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人們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一定傷害。這些電子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釋放一些輻射,這些輻射長時間作用在人們周圍,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一定傷害,人們對電子產品帶來的輻射也越來越關注。本文將對輻射給人們帶來的傷害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方法,希望能給人們帶來一定借鑒。
【關鍵詞】輻射;人體的傷害;預防
一、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電磁輻射是一種電磁波,屬于復合型,會因為相互作用的磁場依據時間的長短傳遞一定的能量。人體的活動會對產生的電磁波有比較敏感的反應,因此,人體如果長時間的處于輻射環境中,就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
現在人們的生活與生產都離不開電子產品,這些產品已經被應用到千家萬戶。它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這些電子產品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使人們出現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脫發、多汗等癥狀,這些癥狀的出現使人們的身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抵抗力比較低的小孩、老人或者是孕婦長時間處于輻射環境中,就可能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孕婦生出的新生兒可能會伴隨多種疾病;老年人的眼睛以及心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等。
二、輻射對人體傷害的機理
人體長時間處于輻射狀態下,會吸收電磁能量,進而使身體產生不良反應。電磁場對人體機能的作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非致熱效應,另一種是致熱效應。所謂的非致熱效應就是人體處于輻射之中,這種輻射的強度比較弱,人體并沒有產生不良反應,但是人體細胞由于輻射導致活動能力受限。致熱效應就是指,人的身體在輻射作用下,身體里面的極性分子排列發生了變化。分子在排列過程中會發生相互作用,進而產生熱能。除此之外,人體中其它部分在受到輻射作用后也會產生熱能。如果人體所處環境中的電磁震蕩頻率比較高,產生的熱作用也就會更加明顯。如果人體吸收的電磁場能量達到了一定限度,就會使人產生發熱情況。
三、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影響因素
(1)人體自身原因。由于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并且年齡也不相同,輻射在不同人身上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輻射給兒童造成的傷害就比給成人造成的傷害大。(2)環境影響。人體在受到致熱效應影響時,如果周圍環境溫度比較高,人體就不能釋放出因為輻射影響轉化的熱能,這樣就加重了輻射帶來的身體傷害。(3)輻射的頻率。輻射的頻率高低影響了人體受損的程度。(4)電磁場強度。人體如果處于較強的電磁場就會吸收較多的能量,這樣給人體帶來的傷害也就比較嚴重。也就是說,人體接近的輻射源功率比較大,并且距離該輻射物體比較近,受到的傷害自然就越大。(5)接觸時間。人體在剛剛受到輻射時并不會產生任何反應,但是如果接觸的時間比較長,這樣傷害就會隨著時間的加長不斷積累,進而使身體上發生一些變化。
四、預防人體受到輻射傷害的方法
(一)吸收
吸收就是指人們可以使用能夠吸收輻射的材料,通過該材料降低環境中的輻射強度。吸收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匹配性吸收材料,另一種是諧振型吸收材料。前者主要適用于寬頻率范圍內的微波輻射,后者主要是對窄頻率范圍內的微波輻射進行吸收。在調試微波設備上經常會使用吸收材料,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微波設備產生的輻射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可以在輻射范圍內使用吸收材料,并且在輻射的方位上使用相應的吸收器吸收輻射。吸收材料制作主要是:在膠木、橡膠、陶瓷等材料中加入適量的木炭、石墨、鐵粉等。除此之外,把屏蔽材料與吸收材料組合在一起可以制成防護屏風或者是防護板,通過制成的防護板可以有效減少微波輻射的傳播,這種組合板防止了透射,同時也吸收了一定量的輻射。
(二)屏蔽
屏蔽就是把電磁能量控制在輻射區域內,防止電磁能量擴散到被保護的空間中,這種技術方法其實就是一種電磁屏蔽。該屏蔽裝置主要是由鐵、鋁、銅組成。如果電磁波進入了這些導體之中,就會有所損耗,其中一部分就會轉化成熱能,其余部分會隨著在導體中的深入而逐漸變弱,進而降低了輻射的強度。輻射場源以及工作的內容不同使用的屏蔽方式也就不同,一般屏蔽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被動場屏蔽,另一種是主動場屏蔽。
(三)使用移動電話時的防護方法
(1)在撥打電話的時候,盡量打開免提,不要把電話放在耳朵上,并且可以讓電話離自己的身體遠點。(2)控制接打電話的時間,如果不需要使用電話,就可以把電話放在離自己比較遠的地方。(3)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在平常放置電話時,不要把電話放在上衣的口袋中,這樣就減少了手機輻射給心臟帶來的影響。(4)如果需要經常使用手機,就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這樣才能對身體因輻射造成的影響進行調節。
五、結語
隨著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這些產品帶來的輻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人們在生活中應該重視輻射問題,并且要對輻射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同時要了解如何做好防護,對于生活中或者是生產中存在的一些輻射,能夠避免的要盡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進行防護,進而減少輻射給自身身體帶來的影響或者是傷害。
參考文獻
[1]梁金榮.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防護[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0(02):38~41.
[2]程小蘭,胡軍武.電磁輻射的污染與防護[J].放射學實踐,2014,29(06):711~714.
[3]謝銀月.淺析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移動通信,2012,36(2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