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婧羽
隨著電商技術的成熟和完善,中國東部地區經濟得到很大提升。而中國西部鄉鎮地區電商的發展還很滯后,西部電商發展還面臨著基礎設施不完善、居民電商發展意識不強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分析了中國西部電商發展現狀,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的普及,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的優勢不斷凸顯,網絡購物獲得“爆炸式”增長,不斷顛覆傳統零售業態。與傳統商務模式相比,電子商務網絡零售具有突破時空限制,降低交易成本,減少流通環節,優化資源配置等優勢,這也是中國電商發展得以快速壯大的原因。中國東部地區以其長期累積的經濟基礎和地理優勢,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涌現出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推動當地經濟迅速發展。而中國西部地區雖然有農副特產豐富、政府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優勢,但其電商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
一、中國西部電商發展現狀
在中國東部地區,在地理和經濟等條件的作用下,近幾年電子商務迅速發展伴隨著互聯網的突飛猛進,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相比之下,盡管西部地區的電商行業發展勢頭強勁,也出現了諸如“維吉達尼”等一批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電商企業,但從整體來看,發展現狀卻不算樂觀。打著“不分地域”標簽的電子商務,實際上在東西部之間仍然表現出極強的地域差異。中國西部地區電子商務還有待進一步發展。一方面,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巨大的人口總數,意味著巨大的生產和消費潛力。 “一帶一路”的地理優勢。促進西部電商進一步發展。“互聯網+”機遇和政府政策支持。將會促進中國西部地區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同時,“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政策給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給予了更多支持。
(一)面臨諸多困難
1.居民發展意識不強。西部地區居民電商發展意識不強。由于知識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通,西部居民對電商發展還很保守。居民電商發展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利用電商平臺將農副特產賣出去,容易出現如農產品積壓直到腐爛變質的情況。反觀消費者市場,消費者不僅為不斷地上漲的食品價格買單,還不能買到新鮮質優的產品。
2.基礎網絡設施建設滯后。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的滯后給電商在西部電商經濟的發展更帶來了較大的困擾。西部人口大雜居、小聚居,區縣鄉鎮分布分散,使得基礎網絡線路建設的線路長、成本高、難度大、維修難,鄉鎮居民獲取信息的成本較高。在上網工具的普及方面,電腦在西部地區的普及程度不高,與此同時部分鄉鎮上網費用高,加上鄉鎮居民電腦知識水平匱乏,造成網絡基礎設施普及困難。
二、西部電商的購銷逆差
2014年11月1日在成都發布的《2014西部電商發展觀察報告》指出,西部地區電子商務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消費與銷售呈現逆差,同時在東西部之間、西部省區市之間以及各省區市內部,均存在電商發展冷熱不均現象,表明西部地區電商發展仍然具有極大空間。
三、西部電商發展的思考
西部地區自然條件迥異且自然資源豐富、地方物產豐富且質量上乘、自然景光優美且生態環境好,為西部電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而且少數民族眾多,風俗習慣各異,是巨大旅游資源。在發展西部地區電商時就需要深挖地區特色,實事求是尋找到地方特色,累積地方發展資源,同時還要保護好地方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地方長期發展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首先是借助“一帶一路”、拓寬發展區域。其次推進“互聯網+”,完善信息網絡,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優質品牌。第三從吸引優秀人才,加強人才培養方面著手,建設和培養一支結構優、質量高的電子商務人才梯隊。
四、總結與啟示
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和“新常態”逐漸確立,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一方面,網絡零售滿足消費需求的廣度、深度還將持續拓展,其業態還將不斷豐富和發展;另一方面,網絡零售對零售業、服務業及制造業等行業的影響和作用還將加大,且這種影響甚至是“顛覆式”的。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于滿足便利化、個性化、智能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以及促進零售業態、服務業、制造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單位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