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琢
【摘要】傳統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有一些弊端,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俗話說“熟能生巧”,“熟練”是與人會話的前提,只有熟練,在會話時才能流利。熟練的標準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而英語口語要做到熟練,有兩大重要途徑:一是要學會模仿,二就是要學會復述。本文就這兩個途徑和大家共同探討提高英語口語的對策。
【關鍵詞】英語口語;模仿;復述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重視,然而很多大學生還講不出相對流利和正確的英語,還不能就熟悉的話題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湯聞勵,2005)。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口語的考核要求是“要求考生能用英語就熟悉的話題進行簡短但多話輪的交談;能對一般性事件和現象進行簡單的敘述或描述;經準備后能就熟悉的話題作簡短發言。語言表達較清楚,語音、語調和語法基本正確。能夠運用基本的口頭表達與交流的策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綱,2016)。由此可以得出衡量口語水平的四大要點。
一是語音、語調是否正確,口齒是否清楚。
二是流利程度。
三是語法是否正確,用詞是否恰當,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
四是內容是否充實,邏輯是否清楚。
針對以上的標準和要點,我們可以采取模仿和復述的訓練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模仿的原則與方法
模仿要達到什么程度才算好了呢?簡單地說就是要“像”,如果能夠達到“是”就更好了,但不一定要達到“是”。“像”是指模仿者的語音、語調等都很接近所模仿的語言,“是”就是不僅在語音、語調等方面都很接近所模仿的聲音,而且非常逼真。
(一)模仿的原則
想要模仿非常逼真,首先,要大聲模仿,這一點很重要。模仿時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聲小氣地在嗓眼里嘟嚷。其次,要隨時都準備糾正自己說不好的單詞、短語等。有了這種意識,在模仿時就不會覺得單調枯燥,才能主動、有意識、有目的地去模仿,這種模仿才是真正的模仿,才能達到模仿的目的,也就是要用心揣摩體會。最后,還要堅持長期模仿。一般來說,純正優美的語音、語調不是短期模仿所能達到的,需要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自學者的專心程度。
(二)模仿的方法
首先,模仿語音。模仿時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確,剛開始模仿時,速度不要過快,用慢速模仿,以便把音發到位,待把音發準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語速反復多說幾遍,直到達到不用想就能用正常語速把句子輕松地說出來(脫口而出),對于自己讀不準或較生疏的單詞要反復多聽幾遍,然后再反復模仿,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練,在那些常用詞上下功夫,盡量模仿得像一些。其次,模仿詞組的讀法。有了第一步的基礎,這一步就容易多了。重點要放在熟練程度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練一下連讀、同化等語音技巧。最后,段落及篇章模仿。重點在于提高流利程度。打開語音或視頻跟著模仿,“他”說你模仿,同步進行。目的是要提高口腔肌肉的反應速度,使肌肉和大腦更加協調起來。
三、復述的原則與方法
學外語光靠模仿是不夠的,還離不開記憶,記憶不是死記硬背,要有靈活性。復述就是一種很好的自我訓練口語,記憶單詞、句子的形式。
(一)復述的原則
要循序漸進,可由一兩句開始,聽完后用自己的話(外語)把所聽到的內容說出來,一遍復述不下來,可多聽幾遍,越練遺忘就越少。在剛開始練習時,因語言表達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復述接近于背誦,但在基礎逐漸打起來后,就會慢慢放開,由“死”到“活”。在保證語言正確的前提下,復述可有越來越大的靈活性,如改變句子結構,刪去一些不大有用或過難的東西,長段可以縮短,甚至僅復述大意或作內容概要。
(二)復述的方法
復述有兩種常見的方法。一是閱讀后復述,一是聽磁帶后復述。后種方法更好些,這種方法既練聽力,又練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提高聽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克服聽完就忘的毛病。同時,復述的內容也要有所選擇。一般來說,所選資料的內容要具體生動,有明確的情節,生詞量不要太大,可選那些知識性強的小短文。開始時可以練習復述小故事,有了基礎后,復述的題材可擴展開些。
四、結語
模仿與復述,是筆者在多年的英語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得出的英語口語學習心得,只要廣大口語學習者練習時注意克服害羞心理,大聲模仿,長期堅持定能學好口語。而復述表面上慢,實際上對外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如果時間較充足,可以在口頭復述的基礎上,再用筆頭復述一下,這樣做可以加深掌握語言的精確程度,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湯聞勵.動機因素影響英語口語學習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2005(02).
[2]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綱[M].2016年修訂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