應急用血的庫存。而血液也是有保質期的。獻血量因而不能保持穩定,而國民的無償獻血意識因受傳統思想觀念和輿論等影響會相對薄弱,獻血率往往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再加上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上升促使臨床用血量越來越大,獻血量與用血量之間的矛盾日益彰顯出來,醫療機構不得不限制血液供應,以緩解血液供應緊張的問題[2]。
1.2 血液安全問題
由于公民的獻血行為存在著極大的隨意性,初次獻血的比例大,他們對獻血知識的了解不夠深入,為了保證血液的安全性,血站需要對獻血者進行篩選。根據體檢征詢,血液的初篩檢測結果判斷其是否符合獻血條件,這種判別方式也會出現誤差,對于那些處于窗口期的傳染病無法檢測出來,而且受到檢測成本和檢測試劑靈敏度的制約,能夠檢測出的病毒種類是侵限的。
1.3 采供血服務問題
公民的獻血行為還會受到采供血服務的影響,如果采供血服務質量較高,符合獻血者的心理需求,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將會被充分調動起來,獻血者數量也會有所提升。反之,若采供血服務水平滯后,工作人員態度缺失,那么極易引起獻血者的反感,大大制約了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3]。有些采供血機構的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工作積極性較差,無法保證采供血服務質量,對于這一情況,當務之急是打造高素質的獻血服務團隊,以便為獻血者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
1.4 臨床用血問題
部分外科醫生在臨床用血方面存在諸多不合理行為,部分臨床醫生對輸血沒有正確的認知,比如說為了讓患者盡早康復往往會在術后對其進行輸血,或者為了補充體內白蛋白而輸血,直接導致了血液資源的浪費。有研究顯示,醫院合理用血約占80%[4],這在臨床治療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源自于外科醫生對輸血指征缺乏研究,醫療機構沒有對臨床用血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控制。
1.5 工作機制問題
無償獻血工作機制的缺失主要體現在管理和服務方面,獻血站仍然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符合人性化管理思想;投入的資金和技術不足,采血設施落后;人員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佳。正是因為制度上會存在漏洞,不能為工作人員提供指導依據,且無法有力約束人員行為,所以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也會面臨著重重的困難。
2 發展對策
2.1 完善政策措施
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到無償獻血工作與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將其當作城市建設的核心環節,陸續推出相關的政策法規,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用于優化無償獻血工作環境,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確保無償獻血工作的設施、環境、人員素質等都能符合實際工作的要求。同時,采供血機構和政府部門之間應保持有效溝通,以便于政府對無償獻血工作現狀有清晰的把握,并從宏觀上施以調控。
2.2 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在街道、廣場、地標建筑周圍設置無償獻血公告欄,或者走進學校、社區和機關單位進行宣傳,以提高公民的獻血意識,使之認識到無償獻血工作的重要性,發自內心的認同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從而擴大獻血者數量[5]。工作人員還要與獻血者進行交流,了解他們是否存在高危行為,防止這部分人群獻血。獻血點還應張貼獻血須知,以便于獻血者詳細了解獻血規則,最大程度地防范血液安全問題。
2.3 提高服務質量
作為無償獻血工作的服務者,工作人員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不僅影響了獻血者的思想情緒,而且決定了采供血機構的外在形象,因此必須加強對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定期組織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打造一支技術專業、服務熱情,細心周到的工作隊伍,致力于滿足獻血者的一切合理需求,從而提高獻血者的滿意度,促進獻血隊伍的不斷壯大。
2.4 加強臨床用血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臨床用血管理,提高臨床科學合理用血水平,保障臨床用血安全和醫療質量,國家出臺了《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以科學合理利用血液資源,確保臨床用血安全有效。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臨床用血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臨床輸血管理制度和考評制度,將臨床輸血納入醫院日常管理和檢查考評體系,還要加強對醫生合理用血的培訓,制定醫院年度臨床用血計劃,大力開展自身輸血技術的研究。
2.5 建立無償獻血長效機制
及時修訂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積極探索完善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社會共同參與的無償獻血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無償獻血的組織機構建設、獻血服務管理、應急獻血保障和血液供應預警等運行機制,使血源的保障有計劃性、前瞻性和調控性,有效抵御因季節、氣候、突發事件等因素造成血源短缺問題,以保證無償獻血工作的實效性[6]。
3 結語
無償獻血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利己的偉大壯舉,需要地方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能夠攜起手來,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有效溝通,著重加強制度建設、人員培訓、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的落實,同時不斷進行管理和服務模式的改進和創新,確保無償獻血工作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卞璐.北海市無償獻血事業發展瓶頸問題及對策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6(6):1006-1007.
[2] 張斌,張三旺,張敏.臨床輸血管理中值得研討的若干問題[J].中國實用醫藥,2013(33):265-266.
[3] 田茂生.無償獻血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1):99-101.
[4] 李佳.某市無償獻血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0):293-293.
[5] 倪永琴.無償獻血工作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3).
[6] 劉華,次松.拉薩市區無償獻血工作面對的困難與對策淺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3):331-333.
(收稿日期: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