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沖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推拿手法對青少年視力治療作用。方法:數據源2017年1月-6月某院眼科室收治的150例視力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調查中其中男性患者87例,年齡6-18歲;女性患者63例,年齡5-17歲,患者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7年。通過對患者進行中醫推拿手法按摩治療,對患者視力改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分析中醫推拿手法對改善青少年視力不良的效果。結果:我們在對150例臨床眼科患者經過3個療程的中醫推拿手法治療,治愈35只研究,好轉211只眼睛,其中54只眼睛改善較小或沒有改善,通過中醫推拿手法治療青少年眼部視力不良情況總有效率高達88%,結論:對視力不良青少年患者進行中醫推拿手法改善視力不良效果顯著,有效地防治改善青少年近視情況,患者也從中獲得了滿意度極高的治療體驗,可以在眼科治療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中醫推拿手法;改善視力;青少年;近視;效果
互聯網絡和各種電腦電視手機的普及,近視現象在現代青少年中十分常見,近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性近視,一種是假性近視,真性近視是由于眼球的前后軸過長,平行光在視網膜前聚焦形成的。假性近視常是由于用眼不當,導致眼睛晶狀體彎曲度增大,睫狀肌痙攣等形成的,通常情況對近視眼的治療一般是采取配眼鏡或者手術治療的方式,但前兩種治療當時相對而言成本較高,對身體傷害較大,本文將對中醫推拿對治療青少年視力不良的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一般資料
數據源2017年1月-6月某院眼科室收治的150例視力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調查中其中男性患者87例,年齡6-18歲;女性患者63例,年齡5-18歲,患者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7年。患者基本資料如下表1。
本次調查的患者一共150例患者300只眼睛,其中18只眼睛視力正常,190只眼睛假性近視,60只眼睛處于混合近視,30只真性近視眼睛。選擇的患者病理基本一致,基本資料沒有多大差異,其他身體體征正常,且無認知障礙,并已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可以進行研究。
(二)方法
基本治療手法,仰臥位:推坎宮、開天門、揉太陽穴。醫者取中指、食指、無名指同時揉、點魚腰、攢竹、印堂及絲竹空。中指揉四白、晴明1-3分鐘;食指拇指捏住鼻梁;攢竹1-3分鐘;額部三條線用拇指按壓5-8遍;食指、拇指、中指揉壓承光、陽白、魚腰、太陽、目窗3-5分鐘;食指拇指揉撥四白、太陽、絲竹空、攢竹約3-5分鐘;拇指按壓額部三條線;拇指撥壓頸點、曲池、足三里、三陰交;側掌叩擊頭部。俯臥位:揉脊柱、空拳滾兩側數遍,再取中指、食指揉壓(膈、心、脾、肝、腎、胃)俞,然后側掌滾打脊柱兩側。正坐位,在C1-T7區域用拇指分推數遍,揉拿頸項兩側。多指拿肩結束。上述按摩手法30分鐘/天一療程10次。
(三)判斷標準
治療效果評判標準,5米視力達到10及以上表示治愈;視力在原有基礎上提升兩格及以上表示治療有好轉;視力無改變或者改變不明顯表示治療無效。
(四)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觀察組和參照組的數據統計分析,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用率(%)表示,進行規范的χ2檢驗。
二、結果
我們在對150例臨床眼科患者經過3個療程的中醫推拿手法治療哈皮,治愈35只研究,好轉211只眼睛,其中54只眼睛改善較小或沒有改善,通過中醫推拿手法治療青少年眼部視力不良情況總有效率高達88%。
三、討論
近年來,青少年成為近視眼的高危人群,據科學調查數據顯示,每年近視的青少年人數都在逐年增長。形成近視最主要的原有以下兩點:首先青少年在生活中不重視科學合理的眼部衛生;其次是由于在學習和生活中過度用眼,導致眼睛長時間出與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出現眼內血流量不足,眼肌高度緊張,出現睫狀肌產生痙攣,眼肌緊張邊長,眼肌在視網膜前形成。通過中醫推拿手法能夠有效的縮短球距,緩解眼部肌肉緊張痙攣,促使眼球內部血液流通,所以在青少年近視眼的治療中,采取中醫推拿手法治療,對改善親少年的眼部不良癥狀有相當顯著的效果,在對眼部不良患者進行治療后,大多數眼部不良患者視力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中醫推拿手法穴位按摩對于預防青少年出現眼部近視具有十分重要的效果,眼睛長時間處于高度運作狀態就會出現眼脹。眼酸、流淚、疼痛、甚至頭疼。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眼壓升高,眼睛長時間處于充血狀態,視網膜疲勞引起的眼部疲勞。眼部外肌過渡牽引或者眼壓增高就會是眼軸延長,視力逐漸減退,形成近視眼。中醫推拿手法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地緩解眼部疲勞,疏松眼肌、降低眼壓。
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重視眼部保養,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用眼,導致視覺受損。適當的放松可以在保護眼睛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中醫穴位推拿技術在青少年近視眼的治療中效果明顯,相對于手術治療,其更具有穩定性,對身體的傷害較小,治療成本低,所以在臨床眼部不良癥患者的治療中,可以廣泛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運海,王少杰,柏立群.中醫骨傷科研究生的推拿手法教學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15).
[2]葛云鵬,劉小衛,于雋.推拿手法考核量表的構建與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