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鏈烷基苯是一種沒有懸浮物液體,并且帶有芳香的化工原材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十分激烈,因此本文針對直鏈烷基苯生產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以及針對我國在直鏈烷基苯生產技術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做出了如下分析。
【關鍵詞】直鏈烷基苯;生產技術;市場需求
直鏈烷基苯(LAB)是一種無色或微黃色透明的有機化工原料,LAB與發煙硫酸或SO3產生黃化反應生成烷基苯磺酸(LAS)。LAS是用于洗滌劑產品的主要原料,具有去污能力強、不會遺留殘物以及殺菌效果佳等特征,LAS在全球洗滌劑工業中廣泛運用。
一、直鏈烷基苯的發展狀況
(一)國外發展狀況
為了滿足洗滌工業在材料中對生物降解性有更好的需求,LAB開始廣泛運用,美國是全球產量LAB最多的國家,根據調查顯示,美國在1994年的時候,LAS就已經達到40萬的產量,近百分之八的LAB生產洗滌劑用的是LAS。近幾年來美國對LAB的消耗情況更是在逐步增大,特別是在民用的洗滌劑上占整個表面活性劑的三分之二。
在西歐地區主要生產LAB的國家有德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在1989年的時候達到了LAB消費的頂峰,但由于之后因為別醇類表面活性劑所代替,因此LAB的產量在逐漸減少,但是在1992年的時候,LAB的產量依舊是相當高的,僅次于醇類表面活性劑,伴隨著LAS的洗滌劑產品引入西歐地區,逐漸減少的LAB又有了回升趨勢,西歐地區的LAB和LAS的產量正在以每年百分之二的速度增長著。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長,非洲和中東地區的LAB消耗量也在持續性的增長。
(二)國內發展狀況
亞洲經濟的持續增長,帶動了LAB消費量的增長,我國最初的表面活性劑生產于50年代末,在經過之后40年間的成長和發展,已是出具規模,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LAB的產量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到如今我國對LAB的產量越來越大,特別是運用在洗衣粉的生產上,在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下,農村也引入了大批的洗衣粉和液體洗滌劑,而LAS是洗衣粉和液體洗滌劑的主要原材料,導致了LAS供不應求的場面,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對LAB的大力發展是志在必行的。
二、對我國直鏈烷基苯生產技術發展的建議
隨著全球能源供應短缺和緊張使得高原油價格持續增長,我國的LAB主要適用于洗滌劑方面,所以價格不高,而LAB的價格不斷增長與我國的洗滌劑低價格發生了嚴重的沖突。不僅如此,我國LAB的生產較之北美等地區的生產還相對落后,不僅原材料單一,在生活中的運用范圍也不廣,導致產品品種少,產量低以及質量不高等現象。此外,我國的工藝技術相對落后生產規模發展不均衡,在科技發展發面的水平比不上發達國家,因此在LAB的生產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
(一)以石化行業的原料資源優勢,建設大規模生產裝置石油化工行業是我國的重要經濟支柱,其經濟實力特別雄厚,科技水平狠高,并且具有大型LAB裝置原料建設的優點,因此對我國LAB生產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是我國建設大規模LAB生產裝置的重要基礎。
(二)加強LAB的技術創新以及降低成本
生產LAB的主要方式有氯化法、輕蠟-HF法、脫氫法以及烯烴-HF法,我國LAB生產裝置采用大量的HF法,是因為氯化法的物耗量太高,而脫氯化氫法反應轉化速度不高,工藝過程太過復雜繁多。近幾年來,UOP聯合西班牙Petresa公司開發了固體酸工藝,該工藝不僅克服了在HF法中廢液處理等方面的不足點外,還節省了工藝的流程時間,是工藝效率得到了提升,增加了LAB的收率。我國對固體酸工藝也在進行大量的研究和實驗,但是在這一方面取得的成效不高,因此我國要想與多個國家進行LAB生產技術競爭的關鍵還是在于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自己的LAB技術。
(三)開發LAB在其他領域的運用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LAB生產除了運用在表面活性劑外,在其他領域的運用涉及還甚少,因此應該加大我國對LAB的物理以及化學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探討和對其技術運用進行研究分析。通過更多的實驗和測試,去對未開發領域進行集中力量的開拓,為我國直鏈烷基苯生產技術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四)對LAB裝置國產化的引入進程有待提高
我國在LAB裝置的引進中采取以解剖的形式,對裝置各個部位進行全面的分析探討,從容易的入手進行技術的操作,逐步突破自身不足的地方,通過對引進裝置的深入研究分析,能夠幫助我國在原料、設備工藝等方面有改善和發展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直鏈烷基苯的生產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國際市場中直鏈烷基苯的需求是供過于求,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以及原料價格的不斷增長,對我國直鏈烷基苯生產技術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因此我國在直鏈烷基苯生產技術、質量、開發領域以及減低成本等方面的發展迫在眉睫,以提高我國在與他國競爭中的參與力。
參考文獻
[1]張婷,王作棟,錢宇.長直鏈烷基苯及其異構體母質來源研究及地球化學意義[J].沉積學報,2017,35(04):843~852.
[2]成曉靜,姚晨之,嚴方.HPLC-CAD測定直鏈烷基苯磺酸鈉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J].印染助劑,2017,34(06):52~55.
[3]趙文紅,崔慧嫻,孫倩男.茶多酚對直鏈烷基苯磺酸鈉致小鼠皮膚損傷的保護作用[J].茶葉科學,2016,36(05):461~468.
作者簡介:季明龍(1989.11—),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烷基苯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