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閔
【摘要】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園林植物的維護工作也被提上日程。作為人類棲息地的主要場所和美化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植被的生長狀況一直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重視。本文分析了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特點,總結了園林植物的可行保護措施,以促進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養護;保護
一、城市園林植物的生態環境
城市園林植物是綠色植物在城市空間中生長的環境設施,充分發揮其功能。但是由于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園林植被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城市的生態平衡受到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行為,使得園林植物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加多變和特殊,病害的分布和組成發生了變化,增加了植物病蟲害的風險。在城市建設中,各行各業的關注景觀的效果而忽視后期維護和保護植物,或保護措施不當,主要在以下方面:植物檢疫的嚴重短缺,缺乏認知的外國物種,盲目引進外國的植物,不適應當地條件的原則。
二、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特點及保護現狀
(一)病蟲害特點
城市園林、果樹和農作物的植被形成了豐富的植物種群。雖然它很漂亮很奇怪,但它對維護和管理非常不利。不同的植物會有不同的病蟲害。隨著植被類型的增加,病蟲害傳播也越來越多,各種危害也隨之形成。城市園林在病蟲害管理中過于單一,呈現出發生頻繁、爆發時間長等特征。
(二)保護現狀分析
花園的價值在于欣賞。這就導致了基于其觀賞價值的園林評價標準,忽略了植被的維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嚴重超標,嚴重影響植被健康,夜間大量的害蟲進入園林,加劇了植被的侵蝕。大部分的植被保護工作都沒有建立起來,大多數園丁都熟悉水和施肥,但他們無法掌握植被的種類和習性。對外來物種的認識不足,導致缺乏嚴格的檢疫。許多花園浪費重金來引進國外的物種,但不能讓它們在園林中生存,這嚴重違背了當地的條件。相關的管理部門在植被保護方面比較薄弱。在檢查的過程中,經常用它來編號碼。花園的外觀清潔衛生,實際內部千瘡百孔。園林環境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植被的生長和維護。
三、市園林植物的養護和保護措施
(一)養護管理
植被保護的過程是植物吸收養分,以滿足植物的生長,提高園林的管理水平,實現園林綠化的要求,所以,園林能夠發揮獨特的功能,滿足人們的習慣,進一步提高經濟和生態效益。保護工作應該從植物吸收的養分開始,科學地設計植物的布局,幫助植物獲得足夠的陽光和水分。垂直方向的維護是對植物的一種維護形式,它使園林中重要的樹木和灌木的合理搭配與花卉草坪,從而創造出一種具有層次感的良好景觀效果。為了加強對灌木的管理,合理地澆水施肥,例如,大樹在冠幅內地面開挖地穴與施肥均較多,因此肥料應采用復合肥;果樹應加強對其觀賞價值的重視,因此需要增加氮肥和磷肥的應用。花植物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肥料,但需要控制水量,在進行除草、修剪和害蟲防治工作,例如,根花施肥應避免有機肥料的使用,否則會導致根腐病,地面覆蓋應該防止水土流失等等,保水劑和潤滑劑適當使用草皮,使草坪增長更多。
(二)保護措施
1.合理進行植物配置
在植被的配置中,應在藝術和觀賞特征的前提下,建立植被多樣性。例如,樹木、灌木和地蓋的模型應結合起來,以提高園林生態的穩定性。合理計算植被的密度,使每個植物都能得到充足的光、水和氧氣。通過掌握植被的顏色變化,保證植被的質量,提高園林的觀賞性能,可以建立起一種獨特的防滑措施,對病蟲害的抗病性有很強的抵抗力。
2.加強植被檢疫
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加強對植物病蟲害的管理,防止季節性害蟲的發生,及時消滅進入園區的害蟲。充分利用城市綠地中植被的不連續性,在地理上進行生殖隔離,更好地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傳播。
3.物理化學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過物理手段,如熱處理、機械屏障、高頻波等物理手段來指導害蟲的特性,從而實現病蟲害的處理,化學防治手段是利用農藥噴灑植被,形成大面積的防護網,實現植被和害蟲的隔離。化學處理是植被保護的第一步,物理防治是對植被的較好的處理。結合這兩種方法,可以實現植被的綜合控制,并通過生長周期、生長趨勢和植被的習性形成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4.生物防治
在園林中使用的生物控制技術是利用生物代謝物來控制害蟲數量,從而達到生態平衡,例如利用鳥類來控制害蟲等。此外,它還可以由微生物來處理,微生物的傳播速度快,有多種微生物,可以轉化成激素或細菌群等。可以實現激素治蟲、病毒治蟲等等,成本低,效果顯著。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人類和動物都是無害的,不會影響周圍的環境,所以非常適合園藝植物的維護工作。
四、結語
總之,生態城市園林的建設應適應當地的條件,提高城市景觀的價值,注重城市園林植物的保護,以創新和科學的理念來實現城市園林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郁春雷,耿士均,王波.城市園林植物的養護和保護措施[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02):230~233.
[2]臧紅艷.淺析城市園林植物的養護和保護措施[J].農家參謀,20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