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鍇
【摘要】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是提高城市綠化層次的必要途徑,其主要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1)為城市風貌加分,吸引投資者及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給城市的經濟建設作出貢獻。(2)改善城市空氣質量,降低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針對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總結出園林綠化管理的發展趨勢以及繼續解決的問題,并制定有效的方案,使得城市綠化建設更加合理。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問題;對策
一、園林綠化工程養護與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高質量的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保證了綠化植物的良好生長,是保證城市綠化面積的基礎,同時降低了綠化的經濟支出,改善了城市環境。其次,良好的園林綠化工程的養護與管理減少了重復種植,有效避免了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不便,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最后,良好的園林綠化景觀有效地展示了城市的風采,為建設美麗城市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成功的園林綠化景觀還可以作為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城市旅游業的發展作出貢獻,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園林綠化養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創新,缺乏新意
園林綠化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綠化面積,如果按照傳統綠化的方案,在綠化區域栽種花草樹木不會明顯提升城市形象,因此在園林綠化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城市的文化底蘊來設計景觀,最大限度地體現城市的內涵。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園林綠化都千篇一律,特征不明顯,在設計上依然遵從傳統的方案,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非常單調和乏味。
(二)病蟲害發生嚴重
現在園林綠化管理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就是病蟲害防治困難,由于城市生態環境的逐漸惡化以及病蟲害的抗藥性逐漸增強,使得病蟲害情況非常嚴重。相對于自然生態系統而言,城市環境內,空氣和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增加了病蟲害影響的程度及范圍。
(三)管理方法技術含量低,手段單一
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必須采用合理的養護方式,才能提升植被成活率。不過現階段參與到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的工作人員專業水平都較低,不具備較為扎實的園林綠化養護知識,而且使用的設備也非常老舊,無法達到科學養護的標準。
三、加強城市園林綠化樹木養護管理的技術措施
(一)土壤管理
1.深翻
城市園林的土壤板結情況比較嚴重,深翻土壤能夠使土壤結構更適合植被種植,深翻之后土壤中孔隙度及含水量都有明顯提升。而且深翻給微生物創造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增加了微生物的數量,提升了土壤的肥沃程度,是植被順利生長的必要條件。
2.培土
翻土并不適用所有的城市,我國部分城市更適合采用培土的方式來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中營養成分的含量,保護植物的根系。一些降水量較多且土層較薄的城市,必須要通過培土來保證植被順利生長,培土之后增加土層的厚度,改善土壤流失情況。
(二)修剪和整理花卉植被
在花卉生長的不同時期也要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案,幼苗期的花卉枝葉較少且非常脆弱,不需要修剪。一般花卉修剪工作需要在花卉移植前完成,保證花卉在移植到綠化區域之后呈現出最佳的狀態。花卉修剪的主要內容就是處理花卉中殘缺部分,如枯萎、病殘部分都需及時清掉。
(三)灌溉與排水技術
園林養護工作人員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及植物的生長習性,制定合理的灌溉標準,明確灌溉的次數、水量以及灌溉的方法。當植物生長的環境中水量超過植物需求,就需要進行排水,以防止植物被淹。可采用盲溝排水及自然坡排水兩種方法。
(四)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
防治病蟲害是保證植物順利生長的必要措施,也是園林綠化防護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旦病蟲害爆發的初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將會給城市園林造成嚴重的破壞,在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一定要弄清蟲害的具體類型,再采取相應的措施。
(五)加強合理施肥
要根據植物的生長需求,對綠化土壤進行施肥。施肥應依據“基肥要早,追肥要巧”的原則,適時施肥。另外,要根據植物的特點,為園林綠化植物的土壤補充微量元素,以達到植物所需營養,保證植物健康成長。最后,施肥要有一定的技巧,施肥時要根據植物根系的分布,合理選擇施肥地點,肥料不要離根系太近,這樣不利于根系的生長發達,降低了吸收能力。施肥的深度和范圍要根據植株的大小、數量、間距、土壤肥沃程度等而定,切不可一刀切,盲目施肥。
四、結語
綠色植物是當代園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為了提高園林的觀賞效果,除了要加強園林設計外,還需要確保綠化作物能夠健康成長。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對綠化植株的養護管理必不可少。科學的養護管理工作能夠為植物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及必需的水分和養料,避免植物遭受病蟲害破壞,維護綠化植株的觀賞效果,充分發揮園林工程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閆玲.園林工程綠化及養護管理淺談[J].科技展望,2015,25(07):218~219.
[2]何若.園林工程綠化及養護管理淺談[J].現代園藝,2017(08):185~186.
[3]張宏偉.園林工程綠化及養護管理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8):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