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的國際貿易方式迅速發展。在這種大趨勢下,農產品跨境電商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本文從分析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現狀出發,分析了開拓萊蕪農產品跨境電商之路的必要性,探討了萊蕪農產品跨境電商策略。
【關鍵詞】農產品;跨境電商;策略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國內各類電商相繼開通農產品跨境電商平臺,未來5年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在農產品交易總額中的比重將超過5%,如何利用跨境電商模式帶動我市農產品出口增長,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農產品跨境電商電子商務快速發展,eBay\亞馬遜、阿里巴巴、敦煌網等電商平臺相繼發力,農產品跨境電商顯著增長。2001年,我國農產品出口額為160.9億美元,截至2016年,我國農產品出口額已增至726.1億美元。據有關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食品消費國。
山東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而萊蕪市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農產品行業,如果能夠利用當前農產品跨境電商的利好環境,大力開拓我市農產品的跨境電商之路,無疑會對我市農產品貿易的發展,乃至我市經濟的整體增長帶來巨大生機。
二、開拓萊蕪農產品跨境電商之路的必要性
(一)降低農產品出口成本
我市農產品出口主要以傳統大宗粗加工貨物為主,但是隨著近年來原材料、勞動力價格的不斷上漲,再加上貿易壁壘和人民幣升值等影響,使得我市農產品出口成本不斷增加,國際競爭力相對下滑。而跨境電商的特點是訂單批量小、批次多,采購周期短,這就大大降低了交易風險。同時,跨境電商平臺也大大簡化了交易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口成本;在做產品宣傳推廣時,積極利用平臺,搜集和發布供求信息,也節約了大量廣告信息費,相應地也減少了農產品的出口成本。
(二)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
傳統貿易的營銷渠道和市場領域大多都靠長期積累而得,得之困難,失之容易,難以維護,使得發展空間有限。而跨境電商以網絡為載體,可以為企業和用戶提供實時的產品供需信息,從而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對農產品出口而言,實時發布農產品詳細信息,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夠更好更快地捕捉到準確的市場信息,及時調整貿易政策。同時,對于一些比較小范圍的市場需求,通過網絡平臺也更容易獲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得到更多市場機會。
(三)提高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出口企業利用跨境電商網絡教學平臺及時地捕捉到國際市場動態需求信息,從而清晰地認識到農產品競爭優勢來源于產品品質,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打造優質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只有提高了自身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才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長足的動力,從而真正從根本上拓寬農產品的出口路徑。
三、萊蕪農產品跨境電商策略分析
(一)依托跨境電商,降低農產品出口成本
農產品出口成本降低,競爭優勢才能得以提升。依托跨境電商平臺,可以盡量縮減采購的中間環節,剔除不必要的中間商,簡化采購過程,縮減農產品出口的供應鏈,使農產品生產企業與最終消費者直接見面,從而大大降低出口成本。同時,農產品出口企業應當利用平臺提供的大數據分析,對市場進行精準把握,從而減少庫存,也利于拓寬貿易渠道。
(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創造更多貿易機會
跨境電商給農產品出口帶來大量機會,如何更好地利用,有賴于熟悉外貿操作、網絡營銷、網站策劃、外語翻譯等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的跨境電商人才。目前,由于地域限制,我們很難吸引到外地的專業人才來我市從事跨境電商工作,因此可以考慮與本地的高職高專院校緊密合作,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委托培養專業的跨境電商人才,使校企合作的效用最大化,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
(三)嚴把產品質量關,提升自我競爭力
在跨境電商背景下,努力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注重客戶的產品體驗,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根本途徑。面對當前日趨復雜多變的農產品貿易壁壘,只有質量過硬才有底氣,我市農產品企業應該利用科技手段助力產品質量保證,探索更多的深加工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同時,注重提升客戶體驗,將客戶資源牢牢掌握起來,也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趙振亞,熊政力.跨境電商農產品的發展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02):59~60.
[2]高淑娟,尹衍波.跨境電商農產品的發展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17(12):38.
[3]呂宏晶.跨境電商農產品的發展策略研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03):20~22.
[4]殷子涵,丁霞.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物流體系發展策略分析———以安徽省黃山毛峰為例[J].山西農經,2018(14):32~33.
[5]羅學強,黃麗珍.跨境電商環境下中國特色農產品發展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17(36):10~11.
[6]陳海松.跨境電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7.
作者簡介:張雪磊(1982—),女,碩士研究生,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商務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