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電氣相關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自動化技術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電氣自動化可降低具體的維護難度,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現狀;發展前景
我國的建筑設備電氣自動化系統由于技術發展起步晚、相應專業教育滯后緣故,在工程設計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安裝規范性的問題上瑕疵比較多,這是當前我國電氣自動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電氣工程和電氣自動化的發展現狀
(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簡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涉及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機電器技術、信息與網絡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諸多領域,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機電結合、軟硬件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相結合,電工電子系統控制、電氣自動化裝置及電子計算機等領域的基本技能。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部分人只知道電氣化的重要性,卻對電氣化的了解過于膚淺,很難認識到電氣自動化的巨大作用。
(二)電氣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現狀
隨著電氣化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高校開設電氣化技術專業,開展對電氣化更深層次的研究,促進了電氣化技術的發展,為電氣化工程落實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型人才。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電氣化技術的進一步更新,再加上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為電氣化在電氣工程中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國內的電氣化不斷體現出了新的局面,渠道不斷開放,電氣自動化更加趨向于信息化,散布操控模式的形成。
(三)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運用
電氣化的推進使得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扮演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比如,在電動電壓控制和動力機械自動控制以及自動化發電控制系統中運用相當廣泛。另外,自動化的使用領域不斷擴大,使用效率不斷提高。電氣自動化的推廣使電氣工程系統的管理不斷完善,使復雜的環節簡便化,效率呈遞增趨勢發展,使電氣工程運作更加安全。
(四)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必要性
為了追趕時代發展的步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勢在必行。另外,在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全面小康社會已經進入了決勝階段,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電氣工程和電氣自動化作為經濟發展的能源供應,是經濟發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各行各業和大眾也離不開電氣工程。再加上國際局勢不穩定,進一步要求我國的電氣工程和電氣自動化的發展必須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我國電氣自動化系統發展趨勢
(一)低成本趨勢分析
在電氣自動化發展期間,低成本系統的運行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企業要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就要降低生產與發展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縮短產品生產與研發周期。在提高產品生產質量的情況下,完善自動化系統的服務方式與手段。同時,在自動化系統運行工作中,應科學使用PC控制器,提升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加強維護工作的便利性,并提升PC控制系統的建設水平,完善管理方案。在企業與工業發展中,IPC已經成為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主要應用內容,可將創新技術作為基礎,提升電氣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水平。
(二)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通用體系
在電氣自動化系統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會形成先進的通用體系。在先進技術與系統結構的支持下,對系統控制面進行拓寬與創新,增強管理效果。在未來發展中,電氣自動化系統應用在現場控制、計算機設備監督、高層管理等工作中,可實現數據信息的實時傳達,保證數據準確性與可靠性。同時,管理層可以利用網絡系統,對生產流程與機械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與控制,拓寬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范圍。
(三)實現安全生產與專業化的操作
在電氣自動化技術與系統發展中,應利用安全生產管理方式實施工作,提升系統建設專業化水平,加大安全與專業化技術的應用力度,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創建現代化與多元化的電氣自動化系統,并將技術應用在機械設備設計與安裝工作中。
三、結語
新時代的電氣自動化技術逐漸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受歡迎。從日常辦公的自動化智能控制系統,到各大商場、醫療機構、企業、公司的智能化操作系統,清晰地說明了電氣自動化將一步步實現人們的技術化需求,實現人們對自動化的所有應用性需求,并且,未來的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生產我們猜測和估計他將更具安全性能,并且它的技術系統更具創新化原則,進一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捷。
參考文獻
[1]宋寶林.我國電氣自動化的現狀與未來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5).
[2]閆力.我國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與應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1(06).
[3]趙曉明.試論電氣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測試的有效方法[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2013(10).
[4]周英輝.淺析電力系統運行中電氣自動化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3):214.
[5]李榮智.芻議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運用[J].科技風,2013(10):93.
作者簡介:楊興兵(1964.10—),男,重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