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方
【摘要】“互聯網+政務”從“互聯網+”入手,為現代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理念,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現代化水平。本文分析了“互聯網+政務”的內涵及意義,對當前“互聯網+政務”在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了對策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政務”;公共服務;對策
一、“互聯網+政務”的基本和意義
“互聯網+”是指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從而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盎ヂ摼W+政務”為政府隨時隨地提供公共服務提供了可能,這將對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盎ヂ摼W+政務”借助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推動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搭建智慧政務平臺,讓公眾能夠享受到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便捷,大大減輕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壓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互聯網+政務”可以有效構建外部監督的環境,有利于加強社會對政府依法辦事的監督,增進公眾對政府的信任,促進廉潔政府的建設。
二、“互聯網+政務”在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思維比較滯后,服務供給創新不足
政府引入互聯網,其目的就是要創新服務模式,因此先進的思維模式必須要及時形成,也就是說政府要有一種新的公共服務思考方式。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及時性和去中心化的特點。但當前很多政府工作人員,依然固守傳統思維,對“互聯網+政務”認識不足,不會與公眾在互聯網語境下進行雙向互動與交流,甚至對“互聯網+政務”存在抵觸心理,致使公共服務供給方面創新力不足。
(二)配套設施建設發展不均衡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廣大政府部門在公共服務領域改革效果明顯,特別是在“互聯網+政務”模式下得到了質的變化。但是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較大,西部地區互聯網發展的基礎薄弱、建設起步晚、發展滯后,呈現出城市地區普及率高、鄉村地區普及率低的特點?!盎ヂ摼W+政務”系統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數據的存儲管理需要較大的空間,這方面的配置也相對不足,嚴重制約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三)電子政務專業人才缺乏
“互聯網+政務”背景下,要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最需要的就是既懂互聯網技術方面知識,又了解政府管理和運行流程的復合型人才。公職人員應該具有必要的信息管理能力,應該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而當前政府的一些工作人員,懂得利用互聯網提高政務效率的人少之又少,相關的培訓也比較缺乏,公務員的思想觀念、知識機構、應用水平等方面亟待提升。
三、“互聯網+政務”背景下的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對策
(一)創新思維模式,為政府公共服務革新提供思想動力
“互聯網+政務”是政府自覺進行的一場變革,需要更新思維,具備互聯網思維。公務員要及時轉變用傳統思維方式行使職權的思維模式,盡快實現身份角色的轉變。要大膽地進行頭腦風暴,要有開放思維、融合思維,要以互聯網思維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讓創新的思維模式推動政府公共服務創新。要重視社會公眾的參與和體驗,尊重社會公眾的需求和創造,吸引盡多的市民參與到公共服務的供給。
(二)加快基礎建設,為政府公共服務革新提供堅實保障
健全、完善政府專用網絡建設,不斷地探索建設網速更快、網絡更流暢的政務網絡系統,引導統籌各地的數字城市與政務系統建設,改造升級各級政府與上級部門聯系的專用網絡。對基層組織的互聯網政務建設除了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外,同時給予必要的技術指導,定期對網絡升級更新,做好日常的網絡維護。各級政府及不同部門之間必須要加強相互之間的互聯互通,做到密切協作,盡可能實現彼此間的資源共享。最終實現社會公眾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快捷滿意地獲得自己需要的服務。
(三)加強人才培養,為政府公共服務革新提供人才支撐
“互聯網+政務”背景下,政府公職人員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工作環境,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政府要把互聯網內容作為公務員培養考核的重要部分,應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綜合性、專業性的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講座、交流學習的辦法,使各級政府工作人員盡快改變管理和服務觀念,提高自身技能。
四、結語
“互聯網+政務”對提升政府的服務意識、質量和效率,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但這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是推動政府治理創新的重要路徑。政府部門要積極把握形勢,勇于改革創新建設模式,使“互聯網+”在政府公共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