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波
[摘要] 該文基于中國目前醫患關系的現狀,以及當今醫學生法律意識的普遍缺失和法律思維的嚴重不足,結合醫學院校的專業特點,強調提出法律意識、法律思維對醫學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學校的角度出發培養和養成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
[關鍵詞] 醫學生;法律意識;法律思維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5(b)-0195-02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Sense
YU Xiao-bo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China, and the general lack of legal consciousness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serious deficiency of legal sense, , the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colleges,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sense to medical students, and how to cultivate medical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se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Legal sense
近些年來,在校大學生包括醫學生違法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社會上醫療糾紛、醫療訴訟也是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數據顯示,在我國醫療機構中醫療糾紛的發生率高達98.47%,全國每年發生的醫療糾紛都要超過百萬起。當然,在這眾多的醫療糾紛、醫療訴訟中,既有患者的原因,也有醫務工作者、醫療機構的原因。這就要求我們的醫學生們在校讀書期間就要學習、掌握相應的法律知識,用法律意識、法律思維武裝自己的頭腦,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才會盡可能地減少醫療訴訟、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
1 什么是法律意識、法律思維
1.1 法律意識
簡單的說,法律意識就是人們對現行法律的認識、理解、評價和運用,包括對自己應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的認識,對一個行為是合法還是違法進行評價、遇到違法犯罪的現象是與之蠻干還是用法律的手段解決等等,這些都屬于法律意識的范疇。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意識不是要求人們對法律知識死記硬背,不是枯燥的理論,它既是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一種觀念,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其運用的一種能力。它需要人們既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這是前提,同時也要求人們能夠運用掌握的法律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實際問題。所以說,法律意識是理論與實踐的一種結合。
雖然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從總體上來看還是不錯的,但是,根據調查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社會上近些年所發生的刑事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占70%~80%,而大學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17%左右。并且,調查數據統計還顯示,近年來在校大學生的犯罪率是在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者,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材。因而,這一群體是否具有法律意識、以及具有什么樣的法律素質,這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1.2 法律思維
所謂法律思維,指的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自覺遵循法律的規范、原則,對法律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解決的一種特殊的思維。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思維具有這樣幾個特征:自覺性、相關性、矛盾性/特殊性與一致性。首先,自覺性。法律思維最本質的特點就是自覺性,即主體能夠把所學習到的法律知識自覺地運用到實踐中,用法律知識分析各種現象,解決各種問題。其次,相關性。人們運用法律思維對現實生活中各種現象的分析、問題的解決,要求都必須是與法律相關的現象、問題,如果該現象、問題與法律無關,則就不需要法律思維。再次,矛盾性(也可以稱其特殊性)。思維方式有很多,如法律思維、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等等,每一種思維對問題的分析、解決的著眼點和處理的方式、手段都是不同的。如政治思維強調的是“利與弊”;經濟思維重視的是“成本與效益”;道德思維關注的是“善與惡”;而法律思維考慮的則是“合不合法”……法律思維要求人們分析、處理問題時,要從法律的角度出發,依照法律的標準進行,“法律標準”是運用法律思維分析、處理問題的唯一標準。這也是法律思維與其他的思維方式的主要區別。正因為著眼點不同、處理的方式、手段不同,因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對問題的判斷、處理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最后,一致性。我們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法律無外乎人情”。這句話說的是,雖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處理問題時的著眼點不同、使用的手段、方式不同,但在對多數問題的處理時,無論是法律思維也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也好,都會得出大致相同的結論,這個時候,法律思維又體現出了與其他思維方式的一致性。
2 法律意識與法律思維對于醫學生的重要性
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國家未來的大學生來說,就更為重要。在前面也提到了,雖然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從總體上來看不錯,但是實際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高校中關于法律部分的教材的編寫理論性、綱要性太強,案例太少甚至是沒有,可讀性不強;授課教師很多都是非法律專業出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照本宣科,不敢脫離教材,缺乏靈活性;大學生自身也不太重視法律,很多大學生都認為法律與自己無關,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就行,缺乏對法律的尊重和信仰,等等。
以上問題在醫學院校中尤為明顯。我們知道,無論是醫療糾紛、醫療事故還是暴力傷醫,近些年來都是在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而我們國家醫學院校的教學重點,包括醫學生們在進入臨床之后實習、見習的重點,也都是只注重醫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在我們國家,無論是醫生還是醫學生,都存在著“見病不見人、懂病不懂人、治病不治人”的現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療糾紛、醫療暴力事件的發生。如果醫學生們在校學習期間,在提高自身醫德素養的同時,學習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能夠加強依法行醫、依法就醫的觀念,那當他們面對醫療糾紛、醫療暴力事件的時候,就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且,我們也知道,無論對醫生還是對醫學生而言,他們手中所掌握的知識是一把雙刃劍,在法律范圍之內行使就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如果超越法律行使就是謀財害命、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對醫學生們的法律意識、法律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 醫學生法律意識與法律思維的培養與養成
雖然當前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各方面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把外在的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律意識、法律思維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該文主要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提出如下的改進措施。
3.1 結合醫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就業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律知識地教育
目前,全國各個高等學校都開設了《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必修課程,并且很多院校也開設了一些關于法律的選修課程。但由于這些課程在老師講授的過程中,要么理論性太強,較為枯燥,學生不愿意聽;要么就是脫離學生所學專業、未來就業的實際,學生不感興趣,不能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醫療衛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醫學生們未來所從事的是面向人的特殊工作,無論其專業特點還是就業環境都與其他學科有著顯著的不同。因而,在對醫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方面,應該結合醫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就業環境,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在課堂上通過對醫患沖突的情景再現,引發學生對醫德的思考;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多采用醫療方面的案例等等。通過這些較為直觀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該方面理論知識的求知欲和學習的熱情。并且,針對醫學院校的學生進行普法教育時,應該更加注重的是對其進行如何加強對權力的保障以及義務的履行的教育和學習。
3.2 多種方式、多種手段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時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應該教會學生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來對現實發生的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把“死”的東西變“活”。并且在案例地選擇上,應該盡量選取一些社會上正在發生的與醫學相關的熱點、焦點問題,讓學生討論。
理論教學時,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還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小組討論、多媒體教學、模擬法庭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教學時,教師應該把法律教育、醫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為一體,并且對于醫學生來說,尤為重視對其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
3.3 重視實踐教學
醫學院校中,由于存在著專業的特殊性、局限性,這就需要我們應該從學校的層面多給醫學生們開展一些醫學之外的講座、學術報告、藝體活動,如:聘請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文大家來學校講學,對醫學生們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把醫學生們培養成為全面的人才,而不是只會看病的機器。同時,結合醫學的特點,組織開展醫學方面的法律知識競賽,或者邀請一些資深的醫學專家、法學專家對醫學生們開展的模擬法庭、辯論賽等活動進行點評。還可以組織醫學生們走上街頭、深入社區對艾滋病的預防、食品安全等問題進行義務宣傳,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關于醫療糾紛的審理等等。這些活動使得醫學生們在寓教于樂的同時,在無形之中就進行了法律知識的學習,潛移默化中就接受了法律的熏陶。
4 結語
醫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法律思維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加強對醫學生法律意識與法律思維的培養,不僅對醫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整個醫療行業、整個社會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旺洪.法律意識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 楊艷新,郭輝.醫學類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7,1(下):239-241.
(收稿日期: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