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水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只有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才能夠全面實現我國在信息資源服務能力方面的提高。因此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既是信息時代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在某種意義上電子商務進軍農村地區也為我國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生產力條件,因此研究大數據環境下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資源服務創新有著很強的戰略意義,這也是創作課題進行研究的最終目的。通過總結當前我國農業信息服務現狀,根據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條件和信息資源服務需求的特點,做好規劃,為推進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作出有意義的創新性嘗試。
一、大數據環境下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資源服務發展現狀
(一)河池地區農村發展電子商務的條件
河池境內國家“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西南出海大通道穿境而過,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咽喉要塞。同時位于“泛珠三角經濟圈”、“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及“南貴昆經濟區”的中心區域,是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以及人才聚集交匯地,其電子商務信息資源服務發展較快,程度較高,同時作為國家重點扶貧地區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有著優厚的經濟政策支持,這些優勢資源都為河池地區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提供了便利條件。另外,河池地方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電商的發展,在資金、基礎建設以及農村電商引頭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很大投入,為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河池地區農村電子商務信息資源服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首先,河池地區農業信息服務發展不均衡。既是全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之一。在某些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基本建立了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并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貧困縣市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處在萌芽階段;其次,信息資源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很多企業和機構分別建立了自己的農村電子商務信息資源管理中心,但是都是“各自為戰”,共享性差;再者,農民作為信息服務的客體組成之一,由于農民信息素養不高,缺乏信息化意識和接收信息的主動性,降低了信息資源服務的有效性發揮;最后,信息服務手段缺乏對信息服務對象的需求特點的科學分析和準確掌握,很多不適應于農村發展的商務發展模式也被推廣到農村經濟建設中來,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現象出現。
二、大數據環境下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資源服務需求分析
首先,在科學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當前河池地區農村農業信息資源服務主體主要包括,農業技術推廣層、決策管理層、生產層、涉農企業和農民用戶層面,由于服務對象發展需求和服務內容上的差異,使得對于不同層面的服務需求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如決策管理層面上,對于信息需求的范圍要求較廣泛,并且信息的分析要求的更深入和更本質一些,如出現涉農新聞的本質問題研究,就要綜合涉農政策信息、行政調整信息以及宏觀性的技術信息等等。而農民層面對信息服務的發展還處在模糊被動接受階段,而科技信息推廣層面,則較傾向于對實時動態信息以及新論成果的掌握。在現代農村經濟發展信息資源建設中,既要促進信息需求調差的準確習慣,同時也對信息化需追求全面化和信息資源服務能力有著越來越高的標準。
三、信息資源共享中可行性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分析
根據當前河池地區農村信息化發展程度,及其農業信息資源服務需求分析,在大數據環境下農村信息資源共享中可行性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門戶網站模式
在建設河池地區農村電子商務完善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之前,需要先選擇一個產業或者行業作為主攻對象,并通過對該產業或者行業的信息服務內容囊括到專業網站中去,使之成為該產業和行業領域比較具有權威的專業網站。當然實現門戶網站電子商務模式,既需要當地政府部門做好認真的調研,同時也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企業支持。
(二)信息提供與信息檢索服務的電子商務模式
在電子商務信息資源服務內容上,一般分為公益性的無償信息資源服務類型,如天氣、交通、政府農村政策信息等,和有償信息資源服務類型,主要包括農村農產品信息、農村消費狀況、以及其他具有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信息資源。由此,河池地區可以借鑒國內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應用較為成功的建設項目,整合現有的具有開發價值的農村信息資源,設計開發兩種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服務共享的平臺建設,定期向企業或者用戶多渠道的提供事先選定的專題信息內容。
