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車的技術狀況由原設計與制造工藝所確定,主要取決于原車產品的制造質量,但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隨著行駛里程的增加,其技術狀況逐漸變壞,從而導致汽車的實際使用性能不斷下降。本文對影響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因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汽車;技術狀況;變化;因素
一、固有缺陷
(一)設計不合理
汽車設計時整車及各總成、機構和零部件不科學、不合理,而使汽車零件損耗。
(二)材料質量差
汽車材料選用(硬度、強度及耐磨性)不當、材質差,而使汽車零件耗損。
(三)工藝不規范
汽車零件在制造、裝配和試驗過程中,未按嚴格技術規范進行而造成汽車零件損耗。
二、燃料和潤滑油品質
隨著汽車性能的不斷提高,對汽車燃料和潤滑劑的品質要求更加嚴格。汽車故障的產生和技術狀況迅速惡化往往與汽車燃料和潤滑劑選用不當有關。
(一)汽油
一是汽油的辛烷值低,抗爆性差,易產生爆燃,使氣缸磨損嚴重,甚至會造成活塞、氣缸墊等零件損壞。二是汽油的90%回收溫度和終餾點表示汽油中重質餾分含量的多少。它對汽油能否完全燃燒和發動機磨損程度有較大的影響。這兩個溫度過高,汽油燃燒不完全。沒有完全燃燒的汽油會沖刷掉氣缸壁上的發動機油,同時加速發動機油變質,使氣缸活塞組零件磨損加劇。三是汽油的氧化安定性不好,生成的實際膠質就會增加。實際膠質生成的沉積物使活塞頂、燃燒室積炭增加,易產生爆燃;使氣門關閉不嚴;使供油系統的油管、濾清器、化油器的量孔或汽油噴射系統的噴油器堵塞。四是汽油中的元素硫、活性或非活性硫化物、水溶性酸或堿等超標時,會對零件產生腐蝕作用。
(二)柴油
一是柴油的十六烷值低,燃燒性差,易產生工作粗暴,使氣缸磨損嚴重,甚至造成有關零件損壞。十六烷值低還會使發動機排放污染物增加。二是柴油的90%和95%回收溫度過高,易產生不完全燃燒,形成積炭。三是柴油的運動黏度過大,會使燃燒不完全;而運動黏度過小,不能保證柴油機供給系統精密偶件的可靠潤滑。四是硫含量越大,發動機零件的磨損越嚴重。硫還會使發動機沉積物增加,加速發動機油的劣化變質。
(三)發動機油
發動機油的黏度級別和使用性能級別對發動機油的低溫流動性,保證可靠潤滑和防止零件損傷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如果發動機油的黏度不當,黏溫性差,會使發動機低溫起動困難,影響發動機在冷態和熱態的可靠潤滑。其次,如果發動機油的油性和極壓性差,則不能形成油膜和化學反應膜,使發動機主要零件產生異常磨損或擦傷。最后,如果發動機油的清凈分散性差,則易生成積炭、漆膜和油泥。積炭易使汽油機產生早燃或爆燃;漆膜易造成黏環或拉缸;油泥促使發動機油變質,堵塞潤滑系統等。
另外,車輛齒輪油、汽車潤滑脂、制動液等的使用性能對汽車技術狀況的變化也有直接的影響。
三、載荷
汽車裝載質量、拖掛總質量影響零件強度、操縱裝置的工作頻度以及發動機負荷和轉速。在設計汽車時,各承載部件或總成都是按其承載能力考慮的。載荷超過設計允許范圍,勢必使汽車技術狀況迅速變壞,甚至使車架、車橋、懸架、彈簧、輪胎等損壞。
四、道路條件
道路條件是影響汽車技術狀況的重要因素。道路條件是指由道路狀況決定的,影響汽車運行的因素。它是汽車使用指標好壞的直接影響因素。道路的質量決定了汽車的運行情況(車輛運行中的速度范圍、發動機轉速控制范圍、車輛的裝載、操縱次數等),從而也決定了汽車總成和零件的磨損進程。
五、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和空氣中的介質等。環境條件對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影響,如環境溫度對汽車,特別對發動機的工作狀況影響很大。寒冷地區發動機起動困難,油耗增加,機件磨損嚴重,風窗玻璃容易結霜、結冰。冰雪道路惡劣,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汽車在炎熱地區行駛時,發動機容易過熱,充氣系數下降,燃料消耗增加。燃料供給系統易過熱,形成氣阻,蓄電池電解液蒸發過快。高溫可能造成潤滑脂溶化而擠出,增加機件磨損,導致故障。高溫還會使制動液黏度下降,在制動系統中形成氣阻,導致制動故障。高溫也會加速金屬零件的老化及變形。另外,高溫使駕駛人的工作條件變差,從而影響行車安全。
六、汽車駕駛技術
駕駛是否按照操縱規程進行,直接影響到機件的使用壽命。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冷搖慢轉、預熱升溫、及時換擋、輕踏慢抬、正確滑行、掌握溫度、避免灰塵等,這是延長汽車使用壽命的有效方法。駕駛中要注意發動機的工作溫度是否正常,潤滑狀況是否良好;換擋要及時、輕快;保持車速符合道路條件,減小沖擊載荷等。
參考文獻
[1]謝元清.模擬電子線路[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2]黃小勇.電子技術基礎[M].成都: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趙乙鑫(1992.09—),男,漢族,重慶涪陵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汽車與電子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