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輸電線路設計中路徑的選擇十分重要,如何合理地設置輸電線路的路徑,已經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路徑的合理選擇不僅能使線路體系得到優化,而且能提升整體的設計效率。
【關鍵詞】路徑選擇;輸電線路;線路設計
一、輸電線路設計中路徑選擇的設計原則
(一)政策和經濟性原則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輸電線路路徑的選擇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實際交通情況、經濟發展、資源開發等,結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當地具體鄉鎮政策針對性的綜合考慮。同時,輸電線路的全盤設計應建立在交通便利且經濟適用的理念上,以方便機械設備的施工和保證資費的合理。此外,還需盡可能滿足少線路、短程路徑,對輸電線路的轉角、傾斜度等加以適當控制,以滿足施工、運行、維護等的要求。
(二)地質地貌的原則
地質地貌要求全面了解,有必要時,需采集相關所架設地詳盡的地質資料。同時。進行土壤、溫濕度、水質的考察,避免土質因素對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學反應的影響。還要注意避免自然地質和人為礦區地質塌陷的隱患。
二、影響路徑選擇的因素
(一)不良的地勢環境
在輸電線路的過程當中,有時候會遇到湖泊、鹽堿地、河流、高山、礦藏、注地等地勢條件,多樣化的地勢條件會對電路路線輸電線路的路徑產生影響。因為地質條件將會決定輸電線路工程所需要投資的經費預算和輸電線路安全問題有關,同時也會影響施工的難度和進度。惡劣的地質條件會增加施工的成本,但經過合理的設計去避免在復雜的地勢施工,以此減少不必要的困難。
(二)輸電線路的跨越度
在進行輸電線路的建設中,其中花費的成本較高、工期較大的部分是進行供電設施和塔桿的搭建,如果可以進行有效的設計就可以減少有關塔桿位置降低和塔桿的投資成本。在跨度比較大的各種地區進行跨度的時候需要避開轉折點,進行直塔設計。但是無法避免房屋,需要進行弧垂的設計來確定建筑物與輸電線之間的垂直距離,架設好輸電線。通常說,導線和建筑物間的距離滿足要求,才可以架設輸電線,且導線的垂直距離要大。同時需要考慮使用的建材,在使用易燃的材料時,需要提升適當的高度,避免造成危險。
(三)輸電線路的安置
輸電線路的安置問題會影響路徑的選擇,使路徑的構建避開人們生活中的日常方面,減少隱患。在城鎮地區,標準電壓必須要低于35kV再進行架空線路,需要結合當地的城鎮規劃以及不影響人們的出行以及車輛。處于農村的時候需要和機耕道和公路等線路進行有機結合,在不影響農田的耕種時,進行有關的安全檢查。
三、輸電線路設計中路徑的選擇
圖上選線是先擬定數個路徑方案,再進行野外勘探、資料收集和技術比較等,并在相關單位審核同意后,簽訂相應的協議書,最終確定電力線路路徑。圖上選線采用的比例通常為1∶10000和1∶5000。將電力線路的地形圖放在圖版上,標出電力架空線路的起始點,再用不同顏色的線將轉角點連接起來,從而構成多個初步路徑設計方案??筛鶕@些初步設計方案收集線路設計的相關資料,再根據采集資料,去除明顯不合理的數據和線路方案。計算、比較剩下的設計方案,確定兩三個較為合理的方案等待實踐、通過野外勘察獲得相應數據后,最終確定電力線路設計的最佳路徑、電力線路路徑的比較點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交通運輸條件;大跨越、不良水文、地質、氣候等因素的比較;線路沿線地段的地物條件、地勢條件以及對周圍環境、其他建筑和農作物的影響程度;線路路徑的長短。如果線路沿途的地質條件較好,則可進入不良、擁堵的地段勘察重要跨越地點、對于協議單位具有特殊要求的地段,例如建筑物密集區、地下采空區和大跨越地帶等,應采用專業的檢測儀器全面、嚴格地勘察線路,獲得必要的數據資料.從而為電路線路路徑的選擇提供可靠參考。
在圖紙上選擇兩三個比較適合的施工方案,再進行有關野外實際的位置勘探,進行施工方案的比較再進行圖紙上方案的選線。圖上的選線可以結合前期的資料和工程概況及系統規劃來選取方案,進行合理的實踐和理論的實施。因為環境的改變,無法反映出現狀,詳細地描述電線路位置的地物、地勢和地質的表達,使得最終的方案和實際方案相差甚遠。在最后理論選擇的時候要對輸電線路進行野外的實際測量,充分考慮好有關塔桿的定位和施工難度以及成本、運行和安全以及今后的維修來合理的安排好每個轉角點和交跨點,對各方而的細節進行反復測量和比較,保證人們日常生活的便利,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選擇最好的方案。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線路設計中路徑的選擇是一項涉及到多個方面理論的系統、復雜的綜合性工程。因此,應嚴格的按照線路路徑的選擇原則,在線路選擇的過程中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同時,相關設計人員也要認真負責的設計出施工簡單、經濟、運行維護較為方便的線路,從而滿足現代電網“技術先進、安全合理”的要求,促進電網的持續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李愛明.輸電線路設計中路徑與桿塔型選擇研究[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101~105.
[2]張祖福.論電力系統配電線路設計要點[J].電子制作,2013(24).
作者簡介:蔣紹科(1986.08—),男,重慶綦江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