(三)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
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主要是指在信息資源共享建設中,能夠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以滿足用戶特定信息需求的服務機制,當然這種服務機制既要有用戶需求的科學定位,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網頁設計開發。這種電子商務模式也是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四)基于知識聯網的電子商務租賃模式
知識聯網依賴于專業知識的信息資源服務的能力,同時也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河池地區開發這種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既需要得到政府資金、人才的支持,同時也需要廣泛的開展社會、企業間的合作和交流,如具有專業學科性質關聯的大學合作項目,深化與對軌企業的經營合作,網絡一批具有產業經濟經驗和產業經濟研究深度的專業咨詢人才,能夠很好地提升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
四、大數據環境下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資源服務創新策略
(一)創立需求導向、優勢互補和共享共建信息資源服務模式
信息資源服務能力建設是電子商務發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和關鍵。而河池農村信息資源服務建設中存在著很多分散管理、各自為政重復性建設的問題,同時農村信息資源需求的特殊導向也沒有定位清楚,所以需要一種優化信息資源建設的模式來解決這個關鍵問題。根據上文對農村信息資源共享電子商務模式的介紹,當然每一種模式都有優勢和劣勢,因此,應該首先要整合文獻、信息、知識等不同層次的資源進行跨領域的模式建設,建立綜合性質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在網站界面設計上追求簡單、綜合、人性化的特點,在內容上追求專業性與科普性、綜合性與專題性的特點。另外,對于高等院校以及農業科學研究機構長期以來積累的豐富信息源要通過政府的溝通協商,將適合公開同時對農村經濟有用的信息資源整合起來,應用到綜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上來。
(二)多渠道培養農民的信息素養
在大數據環境下,信息素養逐漸成為一種生活工作必須具備的能力,同時國民信息素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綜合實力的水平,由此我們能夠認識到信息素養建設的重要性。相對于農村電子商務信息化建設來說,農民作為最主要的信息接受者,但是農民自身的信息素養程度較低,這就直接影響了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性發揮。因此,必須開動腦筋,創新信息資源推廣的方式以及信息資源服務的功能。首先,實現優勢信息資源與農村網絡客戶端的有效對接。優勢信息資源需要經過多方面的信息資源整合后,通過網絡設施、專業的門戶網站及其客戶端順序進行有效傳遞,讓發達地區優勢資源能夠為欠發達地區用戶提供信息服務,以此形成在網絡領域內的電子商務信息資源的有效傳播的格局;其次,貧困地區農村電子商務信息資源服務建設方面。針對河池地區農村信息化建設不均衡的狀況,應該針對欠發達地區的服務建設制定專門的建設方案。例如,借鑒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將較發達地區農村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模式的成功經驗制作成光盤、書面宣傳手冊以及廣播語音等形式,利用當地流行的媒體傳播類型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教育技術推廣,提高當地農民的信息化意識和豐富農民的信息服務知識儲備。
(三)借助區位優勢,創新技術,提高數據信息資源儲備和共享服務的能力
當前擺在河池地區農村電子商務信息建設方面的首要任務就是科技的創新和應用,用科技來強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功能建設,使之更人性化和智能化。同時科技的創新也是為了讓后臺數據庫能夠承載更多更全的信息資源,能夠讓更多的數據庫單元結結成網,使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能夠更加準確化和實用化。因此,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在統籌城鄉發展的前提下,加大農村的科技投入力度,根據現實需求和實際能力,努力提高當地的農村電子商務信息資源共享的科技應用能力,同時做好信息共享機制方面的建設,為更充分的利用信息資源提供制度保障。
五、結語
隨著國內外在數字化數據庫的不斷發展,將會帶來諸如數據管理技術、搜索引擎技術、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技術以及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和技術等服務器端技術創新和客戶端技術創新,這驅使著電子商務逐漸向專業化、個性化以及便捷一體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將有更便捷的電子商務軟件和發展模式出現。由此,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信息資源服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機遇,這也為農村電子商務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要求,要求在農村信息資源服務建設上要做好相應的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基礎人才建設,以此推進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作者單位為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 本文系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大數據環境下農村電商的信息資源服務創新研究——以河池地區為例”(編號:2018KY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